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藥的研究始於古代煉丹術。中國是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黑色火藥在晚唐(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火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於神仙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道士煉"仙丹",在煉製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藥的配方。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硫磺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火藥的最初使用並非在軍事上,而是在宋代諸軍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 ——藥發傀儡宋代演出“抱鑼”、“硬鬼”、“啞藝劇”等雜技節目,都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藥製品「爆仗」和「吐火」等,以製造神秘氣氛。宋人同時也以火藥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雲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中國發明了火藥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值得一提的是竟然許多人相信中國無科學的說法,什麼制火藥就用來做煙花,指南針用來看風水),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和大炮和火槍特別在宋代中國火藥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
分類
火藥是武器發射彈丸的能源,按用途可分為點火藥、發射藥、固體推進劑。其中發射藥又分為:槍用發射藥、炮用發射藥、彈射座椅發射藥等。固體推進劑又分為火箭用固體推進劑、飛彈用固體推進劑。按火藥燃燒時外部特徵可分為有煙藥與無煙藥:按火藥燃燒時的表面積變化情況不同,可分為減面燃燒火藥、恆面燃燒火藥、增面燃燒火藥。
按火藥成型工藝可分為:壓制火藥、鑄造火藥、混合火藥等。按火藥的某些特點可分為易揮發性火藥、難揮發性火藥。
最常用的是按火藥按結構分為均質火藥和異質火藥,因為結構不同,帶來工藝性質、燃燒性質和物理力學性能等均有顯著差別。均質火藥又分為:單基藥、雙基藥、多基藥、改性雙基藥。雙基藥再分為柯達型雙基藥、巴列斯太型雙基藥。異質火藥又分為黑火藥、複合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