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首雙耳罍

獸首雙耳罍

中國古代青銅器

注音

獸首雙耳罍 shòu shǒu shuāng ěr léi

基本信息

西周晚期
青銅通高19.9厘米1930年儀征破山口出土。
身飾斜方格紋,內填圓點紋,兩耳上出獸首,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

獸首雙耳罍獸首雙耳罍

關鍵字

 

古代盛酒或盛水器。《詩經•國風•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儀禮•少牢饋食禮》謂:“司宮設罍水於洗東,有枓。”說明罍有盛酒、盛水兩種用途。其狀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寬肩,兩耳,有蓋;圓形罍大腹,圈足,兩耳。兩種形狀的罍一般在一側的下部都有一個穿系用的鼻鈕。青銅罍主要盛行於商和西周。方形罍多為商代器,圓形罍在商和西周都有。
 

方格紋

有大小,粗細,凹凸以及長方格,雙線方格,斜方格等等。並有刻畫,排印和彩繪幾種。刻畫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陶器上已經出現,原始瓷器上也常見,漢代以後少見。彩繪見於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和半山,馬廠,馬家窯類型彩陶上,這種紋也叫“格線紋”,“網狀紋”,“方格網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