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釋義
指一年中終霜後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時間。在這一期間內,沒有霜的出現。農作物的生長期與無霜期有密切關係。無霜期愈長,生長期也愈長。無霜期的長短因地而異,一般緯度、海拔高度愈低,無霜期愈長。
詳細內容
地面出現白霜的春季終日至秋季初日期間的持續日數。各年日數相差很大,通常以其多年平均值表示,為農業氣候熱量資源的重要指標。無霜期長,作物生長期也長,熱量資源豐富;反之,作物生長期短,熱量資源貧乏。一般把無霜期作為喜溫作物的生長期,此期間,作物不受凍害。但當空氣乾燥或有風時,往往氣溫降至0℃以下,地面雖不見白霜,作物已受凍,農民稱該現象為黑霜。乾旱區一般只有黑霜,故農業氣象學上常用地面最低溫度o℃的春季終日至秋季初日期間的持續日數來表示無霜凍期。中國各地的無霜凍期差異很大。
分布與性質
分布
無霜期與農作物生長期有密切關係,無霜期長,生長期也長。無霜期長短在農業上是個很重要的熱量指標。由於每年的氣候情況不全相同,出現初霜和終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無霜期也就不一致。通常所說的無霜期,是指從當地的平均終霜日到平均初霜日之間的天數。我國是一個多霜的國家,因為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經常受到冷空氣的侵襲,有霜的範圍很廣,除海南島、雲南和台灣省南端、四川川江河谷部分地區和南海諸島外,均有出現。我國各地無霜期長短不同:據統計,南嶺以南、台灣、雲南南部、四川盆地無霜期均在300天以上,長江中下游地區為250—275天,華北地區為175—225天,東北北部、內蒙、新疆北部為100—150天左右。總的分布特點是南部無霜期長,北部無霜期短(青藏高原除外)。
性質
在實際生產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凍,因此應該叫無霜凍期,即春季最後一次霜凍至秋季第一次霜凍之間的天數。霜凍的溫度指標一般認為是氣溫在1℃或者地溫在0℃以下時即產生霜凍。5月份以前出現終霜凍,僅對育苗移栽的作物有影響,6月份出現終霜凍,對大多數出苗的作物就都有較大影響,同樣秋季初霜凍如果出現在9月下旬對大多數作物影響不大,如果在9月中旬出現初霜凍將影響大多數作物的安全成熟,造成減產和水分過大。
一個地區“無霜期”的長短,主要與這個地區寒冷季節的長短有關。也就是說,寒冷季節長的地區,它的“終霜”結束時間遲,“初霜”開始時間早,“無霜期”就較短;與此相反,寒冷季節短的地區,它的“終霜”結束時間早,“初霜”開始時間遲,“無霜期”就較長。這是因為霜是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出現的,當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溫度下降到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時,附在物體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結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區由於地面接受太陽熱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氣的源地近,寒冷季節比南方長,這就決定了北方地區全年“無霜期”要比南方短。
採取措施
霜出現時,往往會給一些耐寒性較差的農作物帶來一定影響,如棉花結桃時遇到秋霜害,會影響它繼續生長。所以一個地區“無霜期”的長短,常常把它稱為作物生長期的氣候條件。但是“無霜期”的長短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在生產實踐中,勞動人民根據當地出現霜的規律性,及時採取有效的各種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種、雜交育種縮短生長期,以及浸種催芽、適時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煙法、大田灌水或是設定防風林、防風牆和風障來阻擋寒風,改變農田水氣候的條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這樣,在農業生產上實利用的“無霜期”,就要比氣候上的“無霜期”長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