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簡介
烈士紀念日是以國家祭奠方式紀念犧牲的烈士,這是一個國家對英雄的敬意。有了這個莊嚴肅穆的節日,公民就有了集體表達的平台,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託。
2014年8月31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節日意義
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設立烈士紀念日,這是一個國家對歷史最大的尊重,這是一代人對犧牲最深刻的理解,這是一個民族對忠魂最深沉的告慰。
紀念方式
2014年3月31日,民政部發布《烈士公祭辦法》。
按照辦法,公祭程式包括:
主持人向烈士紀念碑(塔等)行鞠躬禮,宣布烈士公祭儀式開始;
禮兵就位;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宣讀祭文;少先隊員獻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向烈士敬獻花籃或者花圈,奏《獻花曲》;整理緞帶或者輓聯;
向烈士行三鞠躬禮;參加烈士公祭儀式人員瞻仰烈士紀念碑(塔等)。
擬定歷程
2004年:全國政協委員王伴青建議設立“革命烈士節”,將每年清明定為“革命烈士節”,全國各地開展隆重紀念活動。
2005年:全國政協委員趙龍建議將12月13日設立為國家公祭日,以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將公祭日固定下來,每年此日舉行全國公祭活動。
2006年:國防大學碩士研究生翟振華建議設立犧牲軍人紀念日、建設國家軍人公墓,全國人大以法律的形式,將清明節前一天或者國慶節前一天規定為犧牲軍人紀念日,舉行全國性紀念活動。
2006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陳章元他建議將每年的3月4日確定為“國家烈士紀念日”,組織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公祭活動。
2008年:人民網對設立烈士紀念日進行網上民意調查,70%的網友表示支持。在新華網進行的投票調查中,支持率則高達92.84%。民政部為設立烈士紀念日而進行了多年的論證。
2014年8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的議案。草案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烈士紀念日。
2014年08月27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作出決定,以法律形式設立烈士紀念日。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軍隊有關部門應當在烈士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舉行英雄烈士紀念活動,邀請英雄烈士遺屬代表參加。
首個烈士紀念日2014年9月30日,我國迎來首個烈士紀念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 。背面為毛澤東起草、周恩來書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歷年紀念
2018年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民眾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緬懷先烈
首個烈士紀念日:2014年9月30日上午,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天安門廣場,與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6]
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花壇上,紅白兩色花朵組成的花環,寄託著人們對英烈的無限哀思。2016年9月30日上午臨近10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出席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少年兒童和各界民眾等3000名代表參加了敬獻花籃儀式,後依次走到紀念碑前,獻上手中鮮花並瞻仰紀念碑。
法律規定
《關於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將9月30日確定為烈士紀念日。
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既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又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紀念活動相銜接,因此草案將9月30日確定為烈士紀念日。
深遠影響
讓更多的青年人參與到烈士紀念日,如此的國家紀念日才能在代代人中傳承寶貴的民族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讓國家的接班人在思想上和意志上更多繼承歷史上英雄先輩的偉大品質。
烈士紀念日不僅僅是個國家最高級別的紀念活動或儀式,它更是個讓青年人受烈士精神薰陶的機會,只有讓青年人更多參與到烈士紀念日當中,也才能鍛造中華民族更加堅毅而崇高的品格。
節日要求
1、杜絕鋪張浪費。
2、要開展網上紀念烈士活動。
3、要舉行公祭烈士活動、向烈士墓敬獻鮮花。
4、2014年的紀念規格和紀念形式成為以後的範例。
紀念活動
活動內容2014年9月30日的活動將會有奏唱《國歌》、少先隊員獻唱隊歌、向烈士默哀、敬獻花籃、黨和國家領導人整理花籃的緞帶等內容。
黨和國家領導人上午10時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表達緬懷追思。這是2014年以來中國以立法形式確立的第三個國家級紀念日。
2014年9月30日上午,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天安門廣場,與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開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10位小號手吹響專門創作的烈士紀念日號角。這號聲起初深沉悠長,繼而高亢激越。與往年10月1日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不同,吹響號角是一個新增加的重要環節,表達對烈士的哀思。
各國狀況
世界上許多國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紀念日,每年這些國家都要在本國法定紀念日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紀念本國英雄。
社會評價
遲萬春等委員認為:如果一個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這個民族是沒有出息、沒有希望的,也很難再出英雄,更難造就英雄輩出的局面。
杜黎明委員認為:將紀念日定為每年的9月30日,正好是國慶節的前一天,讓全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先有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奮勇獻身,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繁榮富強、文明進步。
雲峰委員認為:有了紀念日,人民就有了表達的平台,國家就有了緬懷紀念的依託,這對繼承烈士遺志非常有利。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拜英雄的情結,這種崇拜是對追尋正義、反抗壓迫侵略、自我犧牲精神的一種追求,紀念日的設立延續了這一精神。
鄧昌友委員認為:在一些人特別是青少年中,理想信念滑坡、價值觀扭曲、道德意識偏移。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設立紀念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對於我們更好地培養下一代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確保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順利發展,有重大意義。
劉振來委員認為:決定草案中講的烈士的範圍,不僅應包括1949年以前的近現代史上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自由和解放而犧牲的烈士,也應包括1949年以後當代史上,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國家的建設繁榮發展而犧牲的烈士。當然還包括決定發布以後犧牲的烈士。
龐麗娟等委員建議:將烈士紀念日名稱改為英烈節,時間改為清明節,因為這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