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牛背鷺屬只有一種——牛背鷺,在鷺科中體形較小,屬中型涉禽。身長48 - 53 cm,翼展90- 96 cm,體重300 - 400 g,壽命15年。嘴厚,頸粗短,冬羽近全白,腳沾黃綠。繁殖期頭、頸、背等變淺黃,嘴及腳沾紅。雄性成鳥繁殖羽期頭、頸、上胸及背部中央的蓑羽呈淡黃至橙黃色,體的餘部純白。冬羽幾全白色。雌雄同色。幼鳥全身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部黃色,嘴峰皮黃色,跗蹠及趾褐色,爪黑色。
牛背鷺與白鷺屬相比,嘴、腳均較短,繁殖期頭部及背部羽毛呈淡金黃色髮狀。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雌雄同色。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聖皮埃爾 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全世界有3亞中,中國僅1亞種。普通亞種(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分布於吉林、遼寧、山西、西藏、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為夏候鳥,雲南、海南、台灣為留鳥。
生活習性
牛背鷺棲息於低山、平原的稻田、牧場、池塘、水庫、稻田及沼澤濕地。成對或小群在田地、草地上活動覓食,常跟在犁田的牛後面,捕食翻耕出來的昆蟲,也常停棲牛背上啄吃蜱蟎等寄生蟲。停止時喜站在樹梢,頸縮成“S”形。性溫順,不甚畏人。營巢於近水的大樹、竹林或杉林。以尖利的喙捕捉魚、蛙、蝲蛄和濕地及沼澤地的小動物為食。
生長繁殖
牛背鷺4-7月繁殖,常與白鷺、池鷺混群營巢於松、杉、樟、竹林。巢淺盤狀,由樹枝交搭而成。巢大小為:長徑43.8(41.2-45.3)cm,寬徑23.2(20.3-25.2)cm,深6.8(6.1-7.9)cm,巢平均距地高7.2m。營巢3-5天。4月中、下旬開始產卵,每次3-5枚,平均3.4枚。卵徑46.04(44.32-49.2)mm×31.87(30.62-33.42)mm,卵重25.56(22.830.2)g,孵化期24.2天,孵化率83.4%。巢距地面高16.29m。卵淡藍綠色,日產或隔日產卵,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1-25天,育雛期35-39天。雛為晚成性。
亞種分布
(3種)
1. Bubulcus ibis ibis分布於非洲、馬達加斯加、歐洲裏海、美國、加拿大、智利、蓋亞那、阿根廷和巴西部分地區。
2. Bubulcus ibis seychellarum分布於塞席爾。
3. Bubulcus ibis coromandus分布於亞洲東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
鷺科的屬
鷺科Ardeidae有17屬62種。大、中型涉禽,體形呈紡錘形,胸前有飾羽,頭頂 有的有冠羽,在繁殖期均是重要的炫耀特徵。具有“三長”的特點,即喙長、 頸長、腿長。腿部被羽,脛部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沒有明顯的嗉囊, 食道中部膨大,整個食道都能儲存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