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法

灌腸法

灌腸法是用導管自肛門經直腸插入結腸灌注液體,以達到通便排氣的治療方法。能刺激腸蠕動,軟化、清除糞便,並有降溫、催產、稀釋腸內毒物、減少吸收的作用。當人體不舒服或者不能自己飲食或者吃東西時,此外,亦可達到供給藥物、營養、水分等治療目的。

基本信息

大量不保留

目的:1.刺激腸蠕動,解除便秘,排除腸脹氣;2.套用低溫溶液為高熱患者降溫;3.清潔腸道,為某些手術、檢查或分娩做準備;4.稀釋和清除腸道內的有害物質,減輕中毒。

操作前準備

(1)評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周情況。(2)根據醫囑準備灌腸溶液及用物:灌腸溶液為0.1~0.2%肥皂水、生理鹽水。液體量為成人500~1000ml,小兒200~500ml。溫度以39~41℃為宜,降溫時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鹽水。(3)關閉門窗,適當遮擋。

操作步驟

灌腸法灌腸法
(1)備齊用物攜至床邊,向病人解釋,囑其排尿,屏風遮擋。(2)病人取左側臥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墊治療巾及橡膠單于臀下,彎盤放於臀邊。(3)掛灌腸筒於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潤滑肛管,連線玻璃接管,並排氣,夾緊肛管。(4)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成人7~10cm,小兒4~7cm),鬆開夾子,使溶液緩慢灌入。(5)觀察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動肛管;有便意時,適當放低灌腸筒,並囑病人深呼吸。(6)液體將流完時,夾緊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拔出,放彎盤內,擦淨肛門。囑病人平臥,保留5~10分鐘後排便。(7)清理用物,並做好記錄,如1/E表示灌腸後大便一次。

注意事項

(1)掌握灌腸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如為傷寒病人灌腸,溶液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降溫灌腸應保留30分鐘後排出,排便後30分鐘測體溫,並記錄。(2)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映,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等,立即停止灌腸並通知醫生進行處理。(3)禁忌證: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腸。(4)操作時儘量少暴露病人肢體,保護病人自尊心,並發防止受涼。(5)肝性腦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鈉水瀦留病人禁用生理鹽水灌腸。

小量不保留

目的:軟化糞便,解除便秘,排出積氣,用於腹部或盆腔手術以及危重、老幼病人及孕婦等。
一、操作前準備 (1)評估病人、環境準備同大量不保留灌腸。(2)根據醫囑準備灌腸溶液及用物。溶液溫度為38℃。選用“1、2、3”灌腸溶液,即50%硫酸鎂30ml、甘油60ml、溫開水90ml,或選用油劑,即甘油或液體石蠟50ml加等量溫開水;或各種植物油120~180ml。
二、操作步驟 (1)備齊用物至病床邊,病人準備及環境準備同大量不保留灌腸。(2)潤滑肛管,將注洗器接於肛管,排氣並夾緊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鬆夾子使溶液全部流入。灌畢再注入溫開水5~10ml。(3)捏緊肛管並拔出,囑病人保留10~20分鐘後再排便。(4)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並記錄。

保留灌腸

目的:鎮靜、催眠及治療腸道感染。
一、操作前準備 (1)評估病人的病情、心理狀態、合作程度等。(2)根據醫囑準備灌腸溶液,一般鎮靜催眠用10%水合氯醛;腸道抗感染用2%小檗鹼、0.5%~1%新黴素或其他抗生素等。灌腸液量不超過200ml。溫度39~41℃。(3)關閉門窗,適當遮擋。
二、操作步驟 (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邊,解釋,囑病人先排便、排尿。(2)取適當臥位,臀部抬高10cm。(3)囑病人深慢呼吸,輕輕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緩慢灌入藥液。(4)拔出肛管後囑病人至少保留藥液1小時以上。(5)整理床單位,清理用物,觀察病人反應和療效,做好記錄。
三、注意事項 (1)肛門、直腸、結腸等手術後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腸。(2)腸道病病人在晚間睡眠前灌入為宜。(3)慢性菌痢取左側臥位;阿米巴痢疾取右側臥位。

清潔灌腸

目的:徹底清除滯留在結腸中的糞便,常用於直腸、結腸X線攝片和手術前的腸道準備。
操作方法為首先用肥皂水灌腸,然後用生理鹽水灌腸數次直至排出液清晰無糞便為止。灌腸時壓力要低,每次灌腸後讓病人休息片刻。每次灌腸的溶液量約500ml,液面距肛門高度不超過40c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