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8年3月由國家計委組織專家論證並批准後開始籌建,1990年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11月通過了由國家計委組織的驗收委員會驗收。實驗室目前共有26名成員,其中包括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厚植和夏建白,15位研究員、3位副研究員,以及6位助理研究員、技術支撐和行政管理人員。先後有7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0人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支持。

基本簡介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Superlattices and Microstructures)於1988年3月由國家計委組織專家論證並批准後開始籌建,1990年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11月通過了由國家計委組織的驗收委員會驗收。現任實驗室主任為李樹深研究員。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鄭厚植院士。
實驗室目前共有26名成員,其中包括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厚植和夏建白,15位研究員、3位副研究員,以及6位助理研究員、技術支撐和行政管理人員。先後有7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0人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支持。實驗室以半導體低維量子功能結構的物理研究為基礎,以發現、研究低維量子體系中的新現象和新效應為主要目標,探索半導體低維量子功能結構在固態電子、光電子、光子器件和量子信息技術中的潛在套用,力圖從最基礎的層面上提升我國電子、光電子、光子信息技術的創新能力,為我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跨躍式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實驗室承擔了30多個科技部、基金委和科學院的重大和重點項目,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黃昆先生獲得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0年至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二項。2004年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授予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先進集體稱號。實驗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圍、科研設備和環境條件,擁有雄厚的科研積累和奮發向上的科研團隊,並於2006年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的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目前承擔了包括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計畫、863項目等在內的多項國家和科學院的重要科研項目。
實驗室每年可接受4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現有研究生和博士後100餘人。

學術委員會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主任 鄭厚植院士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
副主任 褚君浩 院士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薛其坤 院士 清華大學
委 員 李志堅 院士 清華大學
邦芬 院士 清華大學
甘子釗 院士 北京大學
秦國剛 院士 北京大學
王 迅 院士 復旦大學
侯建國 院士 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
郭光燦 院士 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
沈學礎 院士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雷嘯霖 院士 上海交通大學
張 澤 院士 北京工業大學
夏建白 院士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
王恩哥 院士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
封松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微系統所

科研隊伍

黃昆黃昆

院士

黃昆(1919.9-2005.7),院士,於194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45年赴英國留學,1948年獲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951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理論物理系任博士後研究員,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77-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1983年後任名譽所長。1987-1991年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他先後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5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
黃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主要從事固體物理理論、半導體物理學等方面的研究, 對固體物理學做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 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從理論上預言了與晶格中雜質有關的X光漫散射,以後被稱為“黃散射”。他的多聲子躍遷理論,以“黃-里斯因子”而著稱於世。他提出關於描述晶體中光學位移、巨觀電場與電極化三者關係的“黃方程”和由此引伸的電磁波與晶格振動的耦合,即後來稱為極化激元的重要概念。他與M.Born合著的《晶格動力學理論》一書,是一部有世界影響的經典性科學專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他與合作者對半導體超晶格的電子態和聲子模開展了系統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他主持的研究項目多次獲得國家和中科院的自然科學獎。
半個世紀以來,他不僅在固體物理研究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就,同時,還為高等學校中普通物理、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的教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國家科技棟樑之才。
為表彰黃昆院士在固體物理學領域中所做出的傑出成就和巨大貢獻,黃昆院士被授予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殊榮。

鄭厚植中國科學院院士。1942年出生於江蘇常州。196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65年到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工作至今,歷任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4年至2002年任半導體研究所所長。榮獲1992年度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200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他在半導體低維量子結構的研究領域內做出了系統而重要的成果。他首次揭示了量子霍爾效應的尺度效應,霍爾電勢的異常分布和局域化效應由二維至一維的維度變換行為等。他提出的用分離柵控制窄溝道異質結構的技術,已成為製備一維和零維結構樣品的有效方法,一直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至今。他主持的研究工作“低維半導體量子輸運”獲得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夏建白中國科學院院士。1939年生於江蘇蘇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196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師從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黃昆教授。榮獲1990年度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200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他主要研究領域為半導體和半導體超晶格、微結構理論,在該領域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他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量子球空穴態的張量模型、介觀系統的一維量子波導理論、(11N)襯底超晶格的有效質量理論、空穴共振隧穿理論、利用贗勢理論研究長周期超晶格電子結構的有限平面波展開方法等。曾獲1993年度和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實驗室成員

序號

姓名

職稱

研究方向

備註

Email:
@semi.ac.cn
電話:
010-8230-

1

鄭厚植

研究員

低維量子結構物理和新型量子器件,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和自鏇量子調控, 半導體中的量子相干過程套用探索

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導


4287

2

夏建白

研究員

半導體微結構電子態,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 固態量子信息

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導

xiajb
4304

3

李樹深

研究員

低維半導體物理及器件, 光電子器件性能預測, 固態量子信息

2003年傑青, 2008年百人, 博導

sslee
4291

4

楊富華

研究員

量子結構器件及其集成技術, 紅外單光子探測和電子束曝光技術

博導

fhyang
5100

5

姬 揚

研究員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研究

2004年傑青, 2002年百人, 博導

jiyang
4252

6

吳曉光

研究員

半導體低維結構中的電荷及自鏇的光學和輸運性質研究

2001年傑青, 2006年百人, 博導

xgwu
4291

7

郭純英

(行政管理 )

guocy
4287

8

李新奇

研究員

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的物理實現

2004年傑青, 2001年百人, 博導

xqli
4552

9

常 凱

研究員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物理與原型器件設計, 納米結構物性研究

2005年傑青, 2001年百人, 博導

kchang
4438

10

牛智川

研究員

半導體低維材料外延生長, 量子物理效應及光電子器件套用

2006年傑青, 1999年百人, 博導

zcniu
4268

11

吳南健

研究員

半導體納米量子效應器件及電路, 低功耗高速數模混合積體電路設計, 半導體視覺片上系統(SoC)晶片設計

2000年百人, 博導

nanjian
4754

12

趙建華

研究員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 半導體磁性異質結構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及自鏇量子調控

博導

jhzhao
4254

13

劉 劍

研究員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探索及其物理研究, 微納製作

博導

liujian
4430

14

孫寶權

研究員

單光子發射量子光源和電子自鏇態相關的動力學光譜

博導

bqsun
4870

15

張新惠

研究員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相關材料的非線性與超快雷射光譜實驗研究

2006年百人, 博導

xinhuiz
4870

16

李京波

研究員

半導體摻雜機制和納米材料

2007年百人, 博導

jbli
4982

17

王開友

研究員稀釋磁性半導體器件;
碳基納米器件自鏇電子學;
納米光子學

2009年百人

kywang
4622

18

李桂榮

研究員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探索及其物理研究

碩導

grli
4254

19

譚平恆

研究員

半導體自鏇電子學, 石墨烯光電子學, 低維納米材料光學性質

碩導

phtan
4254

20

倪海橋

副研究員

半導體低維材料外延生長, 量子物理效應及光電子器件套用

nihq
4267

21

章 昊

副研究員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探索及其物理研究

zhanghao
4430

22

徐應強

副研究員

半導體低維材料外延生長, 量子物理效應及光電子器件套用

yingqxu
4267

23

賀振宏

高級工程師

半導體低維材料外延生長, 量子物理效應及光電子器件套用

zhenhonghe
4267

24

徐 萍

高級工程師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工藝探索

xp66
4430

25

朱 匯

助理研究員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探索及其物理研究

zh0319
4430

26

任正偉

助理工程師

半導體低維材料外延生長, 量子物理效應及光電子器件套用

renzhengwei
4267

27

丁 琨

實驗師

儀器維護和光譜測試

kding
4983

學術活動

諾貝爾獎獲得者Esaki教授來訪諾貝爾獎獲得者Esaki教授來訪

黃昆半導體科學第120期講座: Spin States and Spin correlation in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物理沙龍: 超高密度垂直磁記錄用軟磁/硬磁交換耦合梯度薄膜
學術報告通知: 太赫茲電子器件和電路
邵軍研究員學術報告通知:紅外光譜調製技術和套用研究進展
胡志高教授學術報告通知:寬禁帶薄膜材料的凝聚態光譜學研究
學術報告:Semiconductor Nanowires: From Optical Properties to High Performance Nanoelectronic...
學術報告:Semiconductor Research and Other Activities at IEMN,France and TUD, Germany
學術報告:新結構發光二極體的研製
學術報告:Increase energy utilizing/harvesting efficiency in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s: play...
學術報告:實用化量子密碼理論
學術報告:THz 光譜和成像技術及其套用
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為結構科學研究所的Pawel Hawrylak教授將於10月26日下午來我室學術交流,並在“黃昆半導...
學術報告:Ultrafast Optical Manipulation of Ferromagnetism in (III,Mn)V Semiconductors: Pulsed...
學術報告:脈衝強磁場誘導的相變
學術報告:電流導致的自鏇轉矩
學術報告:Growth of nanowires by selective-area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 and their...
學術報告:First PrinciplesModeling of O2 Reduction and Diffusion in La0.75Sr0.25MnO3 SOFC...
學術報告:Adsorption configuration and dissociative reaction of NH3 on anatase (101) surface with...

學術報告:Investigation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with a...
學術報告:Computer simulation on nano-materials: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法國科研中心光子與納米結構實驗室王肇中教授於8月28日上午來我所學術交流,並在“黃昆半導體科學技術論壇...
學術報告: 磁性和超導量子相變
學術報告:半導體中電子自鏇輸運的飛秒雷射光譜研究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物理系Laurens W. Molenkamp教授將於7月27日在“黃昆半導體科學技術論壇”上作第100期講...
學術報告:Nuclear spins in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學術報告:飛秒雷射三維微納製備
學術報告: 碳納米管研究進展
學術報告: Nanotubes and Graphene: Separation, Enrichment and Applications
學術報告:半導體紅外研究最新進展
學術報告:絕熱量子計算及量子模擬的實驗進展
學術報告:矽中的量子混沌-實驗和理論
學術報告:納米結構中的電荷輸運
學術報告:Fidelity susceptibility in topological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學術報告: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of Quantum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學術報告:Tailoring sp-d Exchange Interaction and Nanomagnetism of Diluted Magnetic Quantum Dots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 Junqiao Wu 教授將於2008年12月30日來我所學術交流,並在“黃昆半導體科學技術論壇

研究方向

半導體量子結構中的自鏇量子調控
新型固態量子器件探索和研製
半導體低維材料的外延生長及其光電子器件套用
固態量子比特的物理方案、計算機模擬及其實驗探索
半導體磁性異質結構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和自鏇量子調控
單光子發射及單量子體系相干物理研究
半導體摻雜機制和納米材料第一性原理大規模計算

承擔課題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十一五”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
半導體量子結構中的自鏇量子調控(2007-2011)
課題"半導體量子結構中的自鏇注入、調控和自鏇態的相干超快光學操作"
課題"高品質半導體磁性異質結構分子束外延生長和磁性研究"
半導體納米線結構調控、集成及光電器件套用基礎(2007-2011)
課題"半導體納米線基光電子器件"
新原理、高增益III-V族半導體光電感測器(2006-2010, 主持)
課題"新原理、高增益半導體光電感測器單元器件研製"
以量子點為代表的低維體系特性及量子調控(2006-2010)
課題"基於III-V半導體量子點的量子操控"
量子計算的物理與技術基礎(2006-2010)
課題"半導體量子點的量子信息基礎研究"

973項目
IT前沿中的固態量子結構、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術(2002-2006,主持)
課題"基於量子結構的新型量子器件”
課題"半導體中的自鏇過程和自鏇量子器件”
課題"固態量子電路的基礎研究” (與物理所)
課題"窄禁帶半導體紅外量子器件和物理” (與上海物理所)
量子通訊與量子信息技術(2002-2006)
課題"單光子紅外探測技術"

863項目
1.55微米InGaNAs長波長材料與雷射器(2007-2010)
新型半導體量子結構性能預測(2006-2008)
新型GaAs 基納米半導體長波長光電材料(2002-2005)
新一代GaInNAs長波長材料與面發射雷射器(2002-2005)
量子點光存儲攝像晶片原型器件研製(2002-2005)
新型低維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微觀結構設計與性能預測研究(2002-2005)
基於共振隧穿二極體超高速積體電路(2002-2005)
1.3微米InGaAs自組織量子點雷射器(2000-2001)

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固態系統量子信息操縱與集成的基礎研究(2007-2010)
新型光電感測器(2006-2008,主持)
半導體自鏇量子結構中的器件物理效應(2006-2011,主持)
半導體量子點中量子態的製備和操控(2006-2010,主持)
ZnO基材料、器件及相關物理問題研究(2006-2010)
課題"ZnO基材料、器件及相關物理理論研究"
自鏇流相關量子現象及其套用探索(2005-2008)
課題"自鏇流的量子調控"
量子結構、量子器件的基礎研究(2002-2006, 主持)
半導體納米結構材料器件的物理研究(2001-2004,主持)
量子通訊與量子信息技術(2001-2004)
課題"單光子紅外探測技術"

科研成果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2004)
半導體納米結構物理性質的理論研究
夏建白 李樹深 常 凱 朱邦芬

二等獎(2001)
自組織生長量子點材料和器件研究
王占國 封松林 徐仲英 梁基本 徐波

三等獎(1999)
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超晶格的
光學性質研究
李國華 汪兆平 韓和相 江德生 王炳燊

二等獎(1993)
半導體超晶格的電子態與聲子模理論
黃 昆 朱邦芬 夏建白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自組織生長量子點材料和器件研究
王占國 封松林 徐仲英 梁基本 徐波
(2000)

半導體微結構的電子態和有關物理
性質的理論研究
夏建白
(1998)

低維半導體量子輸運
鄭厚植 周海平 邵 華 李月霞
楊富華 劉 劍 宋愛民 李承芳
(1994)

超晶格的電子態理論
黃 昆 夏建白 朱邦芬 湯 惠
(1989)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InAs/GaAs量子點和量子阱的靜壓
光譜研究
李國華 韓和相 汪兆平 劉振先 鄭寶真
(1998)

半導體超晶格量子阱拉曼散射微觀理論
朱邦芬 黃 昆 湯 蕙
(1995)

半導體表面二維電子氣研究
褚君浩 鄭厚植 劉 坤 湯定元 郭少今
(1995)

半導體超晶格和量子阱中的光學聲子模
和弗洛里希作用勢
黃 昆 朱邦芬
(1990)

對外交流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