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同志1942年出生在山東省金鄉縣城郊鄉華堌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王傑從小愛聽英雄故事,愛看英雄畫冊。1957年,大水淹沒家鄉,他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產隊的馬匹。1958年考入金鄉一中國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幫助生產隊會計算帳。
1961年8月,王傑應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當戰士。196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伍後,看到有的戰友開上坦克那么威武,曾一度覺得當工兵不如當其他技術兵。指導員讓他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等文章,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產主義品質,深深感動了他,使他認識到,當兵的目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不願當工兵的想法,很快就打消了。
他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提高政治思想覺悟。1963年2月21日,在日記中寫道:今後不論什麼工作,我一定要做到:為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為革命勝利勇於犧牲,是共產黨員哪能不視死如歸,做革命軍人豈能管個人安危。在國防施工中,他總是搶著到最危險的地方作業,堅持掄大錘,胳膊累腫,手磨起血泡。1963年8月27日,王傑所在部隊奉命到河北抗洪救災,一天夜裡,上級命令他們到木料場去搶運木料。場子被茫茫的洪水圍困著,必須首先派一個尖兵探出一條安全的路來,大家才能順利進場。王傑同志搶先要求擔負了這項戰鬥任務。他在齊胸的水中探索前進,好幾次掉進沒過頭頂的深坑。在尋找進出口時,他腿上、手上被在水下的鐵絲網劃成道道血痕,但為了順利完成搶運任務,他把這一切完全置之度外。他這種奮不顧身、迎難而進的精神,使戰友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教育。
在搶險中,別人一次扛一捆草袋,他扛兩捆;在搶運被淹的木材時,雖不熟水性,卻走在最前面,為全連探路。這一年,王傑被評為五好戰士,榮立三等功。他以雷鋒為榜樣,從“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處處以身作則。在長途行軍中,他主動關心新戰友,幫助新同志抗槍、背背包;他學習毛主席著作,經常堅持學到深夜;在抗洪救災中,哪裡危險他就沖向哪裡;在施工中,哪裡有重活,他就奔向哪裡。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入伍以後,連續三年被評為五好戰士,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獎,被評為模範團員。
1964年1月,王傑被提任副班長,後任班長。2月3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青年人要象疾風中的勁草,歲寒時的松柏,經得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勇敢地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擔。”3月,由於他分秒必爭,刻苦鑽研,考上一級技術能手。他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間,不浪費一寸導火索,決心“把艱苦奮鬥的作風接過來,傳下去。”同年9月,家庭再三去信催其回家結婚,他因工作需要,再次推遲婚期。1965年初,其母心臟病復發,他以戰備為重,三次推辭連里安排的假期。“哪裡有困難,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王傑。”這是一連同志對王傑的評語。冬訓中,是他帶頭跳進結凍的水裡打樁架橋;施工時,突然暴發的山洪捲走了物資,又是他第一個奔去搶救;爬高空、鑽貓洞進行爆破,也總是他擔著風險搶先去裝藥、放炮;有時發生啞炮,仍然是他爭先恐後地去排除。王傑同志就是用類此平凡而閃閃發光的動人事跡,實現了他的英雄志願。
王傑同志堅持記日記,1965年5月1日五一節慶祝活動結束以後,王傑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這以後就成為了王傑精神的集中概括。6月28日,看過電影《自有後來人》,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的誓言:“只要革命需要,我一定象李玉和那樣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直到戰鬥的最後一秒鐘。”幾天后,他奉命到江蘇省邳縣張樓公社執行民兵訓練任務,7月14日拂曉,王傑同志和往常一樣,查完崗回到駐地,把班裡的每個洗臉盆打滿了水,看了看還在熟睡的戰友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與三班長陳學義一起,朝駐地人民公社民兵訓練場走去。
幫助民兵訓練爆破技術,是連里交給王傑同志和陳學義兩人的一項任務。當王傑和陳學義一到訓練場地,就受到民兵們的歡迎。7月14日上午,他們進行最後一項訓練--地雷實爆,王傑讓大家圍成一圈,由他做示範動作。突然,埋設炸藥包的土層冒出了白煙。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王傑大喊一聲“閃開”,便飛身而起,撲向炸藥包(實爆訓練用炸藥包代替地雷)。隨著一聲巨響,王傑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幹部得救了,年僅23歲的王傑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張樓公社和駐地民眾的一再請求下,部隊決定把王傑安葬在他犧牲的地方;公社買來最好的楠木,請來當地有名的木匠,為王傑做了一口棺材。7月16日上午,當地民眾為王傑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方圓幾十里的男女老少和部隊官兵組成了龐大的送葬隊伍,一路上哭聲震天。
9月16日,某坦克師和徐州黨政機關民眾7000餘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
根據王傑生前願望,王傑生前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林彪、朱德、葉劍英、董必武、陸定一親筆為王傑題詞。毛澤東主席的題詞是:“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來的題詞是:“座座高山聳入雲,我們施工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願把青春獻人民。(錄王傑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先後發出通知,號召全國軍民向王傑學習。
1965年11月,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王傑班”。1968年,家鄉人民為紀念王傑,將其故里花鼓村(另說為華堌村)更名為“王傑村”,並在村東建王傑烈士紀念館,讓子孫後代都由於銘記烈士的英雄事跡。
1989年清明節,王傑大理石雕像在縣城文峰路和金山街交叉口落成。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相關詞條
-
王傑[山東金鄉籍革命烈士]
王傑(1942年10月-1965年7月14日),山東省金鄉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王傑從小愛聽英雄故事,愛看英雄畫冊。1957年,大水淹沒家鄉,王傑冒著生...
人物經歷 人物事跡 主要榮譽 人物評價 後世紀念 -
劉仁傑[革命烈士]
劉仁傑,曾用名劉甫傑。1909年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29年經愛國將領楊虎城警衛營長的郝鵬程的引薦下參加了楊虎城將軍部趙壽山旅,歷任戰士、班長、...
-
王傑紀念館[內蒙]
2004年,王傑紀念館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落成,與王傑廣場遙相呼應,每年有3萬多人前來參觀。王傑犧牲於1965年,年僅23歲。為了紀念英雄光輝...
場館布局 巡迴展覽 紀念人物 -
郭士傑[革命烈士]
郭士傑,出生在封建地主家庭。 在縣立中學讀書時,受進步思想的影響,為擺脫封建地主家庭的束縛,1924年春,隨堂兄赴安徽求學,在安慶讀書。同年秋,經柯慶施...
生平 事跡 -
宋世傑[近代革命烈士]
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自幼家境貧寒,12歲時跟隨父親學習武術。1911年11月30日組織大同起義,被稱為“虎賁將軍”。1914年遇害,終年41歲。
大同起事 被捕遇害 創八法拳 法學家 相關詞條 -
王傑[烈士]
王傑(1942—1965),男,山東省金鄉縣城郊鄉華堌村人,革命烈士。生前是濟南軍區駐江蘇徐州某部工兵一連五班班長;1965年7月14日,在一次訓練中為...
革命烈士(1942—1965) 王平生平革命經歷 -
柳志傑[革命烈士]
(1902-1934)安徽潛山人·幼年曾隨伯父讀書,後入陳家祠堂王鳳樓塾館,3年後,轉入五河牛雲寺讀書。1924年6月,前往武昌報考湖北省法政專科學校。
-
羅國傑[廣東廣寧籍革命烈士]
羅國傑,字洞時,乳名杵勛,廣寧縣帶洞鄉蕉坑村人,1896 年出生於一個富有家庭。1918 年,羅國傑考入廣東省甲種工業學校染織科學習。l921 年夏,經...
人物介紹 生平經歷 -
徐州市王傑中學
徐州市王傑中學始創於1956年,坐落於徐州市老城區東部,與革命烈士王傑同志生前所在部隊——解放軍某部裝甲二師(又稱王傑部隊)毗鄰,其前身是市第二初級中學...
學校概況 辦理理念 校容校貌 師資力量 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