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玄甫](/img/8/bcf/nBnauM3X2EDO4UzN5UDN0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1Q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王玄甫,名誠,字玄甫,號東華帝君或紫府少陽君,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始祖。漢代東海(今山東威海)人
。幼慕真風,白雲上真引之入道,遂居於聖經山,韜光晦跡,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後授度門人鍾離權,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被尊為全真第一祖。晉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白日升舉,後稱“中嶽真人”。農曆六月十五生,十月十六(一說正月十五)上升。
元世祖時敕尊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元武宗時加尊為“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帝君”。全真道教北五祖之首。
元彭致中編《鳴鶴餘音》卷三收有王重陽的《滿庭芳》詞,上闋云:
“汝奉全真,繼分五祖,略將宗派稱揚。老君金口,親付與西王聖母,賜東華教主。東華降鍾離承當,傳玄理,富春劉相,呂祖悟黃梁。”
東華帝君且該詞中明確提出的全真“五祖”的說法,《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載王重陽回答馬丹陽“何者為三命”的問題時,說: “道常有也,在三者,東華帝君是心也,化十方諸靈大帝是腎也。”
這說明王重陽不僅知道東華帝君的名號,而且把東華帝君與內丹修煉聯繫在一起。
又王玄甫為東華帝君所化身也。號少陽,又號東華子。系天仙東王公所降生,乃亦稱為東華帝君,生於戰國時。《金蓮正宗記》云:“東華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在人間數百歲,殊無衰老之容。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東華帝,又曰紫府少陽帝君。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
道教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道教歷史發展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記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以向天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係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準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