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由國家計委批准依託於北京理工大學建設,1996年9月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1998年3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運行評估,2003年通過科技部組織的評估。是我國爆炸領域唯一的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定位為套用基礎研究,以解決國防武器裝備和工業安全生產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為目標,獲得更多原始創新成果,為國民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基本簡介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由國家計委批准依託於北京理工大學建設,1996年9月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1998年3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運行評估。是我國爆炸科學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以解決國防武器裝備和工業生產安全及社會安全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為目標,從事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水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實驗室設有含能材料理論與套用技術;爆轟學與爆炸技術;材料與結構衝擊動力學;毀傷理論與防護技術和爆炸安全理論與評估方法等5個研究方向。
涉及力學、兵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工程、礦業工程、化學工程、化學等一級學科。其中兵器科學與技術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工程力學、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應、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和套用化學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為委級重點二級學科,還有安全技術及工程、固體力學、計算力學與仿真工程等二級學科。“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2008年全國評比繼續保持第1名;“工程力學”二級學科2006年全國評比獲得第2名;“兵器科學與技術”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固體力學”2008年被批准為國防科工委重點二級學科。現有博士點9個,碩士點13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
重點實驗室還是支撐工程力學、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與煙火技術和安全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的教學實踐教學基地,同時還是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實驗室分校內、西山實驗區和正在籌建的東花園野外實驗基地三部分。設有實驗中心和仿真中心,下設理論研究與仿真實驗室、含能材料合成與分析實驗室、爆轟學與爆炸技術實驗室、衝擊動力學實驗室、特種能源技術實驗室、安全技術及工程實驗室,擁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實驗設施、儀器設備1730餘台套。其中30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五十餘台套,總價值8000餘萬元。重點實驗室大型食品設備實行對外開放運行與資源共享。
實驗室擁有固定人員87人,5年來總計流動人員53名。實驗室現有教授43人,博導41人,副教授21人。在學術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
以本實驗室人員為主體的“爆炸毀傷理論與技術”團隊入選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創新團隊”並已通過驗收;“戰鬥部設計理論與技術”團隊入選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5年來,獲得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均為第一獲獎單位。獲得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1項為第一獲獎單位。獲得部級科技成果獎20項。授權發明專利68項。出版專著14部,近3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678篇。
重點實驗室將以國際一流學科水平為標準,整合資源、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立足優勢和機制體制創新,建設科技創新大平台,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開展爆炸、毀傷與安全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發展歷程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1991年由國家計委批准依託於北京理工大學建設,1996年9月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1998年3月通過教育部組織的運行評估。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含能材料理論與套用技術
含能材料理論與套用技術:主要研究高能炸藥、推進劑、火藥、煙火藥、起爆藥等含能材料的分子結構及其設計理論與關鍵工藝控制技術;各種含能材料的鈍化與敏化機理及改性技術;含能材料巨觀與微觀物理聚集與流變學理論;含能材料燃燒、爆轟參數工程計算與基礎物理化學數據研究;含能材料反應動力學理論及安定性與安全性評估技術;火箭發動機、戰鬥部及火工品裝藥工藝設計理論與技術;超細含能材料製備技術與性能表征等。

爆轟學與爆炸技術
爆轟學與爆炸技術:主要研究凝聚相、氣相及多相與多維爆轟理論和燃燒理論;各種引發方式的起爆與點火理論;衝擊到爆轟轉化和燃燒到爆轟轉化的機理、判據、模型分析;燃燒波與爆轟波的傳播及其相互作用;含能材料本構關係與狀態方程;燃燒、爆轟物理模型與數字仿真技術;能量轉換、傳遞、放大機理與彈藥爆炸序列設計;膛炸機理與發射安全性分析;推進劑熄火及自爆機理;燃燒與爆轟過程的實驗觀測技術;土石方與建、構物爆破安全設計理論及工程套用技術;爆炸加工技術等。

材料與結構衝擊動力學
材料與結構衝擊動力學:主要研究各種材料及結構在爆炸及高速衝擊載荷作用下的動態力學行為;微觀、細觀與巨觀損傷及破壞理論;材料本構關係與狀態方程;結構對爆炸作用的回響機理;爆炸破片、射流、EFP、電漿等現象形成機理;衝擊動力學過程實驗觀測技術與數字仿真技術等。

毀傷理論與防護技術
毀傷理論與防護技術:主要研究各類目標及結構易損性理論、模型與判據;各類毀傷元與介質相互作用理論;目標及結構的毀傷機理;終點彈道學與戰鬥部終點效應理論;目標毀傷技術與結構防護技術;毀傷與防護新原理、新概念與技術;毀傷與防護模擬實驗及動態測試技術;毀傷過程與終點效應數字仿真技術等。

爆炸安全理論與評估方法
爆炸安全理論與評估方法:主要研究易燃、易爆和有毒物的偵檢、重大危險源的辯識、分析與評估研究;安全事故引發機理與預防抑制技術;系統安全性評估與檢測技術;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安全事故數值模擬與數字仿真技術。武器系統安全新原理、新概念與新技術等。

學術隊伍

徐更光,院士,教授,博導,1932年11月生人。炸藥理論專家,1995年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擔任兵器工業總公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及科技委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召集人、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徐更光,院士,教授,博導,1932年11月生人。炸藥理論專家,1995年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擔任兵器工業總公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及科技委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召集人、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院士
徐更光,院士,教授,博導,1932年11月生人。炸藥理論專家,1995年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擔任兵器工業總公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及科技委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召集人、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材料研究會副理事長等職。

長期從事炸藥理論及套用技術的科學研究。曾研究出8701海薩兒、改B等多種高能混合炸藥,是我國高能混合炸藥套用理論與技術的主要奠基人。近年來,研究了新型改B炸藥及低比壓力順序凝固注裝藥新方法,該方法使我國改性B炸藥注裝藥床不產生熱應力裂紋最低允許溫度降低到20C,使裝藥密度提高到98.5%,提高了抗過載能力和發射安全性。提出了非理想爆轟的能量輸出結構理論,成功研製出PW30高威力含鋁炸藥。發表學術論文百篇,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國家獎。1992年獲兵器工業總公司黨組授予“兵器工業功勳獎”榮譽,1998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並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朵英賢,院士,教授,博導,1932年3月生人。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首席專家,北京理工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輕武器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公司科技委委員,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總公司科技委委員,中國兵工學會理事,國防工業出版社顧問。曾任中國兵工學會第二、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名譽理事。

長期從事自動武器的研究與開發,為我國自動武器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技術總負責人研製的某式輕重兩用機槍,獲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至今仍是我軍主要的武器裝備之一。擔任總設計師研製的某式自動武器,總體性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已陸續裝備全軍。曾獲甘肅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8910”工程三等功,“976”工程榮譽獎,“9910”工程一等獎。主編《兵器工業科技辭典—輕武器》,獲1998年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主要從事武器彈藥系統延壽理論及可靠性技術。出版著作多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長江學者
黃風雷,博士,教授,博導,1965年6月生人,1991年獲工學博士學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首批創新團隊“爆炸毀傷技術”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技術首席專家。
現任《兵工學報》副主編,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任總裝備部彈頭與戰鬥部技術專業組副組長。長期從事戰鬥部設計理論與技術、衝擊條件下材料動態力學性能、爆炸毀傷技術、衝擊與破壞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炸藥衝擊起爆、彈靶材料高速碰撞機理、空間高速碰撞結構破壞理論及模型、戰鬥部與典型硬目標侵徹毀傷機理、毀傷效應等方面開展了較深入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等多個重點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22篇,出版學術專著五部,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獲專利授權5項。

寧建國,博士,教授,博導,1963年3月生人。1992年1月於太原理工大學獲得固體力學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兵工學會套用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理性力學和力學中的數學方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計算爆炸力學專業組組長,中國力學學會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塑性力學專業組副組長,《計算力學學報》編委,《爆炸與衝擊》編委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爆炸力學、衝擊動力學、計算力學與彈藥工程。近些年來,密切結合未來國家安全需求,開展了材料動態力學性能、計算爆炸力學和彈藥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7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一項,授權多項國防發明專利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資助,2006年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科研成果

<>

名稱

出版社名稱

作者

出版年度

類別

爆炸測試技術

兵器工業出版社

李國新蔣建偉,王樹有編著

2008

教材

彈藥戰鬥部設計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吳成主編、黃風雷副主編

2008

教材

微機電系統力學

國防工業出版社

高世橋,劉海鵬

2008

教材

防火防爆技術基礎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王麗瓊

2009

教材

聚合物基納米改性材料

科學出版社

劉吉平

2009

專著

燃燒與爆炸基礎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張奇、白春華、梁惠敏編著

2009

教材

煙火輻射學

國防工業出版社

焦清介霸書紅

2009

教材

大事記

國家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現場評估國家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現場評估

2008年大事記
1)國家科技部對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現場評估
實驗室2008年3月2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接受了國家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專家進行的實驗室運行評估。
本次重點實驗室評估時間緊,任務重。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專門成立了由校長鬍海岩院士為組長的迎評工作組。校長鬍海岩院士兩次聽取了迎評工作報告,並做重要指示和針對性指導。黨委副書記趙平、副校長趙長祿在寒假期間多次召開工作會,組織協調各項迎評工作。學校實驗室設備處、重點實驗室負責人與各研究方向團隊帶頭人利用寒假時間加班加點,積極迎評,確保了本次評估工作順利進行。
專家一致認為,實驗室總體定位準確,以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發展為牽引,以國防武器裝備發展和工業安全生產為服務對象,瞄準爆炸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國際前沿學術問題,緊密圍繞含能材料理論與套用、爆轟學與爆炸技術、材料與結構衝擊動力學、毀傷理論及防護技術、爆炸安全理論與評估技術5個研究方向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在新型含能材料設計理論及改性,點火、起爆和爆轟理論,爆炸與衝擊載荷作用下材料動力本構和彈體結構回響規律,新型毀傷理論與套用,燃爆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影響的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成果,其中某些成果填補了我國武器裝備和彈藥的空白,形成鮮明的特色和顯著的優勢,對我國武器裝備發展,在套用基礎理論、戰略高技術創新和套用新方法研究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2)第八屆全國材料動態力學學術會議在黃山舉行
由中國兵工學會金屬材料學會材料動態力學專業委員會和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主辦的第八屆全國材料動態力學學術會議於2008年6月3-5日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新疆馬蘭63653部隊、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三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寧波大學、中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八家單位共33位專家、教授、博士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共有27篇學術論文收入論文集,另有5篇在大會上做了交流。有25位學者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其中有大會特邀報告8個,學術交流報告17個。來自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美籍華人周敏教授做了題為“材料動力學性能的實驗與計算”的特邀報告。
3)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首次自主研究、開放課題評審會
2008年6月25至26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召開了“實驗室自主、開放課題評審會”,會議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張慶明教授主持,與會評審專家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陳棟泉研究員、中科院力學所丁雁生研究員、中國兵器204所郝仲璋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金龍哲教授、二炮裝備研究院李世才研究員、北京大學力學系劉凱欣教授、清華大學施惠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嘉陵教授、中國兵器安全技術研究所張幼平研究員、中國兵器工業208所張彥存研究員等10人組成。
根據專家評審意見並結合實驗室的5個研究方向和重點資助方向,實驗室初步設立了21個自主研究課題,其中9個重點課題、12個一般和探索性課題;新設立開放基金15項,其中重點開放基金課題4項,一般開放課題11項。
5)我室“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通過驗收
2008年9月2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我校組織專家對教育部2004年創新團隊“爆炸毀傷理論與技術”進行了結題驗收。驗收會在理工國際教育交流大廈第一會議室舉行,教育部科技司綜合處高潤生處長到會,我校趙長祿副校長出席。
張福澤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成員聽取了團隊帶頭人黃風雷教授代表研究團隊所作的工作報告。經過審查文檔資料、提問質疑、討論評價等環節,與會專家一致同意該團隊通過結題驗收,並對團隊在資助期內能超額完成任務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團隊目前已經在國內高效毀傷混合炸藥理論與技術、爆炸毀傷機理與終點效應、新概念毀傷理論與技術等領域起引領作用。
作為我校2004年首批入選的教育部創新團隊,“爆炸毀傷理論與技術”創新團隊在帶頭人黃風雷教授的帶領下,已經形成了一支跨學院、跨學科的高水平研究團隊,重點圍繞爆炸毀傷理論與技術中的科學和技術問題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在資助期內,該團隊在先進常規戰鬥部毀傷機理和終點效應、新概念毀傷技術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創新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已經在武器裝備中得到套用,產生了很好的軍事和經濟效益。通過項目實施,團隊在學科建設、拔尖人才培養、平台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團隊整體的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形成了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預期在今後幾年還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6)國家重點實驗室掛靠單位北京理工大學安全培訓中心通過複審
2008年8月23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專家組對北京理工大學安全培訓中心進行了複審,專家組認真聽取了安全培訓中心副主任張奇教授所做的工作匯報,考察了培訓中心的教學設施,審閱了教學檔案。專家組對3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安全培訓中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在本次複審的22個安全培訓機構中,以優秀成績通過複審。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麗瓊副主任、安全與能源工程系錢新明主任、培訓中心汪佩蘭主任、黃平副主任等參加了會議。校主管領導趙平副書記到會致歡迎詞,實驗設備處李振鍵處長、劉雲飛副處長、宇航學院華光副院長等領導參加了審查會。
7)第四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大會隆重舉行
第四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於2008年8月10日至14日在青海省西寧市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60餘位代表出席了大會。本屆會議受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的委託,由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負責承辦,並得到MSC軟體公司的贊助。
會議共收到大會特邀報告和論文投稿130餘篇,經初審和組委會審查,論文集共收錄論文110篇,集中展現了我國計算爆炸力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與此相關的軟體技術的發展。本屆會議正式註冊代表160餘人,來自全國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單位。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計算爆炸力學專業組組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寧建國教授主持,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孫錦山教授致開幕詞,並在大會開幕式上做了意義深遠的講話,指出計算爆炸力學已成為獨立於理論與實驗的第三種科學研究方法,它既是國防建設和武器彈藥研製設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需求和牽引,也是力學學科一個新的學科生長點,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計算爆炸力學工作者的信心。
在本次大會上,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朱建士院士、北京大學劉凱欣教授、湯華中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勝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寧教授就當前計算爆炸力學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前沿領域作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受到了代表們的高度好評。與會100多位代表中,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構成主體,在分組學術交流會上宣讀了富有創新的論文並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充分反映了我國計算爆炸力學學術活動欣欣向榮的局面和永續發展的態勢。有40餘名師生參加了大會,並與參會專家進行了積極交流和溝通,擴大了北京理工大學爆炸力學學科在全國的影響。
本次大會還組織了有關專家評審了會議宣讀的論文,推薦了一批優秀論文提交《中國科學》、《力學學報》、《計算物理》、《爆炸與衝擊》、《高壓物理學報》、《北京理工大學學報》及其增刊發表。
8)“2008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成功舉行
2008 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於2008年9月24—27日在北京西郊賓館舉行。國際知名學者范維澄院士、P. Kafka博士(德國)任會議共同主席。大會由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北京理工大學馮長根教授任執行主席。北京理工大學趙平副書記,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伊烈,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景國勛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蔣軍成教授,北京理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王慶林處長和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王文生書記,國際知名專家Hans PASMAN(荷蘭), Eiji O’SHIMA(日本), Ronald WILLEY(美國),Georgy MAKHVILADZE(英國)等出席了會議。與會代表230人(國外43人),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波蘭、瑞士、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等,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有20多人列席會議。
2008 安全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由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北京理工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上海套用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承辦。本次會議論文集共收錄491篇論文,文章內容涵蓋安全科學理論與方法、工業安全、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訓、風險評價與分析和數值模擬、防火、防爆、防塵及通風、以及其他安全技術。論文集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名稱為:安全科學與技術進展(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七卷)。
在3天緊張有序的學術交流中,8名專家作了大會報告,55名代表(其中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有3位)作了分會發言。
9)重點實驗室與美國路博潤公司就雙方共建實驗室事宜進行協商
為加強與國外院所、著名企業的技術合作與交流,2008年10月16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與美國路博潤公司一行4人就合作籌建研發實驗室進行了洽談。洽談會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樹山主持,宇航學院領導韓峰副院長、華光副院長參加了洽談會,參加會議的還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麗瓊,實驗中心主任王文杰。
10)爆炸毀傷研究實驗室(暨東花園實驗基地)通過方案設計評審
2008年10月17日,由我校發展規劃處韓成宇副處長主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司令部試驗工程局、總裝工程設計研究所、總裝工程兵裝備論證試驗研究所、二炮裝備研究院二所、北京燕京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華太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系統總體部、五洲工程設計研究院等九個單位共40餘名代表, 在河北懷來召開了爆炸毀傷研究實驗室(暨北京理工大學東花園實驗基地)方案設計評審會。會議成立了專家評審組,認真聽取了五洲工程設計研究院關於《爆炸毀傷研究實驗室(暨北京理工大學東花園實驗基地)方案設計》的報告。在進行了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審查了相關圖紙、檔案及有關資料,經過專家質疑和討論,評審組提出幾條建議,並一致同意通過該項目方案設計評審。

2009年大事記

第4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開放、自主課題評審會召開第4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開放、自主課題評審會召開

1)第4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開放、自主課題評審會召開
2009年6月9-10日,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召開了第4屆學術委員會第2次會議暨開放基金、自主研究課題評審會。16位學術委員會委員、顧問和來自校內外10位特邀專家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機電學院院長栗苹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學楊樹興副校長到會並向大會祝詞,學術委員會主任白以龍院士代表學術委員會和全體專家講話,機電學院王文生黨分委書記代表學院講話並向與會委員、專家代表介紹了會議的主要議程。
會議分別由學術委員會主任白以龍院士、副主任朱建士院士和黃風雷教授主持。本次會議的議題有5項:(1)聽取和審查開放基金結題報告;(2)聽取並審議2009年自主研究課題重點課題立項申請報告;(3)審查2009年開放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的立項申請;(4)審查2009年自主研究課題探索性項目的立項申請。會上,委員和專家還就重點實驗室未來的建設與發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2)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為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
在2009年9月10日~11日召開的“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表彰暨專業技術人才工作會議”上,我校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受到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學技術部的表彰。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於9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了包括我校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先進集體代表和先進個人。張德江副總理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

在這次會議上,全國共有50名先進個人和30個先進集體受到表彰。我校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工業與信息化部部屬單位中唯一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近年來,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以2名院士、2名長江學者、2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突貢專家為帶頭人的創新團隊,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3項。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將以本次會議精神為動力,不斷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創新,使各方面工作都上一個新台階。

3)我室教師收到首都國慶60周年北京市籌備委員會聯歡晚會指揮部的感謝信
首都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指揮部向我校發來感謝信,感謝北京理工大學對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工作的大力支持。信中說,貴單位趙家玉同志、叢曉民同志在聯歡晚會籌備工作期間,工作認真負責,甘於奉獻,經常加班加點,僅九月至十一期間節假日加班達11天,為晚會的成功舉辦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4)北京市煙花爆竹質量監督檢驗站受到國家質監總局表彰
2009年10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北京市隆重召開了國慶60周年焰火質量安全保障工作表彰大會。授予我校機電學院、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煙花爆竹質量監督檢驗站國慶60周年焰火質量安全保障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國慶60周年慶典晚會焰火專家趙家玉高工、國慶60周年安保專家、檢驗站常務副站長、博士生導師杜志明教授受到表彰。檢驗站副站長李增義,工作人員李瑞琴、王炎、任文艷,研究生趙保國、韓俊奇、楊帥、周光巍等被授予先進個人光榮稱號。這是檢驗站繼奧運會獲得先進集體後又一次獲此殊榮,為學校贏得了崇高榮譽,也彰顯了我校在煙火技術領域的突出地位。

為保證國慶60周年燃放煙花的質量,檢驗站精心調度、合理安排,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產品品種調整變化快、工作條件艱苦等困難,先後奔赴湖南、江西、河北等地,犧牲節假日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共檢驗煙花產品583種,近20餘萬發,圓滿完成了國慶60周年聯歡晚會指揮部、國家質監總局和北京市質監局下達的煙花產品標準制定、宣貫及監督檢驗等各項任務,為國慶60周年慶典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前,我校趙家玉高工、叢曉民博士還獲得了國慶聯歡晚會指揮部、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局等上級單位的表彰。
5)重點實驗室配合學校順利完成了研究生評優工作
2009年12月7日,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評估專家組進駐我校,並參觀了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副校長楊賓、趙平、趙長祿、孫逢春、趙顯利等校領導陪同考察。重點實驗室也參加了此次研究生教育評優工作,並接待了專家來實驗室參觀。

6)機電學院趙家玉老師受到中央領導接見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圓滿結束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籌辦國慶系列活動的有關工作機構負責同志和工作人員、演職人員、受閱部隊官兵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參加會見。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這次國慶60周年系列活動辦得很出色、很成功。整個活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隆重熱烈、氣勢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極大地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極大地增強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北京理工大學重點實驗室趙家玉老師作為60周年國慶焰火聯歡晚會焰火專家技術組組長,被評為國慶籌備工作優秀個人,榮幸的參加了此次會見。由趙家玉老師為帶頭人的北京理工大學焰火技術團隊,自2008年11月末接到60周年國慶焰火聯歡晚會焰火燃放的初步創意後,就全力開展相關技術工作,其中包括國慶焰火產品驗收標準的制訂、創意要求新型焰火產品的開發、特型焰火裝置及彈藥的技術改進、焰火效果及安全性實驗方案制定及結果評估和焰火燃放裝置及陣地的安全性評估等。北京理工大學焰火技術團隊的辛勤工作從安全和效果兩個方面為實現國慶焰火的成功燃放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並受到國內外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7)英國曼徹斯特大學Dr. Zhangjian Wu到北京理工大學授課和合作研究
應北京理工大學宇航科學技術學院和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在北京理工大學引智計畫的支持和資助下,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航空、機械與土木工程學院(School of Mechanical, Aerospace, Civil Engng,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Dr. Zhangjian Wu(伍章健)進行雙語教學交流、學術報告和合作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