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山東金鄉籍革命烈士]

王傑[山東金鄉籍革命烈士]

王傑(1942年10月-1965年7月14日),山東省金鄉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王傑從小愛聽英雄故事,愛看英雄畫冊。1957年,大水淹沒家鄉,王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產隊的馬匹。1958年考入金鄉一中國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幫助生產隊會計算帳。1961年8月,王傑應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當戰士。196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王傑生前是濟南軍區駐江蘇徐州某部工兵一連五班班長。 1965年7月14日,王傑在一次訓練中為掩護民兵而英勇犧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09年9月14日,王傑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人物經歷

王傑 王傑

1942年10月,王傑出生在山東省金鄉縣城郊鄉華堌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王傑從小愛聽英雄故事,愛看英雄畫冊。

1957年,大水淹沒家鄉,王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生產隊的馬匹。

1958年,王傑考入金鄉一中國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幫助生產隊會計算帳。

1961年8月,王傑應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當戰士。196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入伍後,看到有的戰友開上坦克那么威武,曾一度覺得當工兵不如當其他技術兵。指導員讓他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等文章,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產主義品質,深深感動了他,使他認識到,當兵的目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不願當工兵的想法,很快就打消了。

1963年8月27日,王傑所在部隊奉命到河北抗洪救災,一天夜裡,上級命令他們到木料場去搶運木料。場子被茫茫的洪水圍困著,必須首先派一個尖兵探出一條安全的路來,大家才能順利進場。王傑同志搶先要求擔負了這項戰鬥任務。他在齊胸的水中探索前進,好幾次掉進沒過頭頂的深坑。在尋找進出口時,他腿上、手上被在水下的鐵絲網劃成道道血痕,但為了順利完成搶運任務,王傑把這一切完全置之度外。王傑這種奮不顧身、迎難而進的精神,使戰友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教育。 王傑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入伍以後,連續三年被評為五好戰士,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獎,被評為模範團員。

1964年1月,王傑被提任副班長,後任班長。2月3日,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青年人要象疾風中的勁草,歲寒時的松柏,經得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勇敢地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擔。”3月,由於王傑分秒必爭,刻苦鑽研,考上一級技術能手。他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間,不浪費一寸導火索,決心“把艱苦奮鬥的作風接過來,傳下去。”同年9月,家庭再三去信催其回家結婚,王傑因工作需要,再次推遲婚期。

1965年初,王傑其母心臟病復發,他以戰備為重,三次推辭連里安排的假期。“哪裡有困難,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王傑。”這是一連同志對王傑的評語。冬訓中,是他帶頭跳進結凍的水裡打樁架橋;施工時,突然暴發的山洪捲走了物資,又是他第一個奔去搶救;爬高空、鑽貓洞進行爆破,也總是他擔著風險搶先去裝藥、放炮;有時發生啞炮,仍然是王傑爭先恐後地去排除。

人物事跡

1965年7月上旬,濟南軍區駐徐州部隊拉練到邳州張樓鄉,並短時在那裡進行各種演練,縣武裝部受當時熱映的“地雷戰”影響,利用這個機會,臨時組織了民兵地雷班。由於王傑是名優秀的班長,二次立功,又是那時部隊戰士中很少有的國中生。

出事那天已經吃住在一起給民兵地雷班授課和演示10多天了。1965年7月14日上午,他們進行最後一項訓練--地雷實爆,王傑讓大家圍成一圈,由他做示範動作。王傑不是個粗人,真要出事故也不會在10多天后。但是你不能否認這個事實,那11名民兵是沒什麼文化整天地里勞動的粗人。地點處在鄉政府的街邊土路,我們邳州人又密,值學生暑假,看熱鬧的、過路的,尤其小孩子多。因為我班當地的幾個同學也在現場。這又不同於在營房訓練,為了安全把所有路口把住不讓通行,只王傑一人也根本顧不了。各種一般的地雷教過了,是教後面最複雜的有較長絆線的地雷,具體站著講的時候外面人都很遠。尤其是在最後穿雷管、帶引線的細緻作業時,不能分散一點精力。他蹲的很近,時間又長,周圍12人為了看清就慢慢地圍成了里外幾層的水桶,還有過路的和圖熱鬧的小孩子。也就是臨到萬事大吉的時候,那長長細細的引線在擁擠中不知被誰碰了,雷包的引線還在王傑的手裡,動與沒動只有王傑能感覺到,他要往後一仰肯定沒事,但他知道是什麼後果,在3秒爆炸的時間內他選擇了撲的動作!聽同學講,王傑真是被炸的粉身碎骨,其中一肢飛向空中近20米,和路邊的楊樹差不多高(20直徑),12名民兵全部不同程度負傷,隨即送往9里遠的縣醫院。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幹部得救了,年僅23歲的王傑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張樓公社和駐地民眾的一再請求下,部隊決定把王傑安葬在他犧牲的地方;公社買來最好的楠木,請來當地有名的木匠,為王傑做了一口棺材。

1965年7月16日上午,當地民眾為王傑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方圓幾十里的男女老少和部隊官兵組成了龐大的送葬隊伍,一路上哭聲震天。

1965年9月16日,某坦克師和徐州黨政機關民眾7000餘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根據王傑生前願望,王傑生前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主要榮譽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先後發出通知,號召全國軍民向王傑學習。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人物評價

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林彪、朱德、葉劍英、董必武、陸定一親筆為王傑題詞。毛澤東主席的題詞是:“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來的題詞是:“座座高山聳入雲,我們施工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願把青春獻人民。(錄王傑詩)”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71集團軍視察。視察期間他專門來到集團軍某旅,看望了王傑同志生前所在連官兵。他強調,王傑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求共產黨員都要好好照照王傑“三不伸手”這面鏡子。

後世紀念

1965年11月,國防部命名王傑生前所在班為“王傑班”。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陸定一、許光達等親筆題了詞。

王傑烈士紀念館 王傑烈士紀念館

1968年,家鄉人民為紀念王傑,將其故里花鼓村(另說為華堌村)更名為“王傑村”,並在村東建王傑烈士紀念館,讓子孫後代都由於銘記烈士的英雄事跡。

1989年清明節,王傑大理石雕像在縣城文峰路和金山街交叉口落成。

王傑烈士紀念館,位於金鄉縣城北2.5公里的王傑村的東邊,占地3015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163平方米,展出了英雄王傑的生平事跡,有文字資料、圖畫、照片和實物等。1988年1月,經該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