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聚龍於1982年提出的。
按國際慣例,控制論中,信息多少常以顏色深淺來表示。信息充足、確定(已知)的為白色,信息缺乏、不確定(未知)的為黑色,部分確定與部分不確定的為灰色。
那些既有已知參數又有未知參數的系統,如:人體就是既有白色參數(已知的外型參數)又有黑色參數(未知的人體穴位功能)的灰色系統。
灰色系統論的作用
其理論作用是:1)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規律過去不容易用一般控制理論解釋的,可以用新系統理論進行解釋、提高,從而使軟體更完整、深入、量化;2)可以得到新的控制系統;3)有助於促進社會系統與經濟系統的量化研究。
相對於一定認識層次,內部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系統,即信息不完全的系統。
控制論中常藉助顏色來表示,研究者對系統內部信息和對系統本身的了解及認識程度。“黑”表示信息完全缺乏,“白”表示信息完全、“灰”表示信息不充分、不完全。黑、白、灰是相對於一定認識層次而言的,因而具有相對性。
白色系統是全開放性的、黑色系統是全封閉性的。灰色系統則介於兩者之間,是半開放半封閉性的。
灰色系統論(grey systematology )定義
是運用控制論觀點和方法研究社會、經濟等灰色系統的建模、預測、決策和控制的科學,是由控制論、自動控制理論和運籌學等數學方法相互滲透而形成的學科。
灰色系統是既含已知信息又含未知信息或非確知信息的系統。灰色系統論的主要任務是對於一個不甚明確的整體信息不足的灰色系統,從控制論角度提出一種新的建模思想和方法。通過分析各種因素的關聯性及其量的測度,用“灰數據映射”方法來處理隨機量和發現規律,使系統的發展由不知到知,知之不多知之較多,使系統的灰度逐漸減小,白度逐漸增加,直至認識系統的變化規律。
灰色系統論從研究過程看,應從內部結構和特性全部未知的黑箱,到部分結構、特性未知的灰箱,再到灰色系統。所謂“箱”,即意味著從系統外部特徵去研究,“箱”內部分已知的信息是無法利用的。然而,灰色系統則打破“箱”的約束,儘量發揮現有白信息的作用,著重從事內部結構、參數、總特徵的研究,達到對事物內部本質和變化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灰色系統論開始套用於農業及其他領域,並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灰色系統論的研究側重於社會、經濟方面的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灰色系統論將在經濟計畫制訂、自然資源開發和未來預測等方面起著愈來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