人物簡介
王福潤(1884-1969) 山東巨野人。戲曲教育家。11歲學唱柳子戲,習唱小生,後應清豐縣洪家班聘邀,在清豐、南樂一帶演唱十餘年之久。他博聞強記,對柳子戲傳統劇目(包括高腔、青陽、崑腔、亂彈劇目在內)生、旦、淨、末、醜行的唱、白、科介,全部“抱本”。以繼承與革新柳子戲傳統表演程式在洪家班中享有盛名。後在曹縣結識京劇藝人殷小樓,虛心求教,學習京劇的武打程式和基本功訓練規範,並向武術界學習刀槍對打套數,融匯貫通後,不僅用於移植的京劇《東皇莊》《鐵公雞》等戲中,還在柳子戲傳統劇目《龍寶寺》《對金抓》《燕青打擂》等戲中,增添武打場面。後來他和弟子徐廣華(文武小生)又編
主要經歷
排了《鏢打竇爾墩》等武戲。他請一些不第的文人幫助修改劇本,潤飾詞句。秀才伊新齋曾為柳子戲加工修改過幾十個劇本,如《戰馬超》《八蜡廟》等,經加工後,由皮簧腔改唱亂彈。他致力於柳子戲的教學工作,先後擔任曹縣大、小曾班、定陶縣宋樓科班、巨野縣孫家義科班教師,魯西南著名柳子戲演員,多半出其門下。
1959年,山東省柳子劇團進京演出時,梅蘭芳特地與他會晤,併合影留念。王福潤會戲甚多,年近古稀仍堅持參加鄆城縣工農柳子劇團的演出,各門行當,均能應工。1956年以後,他的工作主要是口述傳統劇目,由人筆錄,保存下來。今山東省戲曲研究室珍藏的柳子戲傳統劇目抄本,多半由他口述,其中如《打登州》《祭旗》《華容道》等經校訂後,已編入《山東地方戲曲傳統劇目彙編》。196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