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占永,(編輯名.冀穎) 男,漢族.高級工程師,現任.北京金中泰食品科技發展中心.創辦人.主任.1992年7月畢業於西北食品工學院-微生物專業,河北省調味品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理事.委員,兼任高級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釀造學會.會員。國家職業食品行業考評員,編輯出版;<<新標準實施後醬油.食醋生產技術>><<中國調味品產業>>..<<中國釀造>>雜誌社特約通訊員.。長期從事食品加工、發酵工程、微生物選育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食醋生產配料計算平衡軟體.酒精與醋酸發酵利用計算軟體.白酒的生產與勾調;苦蕎麥酒的加工;發酵乳製品、食醋、醬油、冷凍魚糜製品、蛋白飼料的生產加工;保健紅曲製品的研製等。承擔企業.ISO9000.QS認證資料起草策劃及檔案查閱等.
並辦企業承擔過下列技術服務項目
1、醬油.食醋.菌種 傳統四川豆瓣、醃豆瓣、紅油豆瓣、蒜香豆瓣、醬豆瓣等各類風味豆2、 四川傳統豆豉、水豆鼓、風味豆鼓等。
3、 紅椒醬、青椒醬、剁椒醬等鮮辣椒系列產品。
4、 四川火鍋底料、海鮮火鍋、小肥羊火鍋等系列火鍋調料。
5、 香水魚、香水兔、香水魚以及四川各種特色蘸水調味料生產技術。

7、 雞精、各種複合調料包、方便湯料包生產技術。
8、 醬醃菜系列產品生產技術。
9、 川式泡菜、韓國泡菜、日式泡菜加工技術。
10、 薑汁、姜泥、姜粉、姜油及保鮮老薑加工技術。
11、 蒜汁、蒜泥、蒜片、蒜油、大蒜素技術。
12、 花椒油、蔥油、辣椒油、芥末油等各類特色調味油加工技術。
13、 竹筍保鮮加工技術。
14、 蔬菜、菌類鹽漬加工技術。
15、 肉類嫩肉粉、嫩脆晶、嫩脆劑生產技術。
16、 黃酒、米酒、清酒生產技術。
17、 豆類系列產品開發及加工技術。
18、 牛肉干生產技術。
19、 速食麵、米線、冬粉生產技術。
20、 無硝香腸生產技術。
21、 各類委託產品開發。
22、 生產、品控人員培訓。
23、 企業ISO系列、HACCP認證,產品認證諮詢服務。
24、 中小企業戰略設計、品牌推薦、成長力診斷、行銷診斷與整合行銷。
王占永榮譽證書
高級食品工程師。國家調味品職業技能考評員。國家職業資格高級食品檢驗工。




目前,我國食用醋有釀造醋和配製醋兩個國家標準,配製醋國家標準為2000年12月20日頒布實施,而釀製醋國家標準則從2001年9月1日實施。從標準看,生產工藝完全不同的兩種醋,各項技術要求,到試驗方法,內容相差無幾。最大的不同在於,釀製醋標準要求醋產品總酸度要大於等於3.5度,配製醋則要求大於等於2.5度。還有一個較明顯區別是,標準要求配製醋中釀造醋的比例不得少於50%。
北京金中泰食品科技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占永:這個判定辦法中國還沒有這個手段,不能化驗這種醋多少是勾兌的,多少是配置的。山西老陳醋嚴格按照工藝規範生產
2011年8月6日,(山西)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權威信息:山西所產老陳醋產品安全可靠,不存在多添加防腐劑,超範圍、超限量濫用防腐劑現象,廣大人民民眾可以放心食用。
山西醋產業協會會長曹文杰介紹,山西老陳醋是我國名牌產品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高粱麩皮為主要原料,以稻殼和穀殼為輔料,以大麥、豌豆為原料製作的大曲作為糖化發酵劑,經酒精發酵後採用固態醋酸發酵,再經熏醅、陳釀等工藝釀造而成,以其酸、香、甜、綿、鮮的特有品質名列我國四大名醋之首。目前,全省共有食醋生產企業125家,全年產量60萬噸。
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俊陸接受採訪時說,山西老陳醋嚴格按照工藝規範生產,產品優質穩定,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僅東湖醋園每日接待的國內外參觀團隊就超過70批次。企業要發展壯大,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近年來,隨著山西老陳醋消費群體日益擴大,市場不斷擴張,國內市場上不時出現假冒山西老陳醋的現象。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省質監局將食醋質量安全列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大監管力度。截至目前,共註銷57家食醋企業的生產許可證,先後對6家現場核查不合格的生產企業作出不予許可的決定。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的最新檢驗數據顯示:全省11市125家食醋生產企業636個批次產品,合格598個批次,不合格38個批次,合格率為94%,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檢出率僅為0.3%。
省質監局負責人表示,經省質監部門多年跟蹤檢查,省內獲證企業冠以“山西老陳醋”標識的均為釀造生產,目前國內市場上標註“山西陳醋”或“山西老陳醋”字樣的食醋產品,並不全是山西企業生產的。下一步,全省質監部門要強化對省內獲證企業的監管,加大對違法生產和黑窩點的打擊力度,以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同時,積極協調其他省區市監管部門,聯合打擊假冒山西老陳醋產品違法行為,保護山西老陳醋的合法權益和品牌形象,為廣大人民民眾創造安全的消費環境。
相關資料顯示,2003年8月, 醋業大亨―――德國冠利公司在調研考察了6年後,最後放棄中國市場。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說,在中國,釀造的醋和用冰醋酸勾兌的配製食醋都是合法的,而在德國只能標註為冰醋酸,不能叫食醋。由此看來,界定模糊的標準不僅讓不法企業鑽了空子,更影響了我國醋產品的出口和技術升級,甚至成了我國醋產業發展的障礙,而最新的訊息是,山西老陳醋產品質量國家標準有望今年下半年正式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