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南自海南島,北至黑龍江,東自台灣省和東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發生,以長江中下游和華北地區發生較多。
寄主
各種草坪禾草及水稻、麥類、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
詳細特徵
成蟲:長翅型體長(連翅)雄蟲3.5毫米,雌蟲4.0毫米;短翅型體雄蟲2.3毫米,雌蟲2.5毫米。頭頂與前胸背板黃色雌蟲則中部淡黃色,兩側暗褐色。前翅近於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蟲為黑褐色,雌蟲色黃褐色,足皆淡褐色。
卵:呈長橢圓形,稍彎曲,長1.0毫米,前端較細於後端,初產乳白色,後期淡黃色。
若蟲:共5齡。
第1齡若蟲體長1.0-1.1毫米,體乳白色至淡黃色,胸部各節背面沿正中有縱行白色部分。
2齡體長1.1-1.3毫米,黃白色,胸部各節背面為灰色,正中縱行的白色部分較第1齡明顯。
3齡體長1.5毫米,灰褐色,胸部各節背面灰色增濃,正中線中央白色部分不明顯,前、後翅芽開始呈現。
4齡體長1.9-2.1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達腹部第1節,後胸翅芽達腹部第3節,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
5齡體長2.7-3.0毫米,體色灰褐增濃,中胸翅芽達腹部第3節後緣並復蓋後翅,後胸翅芽達腹部第2節,腹部各節分界明顯,腹節間有白色的細環圈。越冬若蟲體色較深。
危害特點
成、若蟲均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為害,一般群集於稻叢中上部葉片,近年發現部分稻區水稻穗部受害亦較嚴重,蟲口大時,稻株汁液大量喪失而枯黃,同時因大量蜜露灑落附近葉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黴菌(圖2-95),但較少出現類似褐飛虱和白背飛虱的“虱燒”、“冒穿”等症狀。灰飛虱是傳播條紋葉枯病等多種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大於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現為相應的病害特徵(見病害部分)。為害作物多為水稻、大麥、小麥、取食看麥娘、游草、稗草、雙穗雀稗。近年來,對玉米的危害正成逐步上升的趨勢。
發病現狀
在北方地區1年發生4-5代。華北地區越冬若蟲於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遷向草坪產卵繁殖,第1代若蟲於5月中旬至6月大量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第2代若蟲於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並於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為成蟲,第3代於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若蟲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有部分則以3、4齡若蟲進入越冬狀態,第5代若蟲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並進入越冬期,全年以9月初的第4代若蟲密度最大,大部分地區多以第3、4齡和少量第5齡若蟲在田邊、溝邊雜草中越冬。灰飛虱屬於溫帶地區的害蟲,耐低溫能力較強,對高溫適應性較差,其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在28℃左右,冬季低溫對其越冬若蟲影響不大,在遼寧盤錦地區亦能安全越冬,不會大量死亡,在-3℃且持續時間較長時才產生麻痹凍倒現象,但除部分致死外,其餘仍能復甦。當氣溫超過2℃無風天晴時,又能爬至寄主莖葉部取食並繼續發育,在田間喜通透性良好的環境,棲息於植物植株的部位較高,並常向田邊移動集中,因此,田邊蟲量多,成蟲翅型變化較穩定,越冬代以短翅型居多,其餘各代以長翅型居多,雄蟲除越冬外,其餘各代幾乎均為長翅型成蟲。成蟲喜在生長嫩綠、高大茂密的地塊產卵。雌蟲產卵量一般數十粒,越冬代最多,可達500粒左右,每個卵塊的卵粒數,由1-2粒至10餘粒,大多為5-6粒,能傳播黑條矮縮病、條紋葉枯病、小麥叢矮病、玉米粗短病及條紋矮縮病等多種病毒病。這是攜帶病毒的灰飛虱,如果植物被這種灰飛虱啃咬過了,植物會被感染,後期可能會在植物內產生灰飛虱幼蟲,繼續啃咬植物。
防治辦法
1) 農業防治:選用抗(耐)蟲水稻品種,進行科學肥水管理,創造不利於白背飛虱孳生繁殖的生態條件。
2) 生物防治:白背飛虱各蟲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種類較多,除寄生蜂、黑肩綠盲蝽、瓢蟲等外,還有蜘蛛、線蟲、菌類對白背虱的發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護利用好天敵,對控制白背飛虱的發生為害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3) 化學防治:根據水稻品種類型和飛虱發生情況,採取重點防治主害代低齡若蟲高峰期的防治對策,如果成蟲遷入量特別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區,採取防治遷入峰成蟲和主害代低齡若蟲高峰期相結合的對策。
防治藥劑:70%吡蟲啉(高搏),20%吡蚜酮,0.5%藜蘆鹼可濕性粉劑,90%敵敵畏等常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