獯鬻[匈奴的前稱]

獯鬻[匈奴的前稱]
獯鬻[匈奴的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獯鬻是指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也作薰育、葷粥、薰粥。古族名。與獫狁同族之稱,而熏育之名較早。居地在周王朝之西北,西起汧隴,東至山西太行一帶。

引證解釋

獯鬻是匈奴於夏朝時的名稱。

“暨於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三國志馬超傳

這是三國志劉備稱帝時,冊封馬超的一句話,用獯鬻代指匈奴,比喻馬超在北方的威信。馬超曾經在并州之戰中作為主要統帥擊敗郭援高幹與匈奴單于的聯軍。

史料記載

《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夏後氏即大禹,認為匈奴在夏朝時稱葷粥,商朝時稱鬼方,周朝時稱獫狁、獯鬻,戰國後才稱匈奴,從而引起了匈奴族源的爭論,有人因《史記·五帝本紀》中有“黃帝北逐葷粥”的記載而否定夏後說,但匈奴列傳中還有冒頓單于北服渾庾、丁零、鬲昆……的記載,而這裡的“渾庾”頗似上古時期的“葷粥”。

夏商周三代戎狄諸部互不統屬,匈奴曾是華夏部落的一個小部族,直到戰國後才壯大起來,其言夏後苗裔,或當然也。故應劭風俗通雲“殷時曰獯粥,改曰匈奴”。又服虔雲“堯時曰葷粥,周曰獫狁,秦曰匈奴”。韋昭雲“漢曰匈奴,葷粥其別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