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堆村

灰堆村

灰堆村隸屬萊城區苗山鎮,位於萊城東北17公里,鎮駐地西9公里處。在方下河上游,地處山區。村北靠橫山口,東至杓山前,西至北龍角,南隔河與北方山村相望。全村現有286戶、916口人,耕地999畝。

灰堆村 灰堆村

村名由來

據郭氏祖碑記載,元朝年間郭、邵兩姓由張店遷此建村。古有通往淄博大道,有人依道開一客店,曾名太平店。後因土匪搶劫放火,將全村化為灰燼,重建家園,改稱灰堆。

歷史沿革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方山保·灰堆”。據《苗山史志資料》記載,抗日戰爭初期,灰堆村屬老六區抗日民主政府管轄;1941年5月萊蕪縣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灰堆村隸屬萊東縣苗山區;1956年3月,撤銷苗山區,劃為苗山、龍角兩個鄉,灰堆村隸屬龍角鄉;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灰堆村隸屬苗山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苗山辦事處,灰堆隸屬杓山鄉;1985年11月,苗山辦事處分為苗山、見馬兩個鄉,灰堆村屬見馬鄉管轄;2001年底苗山鎮、見馬鄉、常莊鄉合併為苗山鎮,灰堆村隸屬苗山鎮。

灰堆村中現有郭、邵、趙、王、劉、李、張7姓,其中邵、郭兩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貧富、多寡世代和睦相處,耕讀傳世,民風淳樸,勤勞勇敢。在革命戰爭年代,灰堆村村民為革命部隊做軍鞋、碾軍糧,支援前線,出現了許多屢立戰功的英雄人物,也出現了為國為民壯烈犧牲的烈士,他們是灰堆村的榮耀,他們的精神將激勵後人披荊斬棘,奮鬥不息!灰堆村1955年成立互助組,1956年建立初級社,1957年加入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村民生產走上了集體化的道路。

1958年修建大冶水庫,整個村莊全部搬遷,廣大村民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舍小家顧大家,不提任何條件,毫無怨言地遷移到附近各村。三年過後,在政府的幫助下,在原村北面的北嶺上重建家園,遷入外村的村民也陸續返回。

20世紀60年代末,灰堆村民奮戰幾個冬春,改河造地80餘畝,建成穩產高產田。在村的東嶺和西嶺上各修建一座揚水站,擴大了澆地面積,提高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灰堆村人傑地靈,出現了很多人才。如抗戰時期參加革命,解放後擔任地、縣級職務的邵傳經、邵玉輝等。邵玉彬祖孫三代行醫,對中醫理論研究深刻,並擅長婦科病診治,在周圍一帶小有名氣。改革開放以來,村里也出了許多心靈手巧的匠藝人,如鐵匠,電、氣焊維修,農機修理,機車維修等,都靠著自己的一手絕活率先致富。還有一部分有見識的村民,依託本村豐富的河沙資源和交通便利的優勢,從事個體運輸業,他們購買大汽車,往來博山、淄川等地運銷河沙,成為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為適應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需要,於1998年9月立了灰堆大集,逢三、八為集日。市場為水東路兩則,市場內有農副產品和日用百貨。同時,本村是苗山鎮最大的果品集散地,往來客商較多,市場活躍,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方便村民生產、生活,2000年村里又硬化了長500米、寬5米的中心街道,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象。戶戶用上了自來水,50%的戶安上電話。2001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為了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1999年,村里建設了文化大院,設定了籃球場、桌球台等體育設施,增強了體質,振奮了精神,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