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槐蔭工業園區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轄區22平方公里,19個村(居),常駐人口1.53萬,暫住人口1.4萬人。園區前身是濟南民營科技產業園,1995年11月由國家科委正式批准成立,是最早的4家國家級民營科技園區之一,原批准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2005年,園區通過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的全國開發區設立審核,審核建設用地面積2平方公里,2006年3月,經山東省政府核准設立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更名為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實行與美里湖街道辦事處園辦一體化運行機制。

基本信息

園區簡介

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園區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截至目前,園區入園企業累計達到456家,其中工業企業2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上市公司1家。截至2010年6月底,完成區級財政收入5373萬元,占全年計畫的55.6%;其中,國稅2586萬元,占年計畫60%;地稅2787萬元,占年計畫52.1%,綜合治稅取得明顯成效。園區企業工業利潤61395.1萬元,占年計畫的109%;工業利稅71632.1萬元,占年計畫102%;外貿出口上半年實現507萬美元,占年計畫的62%;實際利用外資837.5萬美元,占年計畫的523%。招商引資完成5.5億元,占全年招商引資任務的100%。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多次被國家科技部及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促進會授予“全國先進科技園區”的榮譽稱號。2007年、2008年、2009年濟南日報連續三年在頭版頭條位置分別以“小地盤做大園區”、“統籌發展城區工業園,濟南槐蔭工業園區發展又好又快民生得到改善”、“在主動調整中打造新型園區,槐蔭工業園區發展效益名列全省東部開發區前列”為題目,對園區工作進行了全面報導。

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是我市距離市區最近的工業園區,位於濟南市區西北部,為出入濟南市的西北大門,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十分便捷。園區距市中心5公里,距京福、京滬、濟青、濟聊高速公路濟南北出入口1公里,西側的黃河二橋將華東和華北緊密相連。園區距濟南火車站5.5公里,距京滬鐵路南北大動脈2.5公里,距青島海港4小時車程,距濟南國際機場25公里。隨著張莊軍用機場的搬遷和京滬高鐵的建設完成,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將成為濟南市的重要的發展地帶,優越的地理位置將使園區成為濟南市開發建設區優勢最明顯的地帶之一,大交通帶來大流通,大流通必將帶來大發展。

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一是經多方努力,園區環境通過了省環保廳的綜合評價,為園區的招商引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解決了制約園區發展的這一重要遺留問題;二是積極協調籌資3900餘萬元,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美里路2.5公里主幹道按計畫通車,極大的提升了園區基礎設施水平,為開闢園區“新區”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完成了“一線三片”,即以西外環路為主線,以西沙、南沙、新沙三個片區為主戰場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四是拆除違章廣告牌匾,取締戶外占道經營,徹底取締了違章建材市場,對西外環路、清河北路、新沙路、粟山路沿線實施規範;五是投資60餘萬元,對全長1466米的新沙北路進行高標準的提升,拆除更換路沿石、花磚、更換雨水平井篦、進行綠化改造等;六是籌措資金129.6萬元對范莊至鄭店、美里北路至鄭店兩條農村道路實施改造,保質保量的完成了1400米路段的鋪修。通過近兩年上述工作的紮實落實,園區環境得到明顯提升和改善,深得轄區企業和民眾的好評。

科技水平飛速提升

2001年正式啟動建設的總面積6.5萬平方米的濟南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到目前為止,共引進科技企業140家,涉及新材料、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領域;2002年12月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2003年12月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重點把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和新能源、智慧型化小家電、電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作為特色產業優先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以每年3-5家,高新技術產品每年6-8項速度增加,現已有27家孵化企業的38項產品被認定為市高新技術產品,11家孵化企業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4家孵化企業被認定為市級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0%。在全國科技園區評比中,濟南槐蔭工業園區被國家科技部及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授予“全國先進科技園區”的榮譽稱號。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已經成為濟南市科技型後備企業、後備項目的孵化儲備基地和培養造就現代高智慧型企業家的搖籃。

人才聚集優勢明顯

園區科技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孵化基地、留學生創業基地。孵化基地從業人員1500人,其中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5人,博士5人,碩士4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20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87%,有37名科技人員受到過各級政府的獎勵;2004年6月經人事部備案建立的中國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美里湖創業區,引進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10個國家的17名留學人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留學人員創業平台建設初見成效。

經濟發展與服務民生和諧統一

在全力抓好經濟的同時,園區與美里湖辦事處積極創造條件在改善民生上辦實事,創建和諧園區。爭取上級和有關部門的投入,對652戶村民完成了改廁工程;按統一部署,對轄區農村衛生納入了城市化管理,投資200餘萬元建設了垃圾資源回收筒點;積極協調,在園區開通了132路、73路、77路等3路公車,極大地方便了民眾和員工出行,成為全市首個開通公車的工業園區;先後投資7萬餘元建設鄉村健身場地20餘處,安裝健身器材208件,實現了鄉村健身路徑普及率100%;組織200餘名農民參加農民技能培訓班,全部實現就業;村村設立“金喇叭”廣播站,宣傳好政策,弘揚新風尚;投資6萬元整修村委會的辦公場所,更新辦公設備;開展“創園區和諧機關處室”活動,有效的帶動了轄區和諧村居建設,從而在統籌城鄉共同發展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園區注重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在班子內部倡行一線工作法。建立包村居、摸實情、引發展、保穩定的工作機制,主動蹲點基層了解民眾需求。園區11名領導幹部分別包掛19個村居和40多個企業重點項目,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時期,把政策服務於民眾一線。五是實施“勤政團隊、廉潔一兵”建設,全力打造“五型機關”,即完善各項制度,打造制度型機關;細化服務內容,打造服務型機關;限時高效辦結,打造效能型機關;推動機制創新,打造創新型機關;加強學習培訓,打造學習型機關。六是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如圍繞“迎全運、慶國慶”,邀請武警官兵參與的升旗儀式讓轄區600餘名黨員民眾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建國前的老黨員共度黨的生日,讓他們再次感受“紅色關懷”;組織了非公企業籃球比賽,讓企業一線工人在賽場上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風貌,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濃厚氛圍;建國六十年圖片展讓民眾回顧了我國風雨60載的光輝歷程;村、企“1+2”互助結對幫扶讓村居幫助企業,企業回饋村居成為現實,這一系列活動極大的提高了轄區黨員的黨員意識和整體素質。和諧園區建設,有力的提升了政府機關的形象,改善了企業發展的環境,得到了社會較高肯定。

發展規劃

園區發展戰略和奮鬥目標

隨著西客站片區的建設,未來五年,將是槐蔭實現大發展的重要契機,因此,根據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全面趕超、跨越發展,實現槐蔭5年大變樣”的總體要求,園區制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

(一)發展戰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規範管理、滾動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民營和科技兩大優勢,發展支柱產業,實現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力爭5年的時間,使園區面貌得到明顯改善,經濟發展登上新台階,真正成為我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經濟成長點。

(二)奮鬥目標:力爭到2014年,

---技工貿總收入實現13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增加值實現30億元,利稅10億元。

---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80億元。

--- 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指導方針及工作重點

為實現園區奮鬥目標,園區特制定的指導方針為:將緊緊圍繞“民營”、“科技”兩大特色,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努力培植和壯大智慧型型小家電、機械製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現代物流等產業,拉長產業鏈,同時利用好工業新區的載體空間,儘快補充一批符合城市發展要求的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儘快形成園區新的支柱產業。根據這一方針,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最佳化園區布局

未來五年,園區布局的重點是在合理開發利用現有規劃批准面積,同時根據自身優勢,做好園區的擴大規模和規劃布局工作。

1、津浦鐵路以南區域: 圍繞園區現有產業,適時搞好升級改造,重點建設好新沙工業小區、南沙工業小區、新沙北路三個工業集中區,完善配套設施,提升產業檔次,形成產業規模;同時依靠原寰宇超市閒置資源,發展物流、商貿等第三產業。

2、津浦鐵路以北、繞城高速以南區域:突出針對大企業、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大力實施大項目帶動工程,按照“招大商、招高新技術之商”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重點引進一批投資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產出效益高的項目,形成項目建設的良性循環,建設功能分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工業園區。

3、繞城高速公路以北區域:充分發揮園區水資源和地理優勢,把農業和旅遊業結合起來,把農業景觀、自然景觀和人造景點結合起來,體現農業生產經營特色,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搞好美里湖濕地公園建設,建立起以垂釣、觀賞、度假為一體的休閒景觀區域,逐漸形成規模,成為園區新的經濟成長點,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進一步深化完善園區的服務體系,加強產學研聯合,建立起完善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和運行機制,爭取3-5年時間培養引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大力發展以九陽股份公司為龍頭的智慧型型小家電產業,加強配套建設,拉長產業鏈條,引進小家電及零部件、各類電子元器件等產品,使其形成有龍頭、有產業的小家電生產基地,力爭到2014年實現年產值80億元;

——機械製造行業。積極發展數控機械、鍋爐附屬檔案、試驗儀器等產品,壯大匯力數控、高機工業機械、四通機械、長城鍋爐、瑞興鍋爐等一批專業企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逐步形成完整的具有特色的支柱產業,不斷增大產業集聚效應,力爭到2014年該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

——積極培育新材料和新能源行業。突出科技創新,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產品檔次,開發好矽溶膠、聚氨脂系列產品等等,突出抓好普瑞聚能達、科麟環保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力爭到2014年該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

——現代物流產業。 充分利用濟南農產品加工貿易中心的資源聚集優勢,高起點建設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努力建設外向型、國際化、有競爭力的農產品集散採購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充分利用濟南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術優勢和各級生產力促進中心的中介資源優勢,搞好產學研合作,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提高企業自主創新原動力。聯合山東省科學院、山東大學、濟南大學、交通學院等一批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圍繞優勢產業發展,搭建高水平的產業技術開發平台,培育集成創新優勢。鼓勵園區工業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和我市的科技計畫項目、科技創新項目;鼓勵園區工業企業爭創中國名牌和省名牌。今後五年,園區要擴大高新技術產業的深度和廣度,力爭到2014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家,高新技術產品100項,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到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80%。

(三)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1、九陽公司生產基地。作為國內知名小家電生產商,是中國馳名商標,在多個產品領域中位列全國前列。目前該公司已經上市,計畫吸納國內相關配套生產商,建成江北最大的小家電生產基地,進而打造中國小家電第一品牌,目前已經選址在園區美里路中段,占地100畝,投資約1.6億元。

2、西沙村整合改造項目。西沙村位於槐蔭工業園區內,村址占地約500畝,周邊未利用土地約2000畝即園區規劃中的工業新區。由於園區新的發展空間急需整合、提升,因此計畫展開西沙村舊村改造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

3、濟南泓泉制水公司水質改造技改項目。該項目被國家列為“黃河流域水安全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其中國家撥款1億元,企業和當地政府自籌1.5億元,預計2008年年底開始實施。

主要職責

根據《關於規範理順各縣(市)區所屬省級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體制機構編制的通知》(濟編髮【2006】34號)檔案要求,濟南民營科技產業園管委會更名為濟南槐蔭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成為經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字【2006】71號檔案)正式批准的省級開發區,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

一、主要職責

(一)負責組織編制園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負責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負責園區的進出口業務、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及其他涉外經濟和科技活動的行政管理工作。

(二)編制園區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三)貫徹執行國家、省、市財政稅收政策和法律、法規,編制園區財政稅收中長期計畫和年度財政預算。

(四)建設和管理園區各項基礎設施。

(五)審核、申報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

(六)負責進園項目單位和派駐機構的協調、服務工作。

(七)獨立行使區委、區政府賦予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八)完成上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

二、內設機構

(一)綜合辦公室

協助園區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負責機關文秘、調研、信息、會務、督察和後勤服務管理工作;承辦全方位目標考核工作;負責園區各項決定執行情況的檢查、督辦、協調;負責黨的組織建設、宣傳、統戰及所屬企事業單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工作;負責園區機關、事業單位的勞動人事管理、人才引進等工作。

(二)經濟發展局

負責制定招商引資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負責引進項目的洽談、選址、簽約工作;負責契約資金到位的落實;負責組織編制園區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封閉運行、扎口管理工作,對企業實施“一站式”服務;負責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的推薦;負責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及各類科技計畫項目的申報工作;組織園區企業參加國內外經貿商務活動;負責匯總上報園區各類月、季、年度統計報表及統計分析報告,及時準確的提供各類經濟指標的統計數據;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三)建設管理局

對園區進行統一規劃、開發、建設;制定園區土地開發、利用詳細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規劃方案的擬定和申報工作;負責園區範圍內公用設施、工業及民用建築的規劃管理;負責進園項目的規劃選址;負責為進園企業辦理土地和房產手續;負責查處違章建築;負責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綠化、衛生防疫等工作;負責園區建設工程項目的組織、監督、協調工作;負責進園企業水、電、氣的管理、服務工作、協助企業做好電力增容、進排水管道的鋪設工作。

(四)財政局

負責財政預算決算、行政事業收費和預算外資金與國有資產管理;協調稅務和各金融機構的工作,確保財政稅收均衡入庫;負責編制並實施園區財政預算、決算工作;負責園區所屬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會計管理、審計、物件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工商、稅務等部門在園區內設立的分支機構的綜合協調工作;根據國家經濟政策,管好、用好各項資金;負責指導所屬單位財務工作。

三、機構規格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建制級別為正區級,內設機構為正處級。

四、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濟南槐蔭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暫定行政編制8人(原濟南民營科技產業園管委會編制8人)。設主任1人(正區級),副主任3人(副區級),內設機構領導職數配正職4人(正處級),副職4人(副處級)。

五、事業單位設定

將原有的濟南民營科技實業發展中心更名為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實業發展中心,濟南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更名為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孵化器,仍為正科級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實業發展中心配事業編制20人,濟南槐蔭工業園區企業孵化器配事業編制10人。

根據濟槐編髮【2006】9號文,成立中國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美里湖創業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由槐蔭區人事局、濟南槐蔭工業園區共同管理,以區人事局管理為主。編制5人,設領導職數2職,其中:主任1人(副處級),副主任1人(正科級)。管委會辦公室下設綜合科(正科級),同時,撤銷中國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美里湖創業區領導小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