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紅樓夢(首見第三十回)說明
賈府梨香院女伶,飾正旦。戲班解散後,她願出園等候親父母接回家鄉。簡述
《紅樓夢》曾名《金陵十二釵》,書中的“十二”字樣可謂是洋洋灑灑蔚為大觀。甲戌本在第七回中就有這么一條旁批:“凡用十二字樣,皆照應十二釵。”那么,專為元春省親而買來的十二個女伶,也應該是十二正釵命運的一種對照。這十二位優伶的身份、名字以及各自的故事,一直是研紅者們眾說紛紜的題材,也留下許多撲朔迷離惹人猜測的疑團。比如,前半部中,小生、正旦、小旦分別是寶官、玉官、齡官,但到後半部,十二優伶各自分房後,小生、正旦、小旦卻變成了藕官、芳官和蕊官。而且,蕊官是後來的,是補死去的菂官的空缺的。這就令人揣測,不知這些女伶們是否換過一批?不然,為什麼前半部出現過多次的寶官、玉官、齡官蹤影全無?齡官和賈薔那一段極動人的戀愛也沒了下文。其實不然。十二優伶的名字看似混亂,細較起來仍是有規則可循的。她們名字的命名方式,可以分為三種,各從“文”、“玉”、“艹”三種偏旁,這種方式不正是暗合了賈府中現有的三輩人的排行么?
文官
百官文為首。文官屬什麼行當雖然不詳,但她至始至終都是眾優伶之首,且深得賈母的喜愛,故賈母后來單單把她留下使喚,可見其地位之尊之貴。除此之外,她的名字似乎並無什麼特殊含義,不再多贅。
小生寶官、正旦玉官、小旦齡官
寶官、玉官本是兩個過場人物,無甚大作用,但可怪的是她們幾次出場,都必然和寶黛釵的故事、齡官的故事有關。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痴及局外”,寶玉見到齡官畫薔後,冒雨跑回怡紅院,寶官玉官正在院中和眾丫鬟玩耍,襲人聽見寶玉叫門的聲音,還以為是寶釵;後文“繡鴛鴦夢兆絳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引寶玉前去見齡官的又是寶官玉官兩人。這兩回書,都是前半回寫釵玉故事,後半回便接到齡官和賈薔的戀愛上來,這難道僅僅是一種巧合?若依射覆之法,寶官玉官之“寶”之“玉”,一射寶玉一射寶釵,“齡”又通“林”,是否可以看作是前半部中寶黛釵故事的縮影呢?
十二優伶中有容貌描寫的僅有芳官與齡官二人,(芳官齡官的名字合在一起是“芳齡”,有人認為是暗射金鎖上那句“芳齡永繼”。)其中寫齡官的“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裊裊婷婷”四句直可與寫黛玉的“兩灣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等句對看。“大有林黛玉之態”的齡官,後來究竟是走了還是死了,難有定論,似乎兩樣都有可能。齡官一般的是個“多愁多病身”,她曾吐血,又曾跟賈薔賭氣說“偏生我這沒人管沒人理的,又偏病!”聽聽,這多么像黛玉跟寶玉說話的口氣!但她又曾向賈薔說,“你們家把好好的人弄了來,弄在牢坑里學這個勞什子”,言語中並不樂意留在賈家,如果盡數發放優伶的話,她應該會在願去的那些人中——只要她不是夭亡的話。
書籍
書名 玉官出版社 京華
作者 許地山著,傅光明主編
ISBN 9787807240693(7807240695)
出版日期 2006-3-1
裝幀 膠版紙/平裝
字數 200
頁數 279
版次 2
【內容簡介】
許地山早年受過佛教思想的影響,早期的短篇小說,多以南洋生活為背景,有異域情調,故事曲折離奇,充滿浪漫氣息。1939年發表的小說《玉官》,描繪了面對欲施暴的軍士挺身而出宣揚基督愛的教義的玉官的救世精神。小說主人公玉官是一個寡婦,成為基督教徒以後,整天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地四處傳播福音,最後不顧別人的勸阻,發願要孤身遠渡重洋。由於作者對於佛學的感情、造詣很深,故他能從哲學的高度來理解和研究佛教,從而啟迪讀者獲得豐富而深邃的人生智慧。許地山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湧現的一位獨樹一幟、風格獨特的作家。他的第一篇小說《命命鳥》發表在改版後的第一期《小、說月報》上。他的散文小品集《空山靈雨》是五四以後最早結集出版的散文小品集之一,在1922年的《小說月報》上長期連載。他是新文學運動史上影響最大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在新文學初期,他給新文學帶來了新穎獨特的題材,進行過特有的藝術探索,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著名作家沈從文在三十年代就說過:“在中國,以異教特殊民族生活,作為創作基本,以佛經中邃智明辨筆墨,顯示散文的美與先,色香中不缺乏詩,落華生為最本質的使散文發展到一個和諧的境界的作者之一(另外是周作人、徐志摩、馮文炳諸人當另論)。這調和,所指的是把基督教的愛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和古舊情緒,糅作在一處,毫不牽強地融成一片。”(沈從文《論落華生》)在新文學運動初期,許地山的創作,不論小說和散文對新文學運動無疑是起著推動作用的。
【作者介紹】
許地山(1893~1941)現代作家、學者。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祖籍廣東揭陽,生於台灣台南一個愛國志士的家庭。回大陸後落籍福建龍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曾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合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畢業時獲文學學士學位,翌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1922年又畢業於燕大宗教學院。1923~1926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和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宗教史、哲學、民俗學等。回國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學。1927年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編委,並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兼課。1935年因與燕大校長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學任教授。抗日戰爭開始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後終因勞累過渡而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