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浸酒
正文
牛膝浸酒來源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五。組成
牛膝(去苗) 菖蒲 酸棗仁(微炒) 芎藭 石斛(去根) 仙靈脾 赤箭 虎脛骨(塗酥,炙微黃)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臍) 萆薢各90克用法
上藥銼細,以生絹袋盛,用好酒2升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後開取。每次溫飲適量。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更添,以藥味薄即換之。主治
腰腳疼痛諸病禁忌
服藥期間, 忌食生冷 毒滑物。配圖
牛膝浸酒,主要成為牛膝、菖蒲及酸棗仁等,有腰腳疼痛諸病等功效。
鹽牛膝,學名為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別名為川牛膝、牛七、牛夕,屬於莧科。具有祛痰、清熱、止血、解毒、殺蟲等功用。
基本信息 詳細介紹 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浸酒是喝醉的意思。常見古詩詞中 另有同意詞為“中酒”中字念去聲。
[4]Satyan [5]Ratra [7]Neogi
簡介 特徵 效用牛膝浸酒方(四)——(腰腳疼痛諸病) 牛膝(去苗)三兩,萆 腰腳疼痛,不任行立。
牛膝浸酒方(四) 正文 配方 製法 主治白牛膝又稱太極草、狗奪子、藤牛膝、短瓣石竹、狗京蔓、土牛膝、抽筋草、扣仁盪、生菸葉、松筋藤。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主治血瘀痛經;經閉;倒經...
中藥名稱 中藥基源 中藥基礎 中藥鑑別 異名牛膝浸酒(二)——(半身不遂) 上細剉,以生絹袋盛,好酒一斗五升,浸經七日。 婦人中風偏枯,一邊手足不收,頑麻不仁,筋脈拘急,不能運動。
牛膝浸酒(二) 正文 配方 製法 主治茄根牛膝浸酒,藥酒,可通利關節,治麻木,除疼痛,去攣縮,強腰膝。
麻牛膝--別名為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鉤,生於海拔1700-2300m山坡雜木林下,有祛風濕,逐瘀血等功效。
簡介 參考資料牛膝提取物功能主治: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用於經閉癓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扑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