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亞綱: 無孔亞綱 Anapsida Osborn, 1903
目
前棱蜥形目 Procolophonomorpha
中龍目 Mesosauria
龜鱉目 Testudines
杯龍目(Catylosauria)
無孔類是種傳統上的用法,有人提出這些無孔類動物彼此關係很遠,所以應該被分為幾個生物群。科學家仍在爭論者這些無孔類爬蟲類彼此的關係:出現在晚石炭紀的原始爬蟲類、生存在二疊紀的多樣性無孔類爬行動物、以及龜鱉目(海龜、陸龜、水龜)。許多現代古生物學家相信龜鱉目從雙孔亞綱演化而來,並且失去它們的顳顬孔,但這理論不被普遍的接受。
下級分類
杯龍目(Catylosauria)
湖龍(Limnoscelis Williston)
本類是最原始的爬行類,頭骨表面有紋飾,吻短,松果孔大,無次生齶。頭部各骨骼未退化。最早見於晚石炭世早期的Hylonomus(林蜥),體細長而小,約80cm。頭骨結構屬典型的杯龍類。而本目中了解得比較詳細的化石則是發現於美國新墨西哥州下二疊紀統的Limnoscelis Williston(湖龍),體亦細長,約1.5m。四肢強壯,頭稍長,較高而窄(兩棲類則顯得扁平),眼側生,兩頂骨的骨縫間尚有松果孔。上、下頜邊緣具鋒利的牙齒,間椎體縮小,肩胛骨與鳥喙骨複合,腸骨擴大,薦椎2塊。
爬行類其餘各目都可看做是從杯龍目進化而來。在我國華北上二疊統石千峰群內亦發現有此類化石,名為(Shihitenf enia)(石千峰龍)。
龜鱉目(Chelonia)
本目現存的屬種還相當多,其特徵是被有堅固的甲殼護身。甲殼由椎骨、肋骨癒合成背甲、胸骨、鎖骨癒合形成腹甲。龜類和鱉類的甲殼在組成和結構上明顯不同。龜類甲殼分內、外兩層,外層為角質,稱為盾,各盾片之間由溝縫相接;內層為骨質,稱為板,各板之間由骨縫相接。鱉類只有板(甲)而無盾;龜類背甲有邊緣板,而鱉類則無邊緣板。
最早的龜鱉類化石是發現於德國上三疊統的Proganochelys(原頜龜),其頭骨數目減少,頜骨邊緣沒有牙齒,體軀為厚重的殼子所保護等特徵顯然與現存的龜鱉類沒有多大的不同了。原頜龜已如此特化表明它已經歷了很長的演化歷程,那么更原始的龜鱉類在那兒呢?南非上二疊統中發現的Eunotosaurus Seeley(正南龜),其椎骨和肋骨癒合的情況顯然是龜鱉類的特徵,因此很長時期以來把它作為龜鱉類的最早祖先。由於它的頜骨邊緣具有小牙齒,椎骨9個,而肋骨只有8對,與真正的龜鱉還有些差別,所以一些學者不把它歸入龜鱉類,而看做是一種向龜鱉類方向演化的杯龍類。不管怎樣,Eunotosaurus具有了一些龜鱉類的特徵是明顯的,它究竟是歸入龜鱉類還是歸入杯龍類,看來可能只是個定義的界線問題。
龜鱉線在侏羅紀時便有了很大的發展,雖在中生代末期大量的爬行動物相繼絕滅,而龜鱉則能依靠堅固甲殼的保護繁盛生存。
我國龜鱉類化石非常豐富,地理分布遍及全國各個省區,時代從晚三疊世或早侏羅世到現代。由於龜鱉類在殼子特徵方面長期變化不大,因此不再舉更多的國內、外屬例了。
中龍目(Mesosauria)
中龍(Mesosaurus Gervais)
僅見於晚石炭世或早二疊世。Mesosaurus Gervais(中龍),即其代表,體細長,約30cm。頜長,牙齒尖銳,尾也很長。四肢呈寬闊的橈足,游泳於河流或湖泊中。其髓弧相當大,具杯龍類特點。僅見於南非和巴西的陸相地層中。此種爬行類化石被魏格納作為他的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之一。推斷這種小動物為淡水生活者,不能橫渡數千公里的大西洋。在巴西和南非發現它們,說明非洲和南美原先曾是連線在一起的一個大陸。
其他被列為無孔亞綱的生物,米勒古蜥科、夜守龍科、鋸齒龍科,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絕種,只有前棱蜥科仍存活到三疊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