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朝後期,烏拉屬於海西四部之一,由與哈達同祖的烏拉那拉氏掌控。烏拉與後來崛起的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勢力屢有摩擦。古勒山之戰中,烏拉更是九部聯軍的主力之一。後來烏拉慘敗,貝勒布占泰被俘,雙方曾一度結盟,後來布占泰被放回後又屢次背盟。最終,1613年,烏拉被建州女真吞併。末代貝勒布占泰逃到葉赫,最終客死他鄉。現今在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裡還可以見到烏拉古城的遺址。詞目:烏拉
拼音:wùla
基本解釋
烏拉wùla1.[鄂倫春ulao]∶皮被
2.[滿ula]∶東北地區冬季穿的鞋,用皮革製成,裡面墊以烏拉草
3.[藏wula]
4.民主改革前,西藏農奴向三大領主支應的一種無償的繁重勞役
5.服此種勞役的人烏拉wùla[leatherbootslinedwithwulasedge]東北地區冬天穿的用皮革制的鞋,裡面墊烏拉草
6.[俄]ура(發音“烏拉”)是“萬歲”的意思。
這是俄語中一個表示歡呼的語氣詞。在極度興奮歡慶的場合使用。在一些蘇聯衛國戰爭的影片中,當取得戰鬥勝利時或史達林出現時,戰士們發出驚天動地的“烏
啦”聲。因而類同於漢語中“萬歲”的意思。於是,一般也就譯為“萬歲”,
有時也可以譯成“噢”等意思
詳細解釋
1.指舊時西藏地區,農奴為官府或農奴主所服的勞役。亦指這種服役者。《衛藏圖識·賦役》:“至於士民之服役者,名烏拉。凡有業之人,勿論男女皆與其選。”2.指襯墊有烏拉草的靴子。陶爾夫《伐木者的旅行》:“我們換上了淺藍色的棉工作服,脫掉了牛皮烏拉。參見“烏拉草”。(”烏拉草“:西藏民主改革前,農奴為官府或農奴主所服的勞役,主要是耕種和運輸,還有種種雜役,雜差。滿語為河流,最早吉林市的名字就叫吉林烏拉。)
3.明朝時海西女真四部之一(葉赫、烏拉、輝發、哈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