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名稱
種中文名:灌叢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dumicola Tagg et Forrest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Stevenson, spec ,rhodod : 643. 1930】
中國植物志:57(2):193
亞組中文名:大理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Taliensi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5米;幼枝淡綠色,疏被短柄腺體;老枝灰褐色,無腺亦無毛。 葉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6.5—7.5厘米,寬3—4厘米,先端鈍圓,具細小尖 頭,基部近於圓形,邊緣全緣, 乾後稍反卷,上面無毛,略皺,中脈凹人,側脈13--14 對,微凹,下面密被黃棕色氈毛狀毛被, 由密集的分枝毛組成, 中脈凸起,疏被紅色腺 體,側脈微凸或不明顯;葉柄長1—1.5厘米,疏被短柄腺體。頂生傘形花序,有花5—7 朵,總軸短,長約3毫米;花梗長1.5—2厘米,密被短柄腺體;花萼大,杯狀,長7—10 毫米,不等地深5裂,裂片圓形或卵形,外面近基部疏被短柄腺體,邊緣具腺頭睫毛;花 冠鐘形,長3.5—4厘米, 白色或淡紅色,基部具深紅色斑塊,裂片5,圓形,長1—1.5 厘米,寬1.5—2厘米,頂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長,長1.5—2.5厘米、花絲基部被微柔 毛,花葯長圓形,紅褐色,長1毫米;雌蕊與花冠近等長;子房圓錐形, 長6毫米,密被 短柄腺體,花柱無毛亦無腺體,柱頭略增大。果未見。 花期6—7月。
產地分布
產雲向西北部。生於海拔4 200米的岩坡或高山杜鵑灌叢中-模式標水采自雲向維西。
本種提示
本種近似於金頂杜鵑R.Faberi Hemsl,但個種小枝和葉柄疏被腺體,無毛,葉下面 毛被一層,是有區別的。本種又與優異杜鵑R.Mimetes Tagg et Forrest相近,但花 萼較大而不同。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dumicola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nson,Spec.Rhodod,643.1930 et in Not.Bot.Gard.Edinb.16:190.1931;Cullen et Chamb,in Not,Bot. Gard.Edinb.36:120.1978;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338:1982;z 南植物志4:420.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