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貉

hú mò ㄏㄨˊ ㄇㄛˋ
狐貉 
亦作“ 狐狢 ”。 1.獸名。狐與貉。 漢 劉向 《說苑·談叢》:“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處也。”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侶狐貉於草澤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間。” 清 孫枝蔚 《行路詩》:“老客縱歸情異昨,引領首丘愧狐貉。”
(2).指狐、貉的毛皮製成的皮衣。《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 由 也與?” 朱熹 集註:“以狐貉之皮為裘,衣之貴者。” 漢 王褒 《聖主得堅臣頌》:“襲狐狢之煖者,不憂至寒之悽愴。” 清 孫枝蔚 《和希韓魚字》:“客半衣狐貉,吾嘗慙蠧魚。”
被忽視的餐桌上品
狐狸肉約含蛋白質(20--25)%,
脂肪1-15%,
無機鹽1%左右,其餘水分。
狐狸肉的營養價值較高,因含有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和胺基酸,營養成分的組成比一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易於消化。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蛋白質質量極佳,尤以球蛋白比例大,對增強機體抗病力和細胞活力及器官功能有明顯作用。食用狐狸肉可增強人的體魄,提高消化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還可用於老年人的虛弱症,如尿溺不盡、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冬季常吃,可使老年人增強抗寒能力。中醫認為狐狸肉有溫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