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草衣

火草衣能歌善舞,勤勞正直,性情豪放,熱情好客的白依人(彝族的一個支系,主要居住在滇西北鶴慶縣六合白族彝族自治鄉境內)就是這樣的少數民族,構思奇巧自然大方的火草衣,是這種民族高貴精神的具體表達式。火草是這裡山間的一種草本植物,原始的火鐮(撞擊石塊取火的鐵器,有點像鐮刀,故名)取火時用的引火物。就是這樣不起眼的小草,通過白依族婦女巧手的紡織,縫製成了白依男女老少出門做客的禮服,也成了白依族人民的標誌性服裝。

火草衣

到了橫斷山脈七、八月份的時候,山間雲霧繚繞,也是火草長得最旺盛的時節。一群群一夥伙身背竹背籮的白依婦女,便在秀峻高聳的夸萼山間採摘火草,頗有採茶女的風采和詩情,可比采女多了幾分英姿颯爽的豪俊氣概,畢竟那不是平緩的小山坡,而是縱橫決盪在崇山峻岭之間。
她們唱的山歌——“喳巴嚅”,也就有了幾分雄健氣。

特點

將採回的火草葉晾乾,輕輕一揉,除去綠色的表皮,就剩下那潔白柔軟如棉絲般的絨絮。這時白依少女就在那古老的全木紡車上,將火草絨絮紡成粗毛線般的白線,然後也是在原始的織機上,織成不添加半點化學藥品的純白布料,用手工縫製成白依族前後都有長擺的民族服飾。男女式樣都並不多,只是大小不一。
這種火草衣適合於在山間穿行時穿著,雨淋不進去,還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呢!

火草布衣—火草織布裁新衣

雨絲長長,線兒長長。撥開紛紛揚揚的雨簾,就看到年輕的白依女子微微低著頭紡線織布的輕愁—不知要紡多少線織多少布才夠啊?
按白依人的習俗,新嫁子在結婚的時候要送新郎兩件火草衣,同時還要為夫家父母和所有兄弟姊妹每人送一件火草衣。男方家先待客,待客時要穿上兒媳婦織送的火草衣,從火草衣的質地和縫工就可以看出新娘子能不能幹,手巧不巧。可以說,火草衣是新媳婦在夫家親戚朋友中的第一次亮相,印象好壞全看贈送的火草衣了。
白依女子會做事即開始紡線織布。紡線,也是紡來日的愛情;織布,更是織朦朧的明天。因為不知道明天會嫁什麼樣的人,兄弟姊妹多少,那紡線和織布的心情總是帶著淺淺的輕愁,那輕愁紡到線里,織到布里,讓火草衣洋溢著無可言說的詩性光輝。
火草布衣,把“草葉”穿在身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傳說很久以前,白依人的祖先經石虎在夢中指點,用細細的山草把一種背後有絨毛的草葉一片一片串起來,做成衣裳,穿起來就像圍著火塘一樣暖和,所以叫“火草衣”。可是這種火草衣一年就穿壞了,怎么辦呢?這可愁壞了女人,她拿著一片掉落的火草葉子,無聊地揉著,看著綠色的草葉被揉成粉,緩緩飄落,非常失望。但她也驚奇地發現草葉背後的灰白色絨毛卻被揉成一股細繩,拉也拉不斷。一個大膽的想法產生了:何不把草葉背後的絨毛搓成線織成布呢?從此有了真正的火草布衣,一個驚世駭俗的天才傑作。這個天才不是別人,正是勤勞智慧的白依婦女。難怪在白依人的神話故事中,有白依女人會飛的情節—心靈手巧的白依女人於紡線織布中漸漸長出翅膀,每每飛到深山裡採摘火草,回家繼續紡線織布,而不會紡線織布的男人常年在田裡耕作在山上打柴,變得呆笨了。為束縛女人的翅膀,他們受馬蜂調唆,誘騙女人繫上長長的腰帶,腰帶一系,翅膀束住了,女人再不能飛。但為了美,她們終於寧願束住翅膀,直到今天,白依人婦女服飾中仍然有長長的腰帶,束得每一個白依女子的腰都特別細特別美。
火草布衣非常珍貴。大約兩斤火草織的布才夠縫一件衣服,而采一斤火草大約要花8天左右的時間,且火草紡線只能在雨季進行,因為乾冷季節火草線容易扯斷。一般先把火草採回家中,稍加晾曬後,將火草背後的白色絨毛取下,手工搓成線,再用梭式織布機織成布,為增加火草布的韌性,在織布時還要加上本地種植的苧麻線。織好的布捲成筒,每筒布可做5~6件衣服。有的白依女子在出嫁時仍織不夠布,就得向姐妹要布,或請姊妹幫忙織布,也有向密友借布的,等婚後慢慢織還;有的白依女子縫夠了新郎和家人該送的衣服後布尚用不完,就可以把布留給未來的女兒,好讓她日後可以少織些布。那種留一段布給女兒的親情和溫暖,也許是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
白依人的民族服飾以火草布衣為主,男女有別。男的穿火草布長衫、長褲,腰系藍布腰帶,頭上用黑布或藍布從裡到外纏繞成包頭,腰間挎一把帶木套的砍柴刀於右側。女的也穿火草布長衫,腰系羊毛氈做的腰帶,小姑娘頭戴3~6塊黑布或藍布方巾疊縫在一起的頭巾,用黑毛線纏扎,已婚婦女用一塊頭巾來包頭。男女都肩挎一個麂皮包,包上系有數串匙鏈。兒童服飾多以火草布縫製,帽子的裝飾比較講究,銀制的菩薩小像和貝殼類鑲滿帽子的前沿,再縫上許多系鏈子的銀制圓球小響鈴,帽子邊緣還用五彩絲線縫繡一些虎、龍、獅等圖案,意在祈求平安、驅魔避邪。
如今的火草布衣不像過去那樣費時費力了,白依女子仍然織布,但原料多為市場上購買的毛線,織出的布縫製的衣服更白更美觀。只有火草,靜靜的火草,靜靜地訴說著關於火草布衣的動人傳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