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起源
烏龍節普遍說法是,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秋,負責將詔書裝在盒子裡,用繩子吊著從承天門緩緩放下去的祥哥善講笑話。一天祥哥忙著與同僚一起大說笑話,不小心降旨時繩子斷了,裝詔書的盒子摔壞了,烏黑了詔書。
御史參劾其將“嘻哈搞怪,以致真龍御詔成烏”,要求將此人治罪。但皇上甚是喜愛其笑話,免其死罪,命其出家開先寺思過,因其污了真龍御詔,大家給他起了個諢號“烏龍”。
一日,烏龍夜宿開先寺,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佛祖命他日後天天為寺外勞作的農人講笑話以解飢餓和徭役所帶來的痛苦,烏龍從此以後天天出廟門為四方農人講笑話排遣抑鬱逐漸被大家熟知,其受佛祖託夢一事也不脛而走,恰逢時臨五月播種季節,烏龍又與“56”諧音從此五月六日被稱為“烏龍節”。
節日習俗
舊社會科技還不發達時期,人們過烏龍節約上幾位多日不見的好友在家中一邊喝酒一邊敘往日友誼,並將近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糗事作為笑話互相講述,以博取大家一樂更能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即使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好友也會因各種原因無法相見,人們的學習、工作壓力很大又無法面對面向好友表達的情況下利用手中各種通信方式與好友聯絡,傳送快樂。
娛樂方式
傳送祝福:將“快樂”為主題以信件、手機簡訊、問候等形式傳送給親朋好友
行為表現:人們在這一天行為搞怪,穿衣別具一格與自己的行業相差很大。
文化內涵
“烏龍”原意為“搞錯了而娛樂了大家",其本質代表著一種“陰差陽錯的人生快樂”,其中蘊含了“禍福相依、否極喜來”的古老東方哲理,今天“烏龍”一詞已成為”中國式幽默的代名詞。“烏龍”是“烏龍文化”的核心要素。烏龍文化是90年代後期興起的娛樂文化,烏龍文化倡導樂觀、積極向上,即使在逆境中也會展現笑容,不輕言放棄的人生態度。
表現形式
1. 烏龍球: “烏龍球”源於英語的“OWN GOAL”一詞,意為“自進本方球門的球”,香港球迷根據這個單詞的發音,將其稱為“烏龍球”。
2. 烏龍流行語:不要崇拜哥,哥只是傳說;人生就是一個“杯具”;我不下地獄,誰……愛誰下;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等等。
3. 烏龍情節:范德彪是電視連續劇《馬大帥》中的男主角之一,由范偉飾演。該角色在劇中獨特的形象、幽默的語言、甚至其略帶結巴的講話風格,都成為觀眾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堪稱烏龍人物的代表,在現實生活中更是擁有一大批追隨者。
4. 烏龍事件:媒體通常把“言行前後不一、反差巨大”的現象概況為“烏龍事件。例如,前中國足協主席南勇言之鑿鑿的支持反賭,結果卻在足壇風暴中落得個自身難保。
相關禁忌
不少人希望藉烏龍節來逗大家一樂,但取樂也要有尺度,通常以自己見到的或經歷過的糗事為樂即可,不要涉及他人的隱私、禁忌,否則會適得其反。
2002年烏龍節,福建某私企員工將與其同一公司女友酣睡時的睡姿通過QQ傳給了每一位同事,想通過這種方式熱熱鬧鬧的過節卻沒想到女友得知此事後過於在意周圍同事看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導致自己心理壓力過大幾夜沒有睡好覺,最後不得不離開公司與男友分手的下場。
同日,四川某煉鐵廠工人余某因36歲還未娶親,家裡人特為其選了門親事並郵了封信催他趕快回家,女方年齡也不小而且帶著孩子,余某沒有反對的意思但卻怕同事知道後笑話所以一直也沒在單位提過此事,當天午休余某不慎將家信遺落在地被同組同事拾到,整個下午余某都被同事圍著問長問短。
最不願泄露的秘密被同事得知,余某心理總是七上八下不能專心工作,結果一次事故中余某大拇指被壓斷,落下了終身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