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屠殺經過

特雷布林卡位於人煙稀少的密林之地,選址此處就是為了掩蓋這裡發生的暴行。特雷布林卡擁有生活區、接收區和滅絕區。滅絕區內有一座磚砌建築,裡面有三間毒氣室。該建築隔壁有一間棚屋,裡面有一台柴油機,用來生產一氧化碳,這是毒氣室的燃料。毒氣穿過附在毒氣室天花板上的管道,抵達看似淋浴噴頭的裝置。納粹以這種方式布置毒氣室,給人的印象是猶太人來這裡淋浴,而不是被謀殺。建築內的一條走廊通向三間毒氣室,每間毒氣室另有一扇門,用於轉移屍體。大約200碼開外就是掩埋屍體的大壕溝。
特遣隊里的這些囚徒在抵達營地後不會被立刻處決,而是被挑選出來執行任務,例如清理車廂、為處決受害者做準備工作、處理受害者的財產和衣服、處置屍體等等。1943年春,納粹利用特遣隊火化屍體。這些猶太人中的許多在工作幾天或幾周之後也被殺害,屆時新來者會頂替他們的位置。納粹在貝烏熱茨和索比堡(這是“萊因哈德行動”中的另外兩個滅絕營)積累了經驗,特雷布林卡的滅絕過程就是以此為基礎的。一列由50至60節車廂組成、載有約6000至7000人的火車抵達附近車站後,20節車廂被帶進營地,剩下的在車站等候。車廂門打開後,納粹黨衛軍官員勒令猶太人下車。接著,一名營地官員會向新來者宣布,他們已經抵達一座中轉營,將在此淋浴和消毒衣服,再啟程前往不同的勞動營。宣布完,猶太人被帶到“驅逐廣場”。男女分開,兒童跟母親走。婦女兒童在一間木板房裡脫掉衣服,婦女的頭髮被剪掉。接著,他們被迫裸體離開木板房,走入“管道”——這是狹窄、圍有柵欄和經過偽裝的通往毒氣室的道路。受害者在毒氣室中鎖定之後,機器開始運轉,毒氣湧入。不到半小時,室內的人全部死亡,而下一組受害者準備進入。與此同時,屍體被運出,埋在壕溝里。最後這項工作由一組名為“特遣隊”的猶太囚徒完成。
不久,納粹認定特雷布林卡的滅絕過程效率不夠高,遂於1942年8至10月又在這裡新建了10間毒氣室。此外,德國人還為他們的滅絕體系增添了另一改進手段。有些新來者身體過於虛弱,沒有幫助無法走進毒氣室。納粹告訴他們,要把他們送入養老院。他們被帶進飾有紅十字會會旗的一個封閉區域,裡面有要當場殺害他們的黨衛軍軍官和烏克蘭警衛。

數百名猶太人試圖從通往營地的火車上逃跑,但絕大多數失敗了。其他一些人企圖逃離營地,幾乎悉數被抓回絞死。猶太人幾次發起反抗,打傷或打死了德國人和烏克蘭警衛。囚徒曾發覺德國人正策劃放棄營地,遂策劃了一次起義,但起義遭到鎮壓,750名試圖逃跑的囚徒大部分被抓住。
事件結果
首批流放者於1942年7月23日抵達特雷布林卡,是華沙隔都的猶太人。共有約845,000名來自波蘭的猶太人在特雷布林卡死去。波蘭境外的猶太人也被帶到這裡,其中包括來自斯洛伐克、希臘、馬其頓和色雷斯的猶太人,以及之前囚禁在特萊西恩施塔特的猶太人。共有29,000名來自波蘭境外的猶太人和2000名吉普賽人在特雷布林卡遇害。大規模屠殺計畫在特雷布林卡一直執行到1943年4月,此後只有少數流放者抵達這裡。
戰後宣判
戰爭結束後,許多在特雷布林卡工作過的黨衛軍官員受到審判。指揮官弗朗茨·施坦格爾和副指揮庫爾特·弗朗茨被判終身監禁。
相關記錄

過揀衣工、理髮師、搬屍工和“牙醫”,他也因此逃過了毒氣室之劫,最後在1943年集中營爆發的起義中逃脫。奇爾·拉什曼在逃亡途中寫下的回憶錄《死亡特雷布林卡》,記下了他在特雷布林卡十個月間的親歷實錄。
戰後,奇爾·拉什曼跟萊拉結婚並育有三子。1946年底,他離開波蘭,前往烏拉圭生活。他多次在對前黨衛軍的審判中出庭作證。2004年他在蒙得維的亞去世,去世前他要求自己的家人將《死亡特雷布林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