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潛江龍蝦尾肥體壯,鰓絲潔白,無異味,腹部清潔透明;兩隻前螯粗大,色澤明亮,外殼一般呈淡青色或淡紅色,性成熟個體呈紅褐色,無附著物。
營養價值
潛江龍蝦,可食比率≧25%,蝦尾肉占蝦體重≧15%,蝦肉中蛋白質含量占鮮重比率≧17%,脂肪含量占鮮重比率≧0.25%,胺基酸總量占蛋白質比率≧76%。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潛江市地勢低平,在地質構造上屬於強烈下沉形成的凹陷,古稱“雲夢澤”。潛江市主要土壤類型為潮土土類和水稻土土類,其中潮土土類占耕地面積的44.7%,水稻土土類占耕地面積的55.2%,水稻土土類多分布在低濕、濱湖地帶,主要發育於湖積母質形成的沼澤土,常年積水,為小龍蝦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水文情況
潛江市雨量充沛,河流縱橫,水資源豐富。漢江從北面穿過,東荊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境內有返灣湖、白露湖、張家湖等大中型湖泊十餘個,以百里長渠、東乾渠、萬福河、西荊河、中乾渠等人工河為主幹,河流由北向南流,呈平行狀水系,自然河、人工河交錯,形成了五里一渠,十里一湖的江南水鄉。
•氣候情況
潛江市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氣候適宜,素以“水鄉園林“著稱。全年有效積溫5125℃,年平均溫度16.1℃,一月平均氣溫3.5℃,七月平均氣溫28.3℃。相對濕度80%,年日照時數1945小時,無霜期246-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最大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
歷史淵源
潛江龍蝦原名克氏螯蝦,俗稱小龍蝦,原產於北美洲,二戰期間,小龍蝦從日本傳入中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潛江。
2000年開始,潛江市發明“蝦稻連作”模式,開展稻田養蝦,後又發展為“蝦稻共作”模式。
2010年5月,湖北潛江市被評定為“中國小龍蝦之鄉”。
生產情況
2008年,潛江市養殖小龍蝦15萬畝,產值達3.52億元;小龍蝦加工出口5.8萬噸,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占全市水產品出口創匯的74%,占湖北省小龍蝦出口的65%。龍蝦產業總產值達13.17億元。
2013年,潛江市以“潛江油燜大蝦”為特色的潛江龍蝦餐飲店1000餘家,潛江龍蝦產業綜合產值達20億元。
產品榮譽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潛江龍蝦”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潛江龍蝦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潛江市積玉口鎮、高石碑鎮、王場鎮、廣華辦事處、周磯辦事處、楊市辦事處、總口管理區、漁洋鎮、老新鎮、熊口鎮、龍灣鎮、張金鎮、浩口鎮、運糧湖管理區、西大垸管理區、園林辦事處、竹根灘鎮、後湖管理區等18個鎮(處、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2°31′00″-112°59′00″,北緯30°09′00″-30°35′00″。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養蝦稻田或池塘應是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周邊環境安靜,底質保水性能好,有毒有害物質限量符合GB/T18407.4要求,養蝦稻田環境條件應符合NY5116-2002的要求。
(2)水源和水質: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污染,應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要求。
(3)養殖過程管理:潛江龍蝦養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無公害潛江龍蝦養殖技術規程》操作,養殖過程中養殖中水、漁藥、飼料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同時,為了保證潛江龍蝦的品質和特色,還要抓好以下環節管理:
苗種人工繁育:在上年9-10月或當年3-4月選擇親蝦,要求體重30-50克,附肢齊全,健康無病,活動力強,雌雄比例為2-3:1。
親蝦繁殖:4-5月,水溫20℃以上時,親蝦開始交配。受精卵在雌蝦腹中孵化為稚蝦,孵化時間需40-70天。當發現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蝦出現時,應及時采苗,進行蝦苗培育。此時稚蝦的平均體長為0.8厘米。稚蝦池要求水質清新,水溫控制在27℃-29℃,且變化幅度不能超過2℃,培育用水的pH值控制在7-8.5,培育池要全日不間斷地充氣,使水中的溶解氧充足。稚蝦放養量一般為150-230尾/平方米,注意同池中蝦苗規格保持-致,並選擇晴天早晨或陰天投放。放養後第1周可投餵豆漿,每天3-4次;第2周起以投餵小魚蝦、螺蚌肉、蚯蚓、蠶蛹等動物性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玉米、小麥等加上成糊狀飼料,早、晚各投1次,早上投餵日餌量的40%,日投餌量早期每萬尾稚蝦為0.25-0.40千克,以後按蝦重的10%左右投餌。培養期間,每10天換水1次,每次換1/3;每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其濃度為20克/立方米左右,以調節水質。經25-30天培育,幼蝦體長可達3厘米,即可轉入成蝦養殖。
成蝦養殖:可利用池塘、稻田進行養殖,面積以2001-3335平方米為宜。池塘養殖水體的四周埂寬應在1.5米以上,並在埂上四周設定0.5米高、內壁光滑的防逃牆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統。同時,池塘中間要搭建幾條泥埂,泥埂兩頭不要與池埂相連,埂長約為池長的4/5,埂寬l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10厘米,為潛江龍蝦創造打洞穴居的場所。池水深以0.5-1米為宜,最好是中間水深,四周有淺灘。池底放置樹根、竹筒等,水面移養水草。在蝦苗入池前,要認真進行池塘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搞好池塘消毒。放養的蝦苗要求規格整齊,蝦苗在0.8厘米以上,蝦種規格為2.5-3厘米,同-池塘放養的蝦苗或蝦種,要求規格-致,一次放足。放養的蝦苗、蝦種活力要強,附肢齊全,無病無傷,且耐旱的能力較強。幼蝦投放一般在5月份進行,放養時注意避免曝曬。一般可放養3厘米的幼蝦1-1.5萬尾或重量80-120千克/畝,同時可混養鰱鱅夏花魚種50-100尾/畝,以調節水質。成蝦養殖可直接投餵絞碎的米糠、豆餅、麩皮、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屠宰場下腳料或配合飼料等,保持飼料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日投飼量為蝦體重的4-10%,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而調整。
稻田養殖:應選擇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污染源的田塊養殖。要求田埂比較厚實,田面平整,稻田周圍沒有高大樹木,橋涵閘站配套,通水、通電、通路。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開挖養蝦溝,溝寬4-6米,深0.8-1米,坡比1:2.5。田塊面積較大的,還要在田中開挖田間溝,溝寬1米,深0.5-0.6米。養殖溝和田間溝面積占稻田面積20%左右。利用開養蝦溝挖出的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進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的最低處,保證灌得進,排得出。田四周用塑膠薄膜或鈣塑板建防逃牆,最好再用塑膠網布覆蓋田埂內坡,以防潛江龍蝦打洞。放養前每畝稻田養蝦溝用生石灰75公斤或其他藥物,徹底清溝消毒,每畝養蝦溝施腐熟畜禽糞肥500-800公斤培肥水質,蝦溝內栽植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在溝邊種植蕹菜。進水用篩網過濾,嚴防敵害生物進入。蝦溝水深保持0.6-0.8米。夏季放養以放養當年人工繁殖的稚蝦為主。放養時間為7-9月份。每畝養蝦溝放養稚蝦1.5萬-2萬尾;冬季放養通常在12月份進行,每畝蝦溝放養3厘米左右的蝦種1萬-1.5萬尾。放養應注意保證蝦苗蝦種質量,同-田塊放養同-規格的蝦苗蝦種,-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蝦種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鐘消毒。8-9月份以投餵植物性飼料為主,10-12月多投餵-些動物性飼料。日投餵量按在田蝦體重的6%-8%安排。冬季每3-5天投餵1次,日投餵量為在田蝦體重的2%-3%。從翌年4月份開始,逐步增加投餵量。8-9月份高溫季節,每10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調節水質。
(4)捕撈:採用地籠網捕撈和手抄網捕撈。地籠網捕撈適宜池水較深的龍蝦捕撈,手抄網捕撈適宜稻田捕蝦。
(5)生產記錄要求:潛江龍蝦養殖的全過程,要建立養殖檔案,全面記載苗種選育、飼料投餵、疫病防治情況、捕撈銷售情況,並妥善保存記錄,以備查閱。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執行《無公害食品淡水蝦》(NY5189-2005)標準
•標誌使用規定
潛江龍蝦地域範圍內的小龍蝦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潛江龍蝦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潛江市龍蝦養殖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