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背景
物種正在全球滅絕,而且發生的速度非常快。
在美國,估計有90%祖傳水果和蔬菜品種已經消失;19世紀的7000種蘋果目前只剩不到100種;在菲律賓,幾千種水稻現在最多只有100種;在中國,一個世紀前的小麥品種有90%已經消失。據專家估計,在過去一個世紀,人類已經失去了半數以上糧種。至於已知的8000個動物品種,有1600種瀕危或已經滅絕。
如果疾病或未來氣候變化導致一種植物或動物滅絕,人類真應保留這個物種而不能讓其滅絕。世界小麥多樣性急劇喪失是應引起特別關注的例子。小麥的天敵“稈鏽病真菌”正在全球蔓延。UG99致命快速變異株瘟疫,1999年在烏干達首次得到確認,全球90%小麥對UG99毫無防備。科學家預計,僅在亞洲和非洲,小麥滅絕將導致10億人失去食物來源。康奈爾大學耐用抗銹小麥項目負責人里克·沃德稱,一場重大的人道主義危機不可避免。
世界人口預計2011年將達到70億,到2045年增長到90億。專家稱,我們需要加倍糧食生產以便跟上需求。然而,最大希望可能取決於人類保持種植以往本地多種作物的能力。
人類花了1萬多年才選育出食物的廣泛生物多樣性,遺憾的是,這種多樣性正在漸漸消失。
農民和牲畜飼養者辛勤開發出適合當地氣候和環境的牲畜品種和糧食作物。每個馴化的物種都是解決如乾旱或疾病等具體問題的答案。此外,物種的適應特性對人類而言也是非常寶貴的。例如,芬蘭羊因為產仔量大而備受青睞;中國太湖豬因生育能力超強而成了世界養豬大戶的“寵兒”。太湖豬通常每窩產仔16個,而西方品種只有10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類獲得的農業“勝利”卻意外造成食物供應多樣化日益萎縮。1944年,植物病理學家諾曼·博洛格幫助墨西哥消滅稈鏽病之後,培育出高產雜交小麥。這種小麥幫助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產量翻番,讓10億人免受飢餓。後來,“綠色革命”幫助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紛紛走向產業化發展的軌道。
但是綠色革命令人類喜憂參半。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民愈發嚴重依賴適應性強的高產作物,而淘汰了適宜當地種植的物種。因此,世界的食品供應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萎縮到單一高產品種:羅得島紅雞、英國大白豬、荷蘭荷爾斯坦因乳牛等等。總之,人類在關注增產的同時,也意外地將自己置於未來糧食短缺的風險之中。
非洲的“綠色革命”只能加快物種在今後幾年消失的步伐。在非洲幾個富裕國家,結果充其量是有好有壞。辛巴威、尚比亞和馬拉威都犧牲了自己的作物多樣性,改變為種植進口高產單一作物品種。小農和牧民為了支付化肥、農藥、高蛋白飼料、藥物等“投入”都負債累累,因為這些新作物和牲畜的所處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
物種庫
全球最大規模“祖傳物種庫”
美國最大物種庫“物種存儲交易所”位於愛荷華州迪科拉鎮的“遺產農場”,占地5403畝。1975年,黛安·威利夫婦為保存祖傳牽牛花和德國粉紅番茄創建了“物種存儲交易所”。交易所目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祖傳物種庫,擁有1.3萬多名成員,保存祖傳物種達幾千種。在過去十年中,祖傳蔬菜在美國和歐洲已成為時尚,其本地特色和獨特風味受到“食品運動”組織的褒獎。保存祖傳品種也是在保護世界未來的糧食供應。
全球約有1400個物種庫
應對生物多樣性迅速減少的措施是最大限度地收集並安全保存農作物物種。1926年,俄羅斯植物學家尼古拉·瓦維洛夫第一次提出這個觀點。瓦維洛夫在貧窮的農村長大,從小就立志要讓俄羅斯和全世界消滅饑荒。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他致力於在全球五大洲收集野生親緣作物和未知農作物的物種,以便保存其基因。他還領導一個研究所(現稱“聖彼得堡植物研究所”),專門保存收集到的農作物幼苗,這就是全球第一個物種庫。
1926年,瓦維洛夫遠征阿比西尼亞(現在的衣索比亞),發現了首次被馴化的野生親緣植物。隨後他繪製出7個“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並將其稱為“遠古農業誕生地”。不過,現在的科學家認為,他繪製的是多樣性中心而不是起源中心,因為目前尚不清楚最早的馴化是否發生在那兒。
現在,世界各地分布著約1400個物種庫。最雄心勃勃的是挪威政府2008年2月底建成的“斯瓦爾巴特全球物種庫”,具體位於斯匹次卑爾根島,深藏於極地永凍土中。“末日穹頂”由卡里·福勒發起並與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一起建造,是世界上所有其他物種庫決定性的備份物種庫,3個冷藏庫可容納大約450萬個物種樣品。這些物種包含了世界上所有已知的物種,是由歷代農民在1萬多年中選育出來的寶貴食用植物。“末日穹頂”高于海平面122米,即便格陵蘭的冰蓋融化,也不會被淹沒。
福勒的全球作物多樣性信託基金宣布進行第二次全球物種收集遠征行動。為了“武裝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這項“十年倡議”將在全球搜尋小麥、大米、大麥、小扁豆和鷹嘴豆等最後僅存的野生親緣植物。科學家期待這次行動能夠尋找到耐乾旱、耐洪水等重要特徵的野生親緣植物,以便充實到人類脆弱的多樣性農作物之中。
儘管如此,光是存儲物種還不夠,同樣值得拯救的是全球農民來之不易的智慧,也許最珍貴的瀕危資源是農民大腦中存儲的知識。
社區物種庫網路因地制宜
衣索比亞東中部丘陵地帶曾經是地球上生長植物最多樣化的地方,但截至上世紀70年代僅剩畫眉草(衣索比亞一種糧食作物)和小麥了。如今,當地各種豆類和小麥再次長滿漫山遍野。
轉變的最大功臣當屬著名植物遺傳學家米拉庫·沃爾德。1972年,沃爾德獲得內布拉斯加大學博士學位,然後回到衣索比亞,唯一目標是保留和重建本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1989年,沃爾德發起“倖存種子倡議”,目的是完善社區物種庫網路,為當地農民保存和重新分配物種。
沃爾德認為,在物種庫、在地面以及與當地農民密切磋商對保持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同等至關重要。因此,他目前正在努力讓當地農民參與決策。
事實證明,增產而不犧牲多樣性是可能的。衣索比亞使用高產本地種子比進口高投入種子的收成提高了15%,飼養當地牲畜物種也在嘗試中。聯合國動物遺傳學專家基思·哈蒙德表示,在全球80%的農村,適應當地的遺傳資源均優於進口品種。
儘管如此,增產15%距糧食翻倍的目標還相差甚遠。保存糧食多樣性只是眾多戰略之一,而且是關鍵的一個。上世紀70年代初,衣索比亞爆發黃矮病毒,差點將大麥作物全部滅絕。上世紀60年代,一位美國科學家來到衣索比亞恰巧帶走一些大麥樣品。當病毒襲來,他將樣品移交給一位試圖阻止病毒的科學家。果然,他們找到了抗性基因。沃爾德說,“這改變了一切,沒費勁,沒有基因工程,什麼都沒有,只是從衣索比亞當地大麥中提取到天然抗性基因。”
沃爾德稱,“即使新的變異導致一個物種滅絕,它也不會消滅這裡的一切,這就是多樣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