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貴[開國少將]

王才貴[開國少將]
王才貴[開國少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開國少將——王才貴王才貴(1907--1978),河南新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78年5月5日於鄭州病逝。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王才貴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07年7月
忌日:1978年5月5日
描述: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個人概述

焦枝鐵路副總指揮王才貴——焦枝鐵路的建設場面焦枝鐵路副總指揮王才貴——焦枝鐵路的建設場面

王才貴,1907年7月出生於河南省新縣一個貧苦家庭。幼年讀過兩年私塾,後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1928年參加游擊隊。參加紅軍後,王才貴隨主力紅軍西進川陝地區,參加了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長征。

1946年6月,中原部隊奉命突圍,離開中原解放區,西進陝南後,王才貴任陝南元台山游擊隊司令部司令員。他奉命在該地區收攏失散幹部戰士1000餘人。在極端險惡的環境中,堅持艱苦卓越的游擊戰爭。不久,率部隊到丹江與當地的游擊隊匯合。之後,奉命赴川陝邊區組建成一支游擊隊。

1947年6月,王才貴率部渡過黃河,到達太岳,參加了運城戰役、白毛戰役、東平州戰役和隴海路阻擊戰的組織指揮工作。

戰爭年代,王才貴3次負傷,被評為三等甲級殘疾。1955年,王才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他在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期間,中國正在修建焦作枝城鐵路,省委任命他為副總指揮,王才貴親臨鐵路工程第一線,率領官兵日夜奮戰,克服種種困難,按期完成了焦枝鐵路的建設任務。

1978年5月5日在鄭州逝世,享年71歲。

生平經歷

王才貴參加創建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區域圖王才貴參加創建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區域圖

1928年參加游擊隊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

1932年秋,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失利,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王才貴隨主力紅軍西進川陝地區,參加了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長征。

川陝革命根據地是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大巴山創建的全國第二大蘇區。

1932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約1.4萬人,向西實行戰備轉移。於12月中旬到達陝西,紅四方面軍根據川北敵人守備空虛的局勢,抓住機遇,決定“進軍川北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

紅四方面軍先遣部隊217團於1932年12月18日挺進通江兩河口,繼而進至泥溪場。在此方面軍兵分三路,迅速奪取通江、南江、巴中。12月25日解放通江,

1933年1月23日攻克巴中,2月1日占領南江城,初步實現了進軍川北建立根據地的戰備目標。

通(江)南(江)巴(中)解放後,首先在通江城成立了以鄺繼勛為主席的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1933年2月初,建立了赤弱紅江赤江巴中南江等五個縣和巴中特別市及陝南特別區蘇維埃政府。2月7日在通江縣召開中國共產黨川陝省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選舉了由進袁克服、曾中生、鄭義齋、傅鍾等37人組成的中共川陝省委員會,袁克服任書記;同月中旬又在通江城召開川陝省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熊國炳當選為主席,從此,川陝革命根據地就正式建立。

川陝蘇區的建立,使四川軍閥惶惶不可終日。1月28日,田頌堯奉蔣介石之命在成都就職“剿匪”督辦,2月中旬,以38個團的兵力,開始對川陝革命根據地地起“三路圍攻。

紅四方面軍在敵眾我寡的情報況下,採取“”收緊陣地、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經四個月的艱苦奮戰,徹底粉碎了敵人的“三大圍攻”。根據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新建立了廣元萬源等七個縣的蘇維埃政府,並於1933年6月在旺蒼木門召開軍事會議,將原有4個師擴編為4個軍,確定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副主席陳昌浩徐向前,參謀長曾中生。下設方面軍總指揮部、總政治部,徐向前為總指揮,王樹聲為副總指揮,陳昌浩兼總政治部主任。

紅四方面軍擴編後,川陝省委於6月25日在通江縣新場鄉召開第二次黨代會,省蘇維埃政府於8月1日在巴中城召開了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有力地推動了根據地的黨政建設、生產、金融和文教等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一團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副團長、團長,二七四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

抗日戰爭時期

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副校長,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團長,師政治部直政處主任,師輪訓大隊大隊長,豫西義勇軍副司令員。參加了冀魯豫邊區反掃蕩作戰和開闢豫西抗日根據地的戰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

王才貴[開國少將]解放戰爭圖片

任江漢軍區獨立第一旅旅長,新四軍第五師幹部旅第二團團長,游擊支隊支隊長兼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運城戰役、白毛戰役、東平州戰役和隴海路阻擊戰的組織指揮工作。

指揮運城戰役

在劉、鄧大軍和陳、謝集團轉入外線作戰後,敵之主力也隨之轉入中原戰場。晉南地區僅剩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整編第30師主力及地方保全團隊據守在臨汾運城等幾座孤城內。

為策應陳、謝集團在豫西、陝南地區作戰,擴大和鞏固晉南解放區,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王新亭、王震、王才貴,統一指揮所部及晉綏軍區獨立第3旅並太岳軍區武裝,於1947年10月7日至11月20日發起了運城戰役。

因敵城防堅固,我缺乏攻城經驗,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僅在平陸附近殲滅援敵3000餘人。王新亭、王震組織部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過充分準備後,於12月17日再度圍攻運城,在炮火、爆破協同下,迅速突入城內,守敵一部被殲,大部突圍逃走。該敵於28日竄至平陸附近,被打援部隊全部截殲,至此戰役勝利結束。是役,我軍傷亡6827人,計殲敵整編第17師1個團、整編第36師1個團、整編第90師1個團及1個地方保全團和16個流亡縣政府武裝共1.32萬人,使晉南廣大地區除臨汾一座孤城外,已全部為我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山西軍區汾陽軍分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高射炮兵師長,北京軍區炮兵副司令員,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

1978年5月5日於鄭州病逝。終年71歲。

個人榮譽

王才貴[開國少將]八一勳章

1.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 二級八一勳章。

3.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4. 二級解放勳章。

人物評價

王才貴[開國少將]抗日戰爭時期

王才貴烈士,河南省新縣人,1907年生,1929年參加赤衛隊。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班長、政治指導員、副團長、團長。參加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以來,歷任軍分區司令員、北京軍區高炮師師長,北京軍區炮兵副司令員,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王才貴同志在長期革命戰爭和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保持和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優良作風,在不同革命時期都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聯繫民眾,團結同志,作風正派,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

王才貴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