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樓

烈士樓

烈士樓位於縣城中心,原名鐘樓,縣民俗稱大樓。解放後,更名為“烈士樓”。

基本信息

烈士樓

點擊查看大圖
中陽烈士樓,位於縣城中心,原名鐘樓,縣民俗稱大樓。解放後,更名為“烈士樓”。
據記載,此樓建於民國8年(1919),占地面積90平方米,樓高約23米,是中陽縣城近百年來的標誌性建築。據幾位知情老人回憶,該樓原設計為塔型樓,一層為出檐挑角式(與現頂層形式相同)。由時任9名街長倡議,由縣長個人、縣署和街長共擬籌12份資金,由縣城清、舉人陳壽芝(縣民稱陳老爺)推存,以投標方式承包給河南藉名匠人傅老三。傅在施工中時任縣長調離,新任縣長不願承擔原定縣署出資部份,造成資金短缺,傅無奈,將原一層出檐挑角式改為現狀。據傅老三孫輩傅鳳喜回憶,其祖父因築此樓賭錢,在工程完工後,發誓不再從事此業,改行從事了保鏢業(傅老三在河南少林寺從業時曾學過武術)。據老年人回憶說,在鐘樓建成後,頂層四角挑角風鈴的懸掛在當時成為一大難題,曾參與建樓的城內木匠武榮則自告奮勇懸掛風鈴後,人們都翹首以待,急盼一睹奇觀。不料數日後的早晨,風鈴突現四挑角。人們問及武榮則,為什麼要在夜晚懸掛不讓人看呢?武說,白天人多聲雜,稍一分神就有墜下的危險,夜深人靜,專心致志就不會出事了。
隨著時代的變革,這座古樓的面貌也歷經滄桑。1946年冬,人民解放軍解放中陽縣城時,閆錫山為給被圍縣城晉軍空運武器彈藥,飛機低空飛行,將樓頂中央五支鐵飾架(亦為避雷裝置)撞壞。駐城晉軍又壘門堵窗,拆攔桿,築磚牆,將樓改為碉堡,準備巷戰,負隅頑抗。是年12月12日中陽縣城解放,古樓回到人民懷抱,縣人民政府又將此樓除二層木質欄桿和樓內大屏門外,其餘建築均恢復了原貌。
1949年3月,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中陽犧牲的烈士,動員全縣人民捐資3800萬元(舊幣,折合現行人民幣3800元)進行了修飾,在修飾中聘中陽縣城名紳、清貢生、著名書法家馮楷老先生用高粱穗去籽所制的刷鍋刷(當時沒有特大號毛筆)和水拌黃土當墨汁書寫在麻紙上晾乾後,再用毛筆勾畫成空字,書寫了“悲奮可歌”、“熱血結晶”等七塊木質雕刻匾額懸掛於樓檐和樓內四壁。現鑲嵌於樓北洞門上端的“烈士樓”三字及磚雕橫披為老先生所書。其餘磚雕楹聯及洞頂橫披為縣城內名紳、著名書法家李余山先生所書。匾額、楹聯、橫披、碑文文字內容均為時任縣人民政府縣長楊耀所撰(此前的楹聯、橫披內容已失傳)。樓內壁畫及匾額雕刻均為縣城丹青藝人楊德立所繪刻。
多年來,由於街道的拓寬與改造,樓基青石也由原露出地面的6層,減少到現在的兩層,使該樓相對高度降低約一米。
樓的改造與裝飾於1949年3月動工,6月完工,歷時兩個月,並正式定名為烈士樓。此後,縣城人民、機關幹部和學校學生,在每年的清明節到樓前和“烈士陵園”進行悼念活動,緬懷先烈們的英雄業績,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在“亮麗”中陽的建設中,2003年又對烈士樓進行了美化,為它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每到節日夜晚,一盞盞彩燈,一串串霓紅燈,交相明滅,五彩繽紛,光耀奪目,顯得更加燦爛輝煌。中陽烈士樓吸引著眾多遊人和故人駐足瞻仰。中陽烈士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縣民在中共中陽縣委的領導下,在建設“五新”中陽,構建和諧社會中,艱苦奮鬥,奮發圖強。

:匾額、楹聯、橫披
烈士樓匾額、楹聯抄錄
一、
木質匾額、楹聯
樓外:東面:熱血結晶
南面:殉身真理
西面:悲奮可歌
北面:勛功昭著
樓內:東面:鮮血有價
西面:永誌不忘
北面:為民先鋒
南面:烈士之血 革命之花
(此匾由1949年前任中共中陽縣委書記,副書記,副縣長,縣公安局長,區委書記,武委會主任,縣委秘書,吳恩宏、劉奮起、霍俊高、郭桂芝、劉國彬、雒雲,張志高、劉力彬8人合敬)。
樓內木質楹聯:
上 聯:保衛人民利益披肝瀝膽真乃社會典範
下 聯:消滅蔣閻匪幫壯烈捐軀堪稱黨軍揩模
二、磚雕楹聯、橫披
東 面:殺敵陣中血染地,革命史上美名留
橫 披:精神不死
洞頂橫披:革命烈士
南 面:全民族解放祥兆,新中國誕生瑞徵
橫 披:人民功臣
洞頂橫披:千古馨香
西 面:求解放英勇血戰 為革命光榮犧牲
橫 披:雖死猶榮
洞頂橫披:社會先驅
北 面:頭顱換來平等福 熱血濺出自由花
橫 披:為民捐驅
洞頂橫披:烈士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