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拼音:xiè zhì guān
解釋:古代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後指御史等執法官吏。
典源
《淮南子》卷九《主術訓》
「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東漢·高誘註:「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
《後漢書》志第三十〈輿服下·法冠〉~3667~
法冠,一曰柱後。高五寸,以纚為展筒,鐵柱卷,執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平也。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胡廣說曰:「春秋左氏傳有南冠而縶者,則楚冠也。秦滅楚,以其君服賜執法近臣御史服之。」
釋義
獬豸冠 ,可能即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獬豸(xiè zhì),是傳說中的一種獨角獸,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漢楊孚《異物志》對其釋名:“性別曲直。見人斗,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也稱法冠,秦漢前執法官常用。
同源典故
冠豸 戴豸 拔豸 獬豸冠 獬豸姿 簪豸 觸邪
示例
明 無名氏 《霞箋記·中丞訓子》:“官居侍御立朝班,鐵面丹心獬豸冠。”
《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頭戴黑色獬豸冠的宮中執法走到 嬴政 身邊,垂身而立。”
唐 韋縠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 越 人自貢珊瑚樹, 漢 使何勞獬豸冠。”
元 關漢卿《玉鏡台》第一折:“生前不懼獬豸冠,死來圖畫麒麟像。”
清 方文《寄任玉成御史》詩:“舊京人物凋零盡, 江 北猶餘獬豸冠。”
著名作家玄色所著小說 《啞舍-四》第八章 獬豸冠
司空曙《九日送人》詩:“送人冠獬豸,值節佩茱萸。”
姚合《送李植侍御》詩:“新地無邪觸,空林獬豸歸。”
孟郊《送盧虔端公守復州》詩:“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崔峒《題桐廬李明府官舍》詩:“觀風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戎昱《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詩:“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杜甫《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詩:“墓待龍驤詔,台迎獬豸威。”
權德輿《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詩:“方看簪獬豸,俄嘆縶騊駼。”
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詩:“每列鵷鸞序,偏瞻獬豸姿。”
盧綸《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詩:“鄉中賀者唯爭路,不識傳呼獬豸威。”
《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詩:“今朝醉舞共鄉老,不覺傾欹獬豸冠。”
羅隱《廣陵春日憶池陽有寄》詩:“別後故人冠獬豸,病來知己賞鷦鷯。”
許棠《旅次滑台投獻陸侍御》詩:“霜台欹冠豸,賴許往來頻。”
《送前汝州李侍御罷歸宣城》詩:“吟詩早得名,戴豸又加榮。”
《送王侍御赴宣城》詩:“戴豸卻驅雞,東南上句溪。”
鄭谷《李夷遇侍御久滯水鄉因抒寄懷》詩:“簪豸年何久,懸帆興甚長。”
鮑溶《和王璠侍御酬》詩:“芙蓉寒艷鏤冰姿,天朗燈深拔豸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