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潘深亮,一九三七年生,湖南瀏陽市人,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曾任故宮博物院保管部秘書,書畫組組長。現受聘於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為北京市中國書畫收藏家墊“鑑定委員,中國收藏家網雅緣古玩鑑定辛心、北京文博苑鑑定中心鑑定專家,亞洲珠寶聯合會常務理事、評估委靈,中美文化藝術委員會和北京嘉緣拍賣公司顧問。其書畫鑑定主要師從著名鑑定家劉九庵先生。三十多年來,主要從事故宮藏書畫的管理、徵集、鑑定和研究工作。著有《徐悲鴻鑑識》,《中國名家繪畫故事》、《中國名家書畫鑑識)、《書畫收藏與鑑識》等書。
目錄
![](/img/c/673/nBnauM3XyAjM3kDNwQTN0kzM0MTM4kDN3IDMwADMwAjMxAzL0U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序言
書畫鑑定五講
“生得秀色”——董其昌
“個山”、“驢”——八大山人
徐家傳吾法 梅菊助我神——惲壽平
掀天驚雷六分半 十年縣令無古今——鄭板橋
“三絕”才子華新羅——華苗
海派巨擘——任頤
老叟衰年別有才——吳昌碩
衰年大成 最工者愁——齊白石
遊絲軟系 橫掃千軍——張大千
江山為助筆縱橫——溥心畲
百年皴染七墨法 千般筆觸五字言——黃賓虹
一洗萬古凡馬空——徐悲鴻
“造法自然”、“其命惟新”——傅抱石
後記
文摘
了解假畫與真跡的區別
要廣泛了解代筆、作偽之人作品的風格面貌與齊白石真跡的區別,這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因為書畫作偽是一股暗流,作偽者從不公開他們的姓名。這就要求鑑定者在實踐工作中進行細心地觀察,從傳世作品和文獻記載中尋找蛛絲馬跡。劉九庵先生為了弄清明代著名書法家祝允明的作偽人吳應卯,前後用了20年的時間,才找出了吳氏書法與祝允明風格的不同之處。齊白石書畫同時代的代筆和作偽人有他的一些學生。以故宮博物院藏的《貝葉草蟲圖軸》為例,畫中的草蟲與貝葉是婁師白代筆,字與樹幹是齊白石真跡。而另一幅《貝葉草蟲圖》(故宮博物院藏),則為齊子如代筆。偽作所書年代,多為齊白石70歲以後,其中又以80多歲的為最多。齊白石住在北京騾馬市時,他周圍的一些人和門房贏氏串通,將齊老真跡留下,自己另畫一幅,蓋上真印,讓取畫的人拿走,於是這些畫假印真的偽作便流人了市場。齊老發現以後,便新刻了一方鋼印,加蓋在畫的背面,說有鋼印的為真,沒有鋼印的為假。後來做假之人也仿刻一方並加蓋在偽作上,遂令局面更加混亂。現在傳世的作品中,仍可見到加蓋鋼印的偽作。其鑑別之法是真鋼印單刀直人,自然流暢,假鋼印字型做作。後來齊白石畫的價格劇揚,多一個草蟲,便加若干成潤格,於是,就又生出了往真畫上添假草蟲的做法。聽說過去天津的一位姓劉的人就這樣乾過。齊老學生所制的偽作也不少。齊白石的偽作有不少流傳到了國外,1985年5月在西柏林,曾有一位德國朋友拿了一些齊白石的畫請筆者鑑定,其中竟沒有一件是真的。
齊老謝世以後的偽作更多。近日,筆者看到某拍賣公司出版的書畫圖錄,其中齊老的畫竟有一半是假貨。其偽品之多,可見一斑。當今收藏家不可不察。
P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