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性別:男,出生:1956 年 11 月生。
籍貫:山東棲霞人,南翁村。
民族:漢族
醫學博士,山東大學校聘關鍵崗教授,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人物生平
1978年至1983年就讀於山東醫科大學衛生專業,獲學士學位。1983年至1986年在山東醫科大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專業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6年至1998年曆任山東醫科大學衛生系病毒學研究室助教、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其間,1993年至1994年赴美國麻省大學醫學中心分子遺傳學與微生物學系做WHO高級訪問學者;1996年至1998年赴美國麻省大學醫學中心分子遺傳學與微生物學系做博士後研究。1998年至2007年曆任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病毒學研究室、預防醫學實驗室主任,副院長。其間,2000年至2003年在山東大學病原生物學專業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2007年至今任九三學社山東省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委。2012年5月19日當選九三學社山東省第六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個人履歷
1983 年山東醫科大學衛生專業畢業,獲醫學學士學位; 1986 年山東醫科大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醫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期間山東大學病原生物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1993 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4 年 4 月被遴選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8 年破格晉升教授。1993-94 年和 1996-98 年兩度前往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分子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系做世界衛生組織(WHO)高級訪問學者和博士後研究 3 年。2001 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分子病毒學。現任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檢驗學研究所所長、衛生檢驗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學位授權點主要學科帶頭人之一,“實驗畸形學”教育部全國重點實驗室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之一,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衛生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包括:病毒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病毒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病毒感染的發病機理;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衛生微生物學與微生物檢驗;保健食品的免疫調節作用等。承擔的本科生、研究生課程
《臨床微生物學及檢驗》、《衛生微生物學》、《性病愛滋病的危害及預防》、《新發病毒性疾病》、《病毒學進展》、《流行病學》、《專業英語》等。全國高等學校衛生檢驗專業衛生部規劃教材《病毒學檢驗》主編、《衛生檢驗檢疫》編委。招收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 MPH 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病毒學和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招收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別為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和分子病毒學。
職務
現兼任全國高等學校衛生檢驗專業衛生部規劃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審評專家、中華醫學會醫學病毒學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檢驗學分會常務委員、山東省學校衛生協會副會長、 山東省消毒產品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消毒產品檢驗機構資質認證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衛生檢驗學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成員、山東預防醫學會計畫免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生物技術學會理事、山東微生物學會理事、《預防醫學論壇》副主編、《中國衛生檢驗雜誌》常務編委、《病毒學報》編委、《國際病毒學雜誌》編委等職務。成就和榮譽
出版學術專著 4 部,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 項、部省級項目 10 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100 余篇,其中 10 篇被 SCI 收錄和引用。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論文 20 余篇,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8 項。對風疹病毒、副粘病毒等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分子流行病學等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
1. Guijie Ren,Zhiyu Wang,Xiaoyan Hu. Effects of Ectodomain Sequences between HR1 and HR2 of F 1 Protein on the Specific Membrane Fusion in Paramyxoviruses. Intervirology , 2007,50:115-122 (SCI 收錄)2. Zexin Tao,Zhiyu Wang,Shaoxia Song,Hongling Wen,Guijie Ren,Guiting Wang. Genetic properties of medium (M) and small (S) genomic RNA segments of Seoul hantavirus isolated from Rattus norvegicus and antigenicity analysis of recombinant nucleocapsid protein. Virus Genes. 2006 Aug 22; [Epub ahead of print] (SCI 收錄)
3. Guijie Ren,Zhiyu Wang,Guiting Wang,et al. Effects of Heptad Repeat Regions of F Protein on the Specific Membrane Fusion in Paramyxoviruses.Intervirology 2006,49:299-306 (SCI 收錄)
4. Hongling Wen and Zhiyu Wang.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ubella virus glycoprotein E1 in yeast cells.Intervirology,2005,48⑸:321-328 (SCI 收錄) 5. Zhiyu Wang,Anne M. Mirza,Jianrong Li,et al. An oligosaccharide at the C-terminus of the F-specific domain in the stalk of the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3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modulates fusion. Virus Research,2004,99⑵:177-185 (SCI 收錄)
6. Zhiyu Wang,Ping Yao,Yanyan Song,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Isolated Rubella Virus,Strain JR23: Infe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BALB/c Mice. Intervirology,2003,46⑵: 79-85 (SCI 收錄)
7 . Zhiyu Wang and Ronald M. Iorio.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a conserved region in the stalk of the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HN glycoprotein spike impair its neuraminidase activity in the globular domain. J Gen Virol,1999,80:749-75 (SCI 收錄)
8 . Ruitang Deng,Zhiyu Wang,Paul J. Mahon,et al. Mutations in the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 protein that interfere with its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the homologous F protein in the promotion of fusion. Virology,1999,253:43-54 (SCI 收錄)
9 . Ruitang Deng,Zhiyu Wang,Anne A. Mirza,et al. Localization of a Domain on the Paramyxovirus Attachment Protein Required for the Promotion of Cellular Fusion by its Homologous Fusion Protein Spike. Virology,1995,209⑵:457-469 (SCI 收錄)
10 . Ruitang Deng,Zhiyu Wang,Rhona L. et al. Glycosylation within an Antigenic Site on the HN Glycoprotei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nterferes with its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embrane Fusion. Virology,1994,204⑴:17-26 (SCI 收錄)
11 .WANG Zhiyu,XUE Yonglei,WANG Xiaofan,et al.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Envelope Glycoprotein E1 Gene of Rubella Virus,JR23 Strai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03,1⑴: 11-16 (SCI 收錄)
12. 王志玉,任桂傑,溫紅玲,等 . 新城疫病毒 F 蛋白細胞融合活性位點中保守胺基酸基因突變分析 . 病毒學報, 2006 , 22 ⑴:38 - 43
13. 宋艷艷,王志玉,薛付忠,等 . 山東省正常人群風疹病毒 IgG 的檢測 . 中國公共衛生, 2005 , 21 ⑿:1470 - 1471
14. 任桂傑,王志玉,李士保,等 . 副粘病毒 F 蛋白 HR1 和 HR2 在特異性膜融合中的作用 .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2005 , 25 ⑽:828 - 832
15. 溫紅玲,王志玉,王桂亭,等 . 酵母表達的風疹病毒 E1 在 ELISA 檢測中的套用 . 中國公共衛生, 2005 , 21 ⑻:955 - 956
16. 任桂傑,王志玉, 王桂亭,等 . 副粘病毒 F1 蛋白胞外非保守區對其特異性膜融合的影響 . 病毒學報, 2005,21⑷:274-278
17. 王戰勇,王志玉,溫紅玲,等 . 重組抗原在 HSV-I 感染 ELISA 檢測中的套用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05 , 19 ⑵:159 - 161
18. 宋紹霞,王志玉,王志強,等 . 腎綜合徵出血熱病毒基因型和流行特點分析 . 中國公共衛生, 2005 , 21 ⑷:420 - 422
19. 溫紅玲,王志玉, 宋艷艷,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糖蛋白 E1 在畢赤酵母表達系統中的表達和抗原性分析 .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2005 , 25 ⑶:190 - 193
20. 薛永磊,王志玉,王小凡 . 風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04 , 18 ⑷:337 - 340 (Medline 收錄)
21. 王志玉,王戰勇,溫紅玲,等 . 單純皰疹病毒糖蛋白 D 的表達及免疫學鑑定 . 病毒學報, 2004 , 20 ⑵:175 - 178
22. 王志玉,薛永磊,王小凡,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 E1 包膜糖蛋白基因的表達分析 . 病毒學報, 2003 , 19 ⑶:278-280
23. 王志玉,許斌,宋艷艷,等 . 大黃乙醇提取物體內抗單純皰疹病毒作用的研究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03 , 17 ⑵:169-173
24. 王志玉,王小凡,王戰勇,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包膜糖蛋白 E2 的遺傳與變異分析 . 病毒學報, 2003 , 19 ⑵:109-113
25. 王志玉,薛永磊,王小凡,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 E1 包膜糖蛋白的基因克隆與序列分析 .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2002 , 22 ⑹:660-665
26. 王志玉,王戰勇,於修平 . 糖化作用對新城疫病毒 HN 糖蛋白功能的影響 . 病毒學報, 2002 , 18 ⑵:155-161
27. 王志玉 . 副粘病毒融合蛋白活性位點中亮氨酸基因突變分析 . 病毒學報,2000,16⑴:12-16
28. 姚苹,宋艷艷,許洪芝,等 . 外周血淋巴細胞攜帶風疹抗原與中樞神經風疹病毒的感染 .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2000,20⑸:319-322
29. 王志玉 . 副粘病毒融合蛋白分子上特異性細胞融合作用位點的初步確定 . 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誌, 2000 , 20⑷:289-292
30. 王志玉,姚苹,宋艷艷,等 . BALB/c 小鼠特異性免疫狀況與中樞神經系統風疹病毒 JR23 株的感染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02 , 16 ⑴:62-65
31. 王志玉,於修平 . 用指示基因法定量分析副粘病毒包膜糖蛋白所致的細胞融合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 2001 , 15 ⑵:179-181(Medline 收錄)
32. 王小凡,王志玉,薛永磊,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包膜糖蛋白 E2 重組體的構建表達與抗原性分析 . 中國病毒學, 2003,18 ⑸:500-502
33. 宋艷艷,王志玉,王桂亭,等 . 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分離株在兔腦神經細胞中的形態與形態發生 . 中國病毒學, 2001 , 16 ⑵:135-139
34. 姚苹,王志玉,王永康,等 . 風疹病毒 JR23 株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體內和體外實驗研究 . 中華傳染病雜誌, 2001 , 19 ⑵:87-90
35. 王志玉,宋艷艷,姚苹,等 . 風疹病毒分離株在 BHK21 細胞中的形態及形態發生 . 中國病毒學,1996,11⑷:343-347
36. 王志玉,王桂亭,許洪芝,等 . 大黃醇提液的抗皰疹病毒作用 . 中國中藥雜誌,1996,11⑹:364- 366
37. 王志玉,鍾蒙,王桂亭,等 . 新合成的嘌呤衍生物抗皰疹病毒的實驗研究 .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1995,9⑷:376-377
38. 王志玉,王桂亭,韓世傑,等 . 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分離株核衣殼的形態特徵 . 中國病毒學,1993,8⑴: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