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永

教授,漢族。198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系;199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來民族學系任教;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作訪問學者;1999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02-2004年度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作訪問學者,中央民族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所長。

基本簡介

研究領域涉及文化人類學理論、文化遺產保護與博物館學等。代表作有《當代西方博物館發展態勢研究》(主編)、《中國古玉文化》、《人類學通論》(合)、《世紀國寶II》(執行主編)、《佛教工藝雜項》等。主要講授家族制度研究、考古學技術、博物館理論與方法等課程。為第八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北京市民族教育“燭光杯”先進個人;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主要著作

2005年,《世紀國寶II》,執行主編,三聯出版社

2005年,《當代西方博物館發展態勢研究》,主編,學苑出版社

2004年,《時空穿行:人類學田野重訪》(1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中國民族博物館發展模式研究報告》,中國民族博物館

2004(2002)年,《人類學通論》(2章),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黃金帝國的落日》(合),重慶出版社

2001年,《黃河流域的文化,服飾篇》(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調查研究報告》(塔吉克族部分),國家民委

2000年,《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田野研究》(青島部分),南緬因州立大學

2000年,《中國古玉文化》(合),中國書店

1998年,《民族學理論與方法》(合),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6年,《佛教工藝雜項》,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年,《長江三峽淹沒與遷建區民族民俗文物保護規劃報告》(執筆人),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三峽文物保護規劃組

1995年,《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評估報告》(集體)、《國家科技白皮書》(集體),社會發展項目部分,國家科委。

《造型藝術》;J8《影視藝術》;

論文:

2005年3月,《“一個中國的村莊”的跨時空對話》,《林耀華先生紀念文集》,民族出版社

2005年3月,《林耀華師前半生的學術成就》(合作),《林耀華先生紀念文集》,民族出版社

2005年2期,《2004-2005年中國博物館觀眾調查研究報告》,《中國博物館》

2005年8月,《非物質遺產保護與博物館職能轉換芻議》(合作),《民族服飾與民族文化遺產研

究》,雲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9月,《2004-05年中國博物館觀眾調查報告》,《博物館觀察》,學苑出版社

2005年9月,《當代大學生眼中的博物館——來自北京地區部分高等院校的調研報告》,《博物館

觀察》,學苑出版社

2005年9月,《孩子:“六.一”節你會去看博物館嗎?——2千份北京西城與海淀中小學生調查

問卷的抽樣分析》,《博物館觀察》,學苑出版社

2004年1期,《重訪台頭:關於一個中國村莊的跨時空對話》,《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2003年5月,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and Multi-disciplinary Issue: from 20th Century to 21st

Century, The 16th AP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waii.

2003年4月,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2003年2月, “後現代視野下的少數民族形象”,“2003年首次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

Harvard University.

2003年1月,On Barth’

s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China, “Asian Studies and Inter-relationship of Multi-disc

iplinary”, Water-Bridge National College, MA, USA.

2002年12月,

Museum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from 1905-2000, “Cultural China Workshop”, Harvard Unive

rsity.

2002年8月,《古玉研究四論》,《追尋中華古文明的奧秘:李學勤先生從事學術活動50年紀念

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10期,《叩問千古文化的奧秘》,《美術觀察》

2001年8月,《中國早期神像模式的探討》,“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北2001

年3期,《開創中國的影視人類學體系》(合作),《 民族研究 》(收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影視藝

術》2001年)

2001年2期,《鷹攫人首玉佩與早期中國神像模式研究》,《民族藝術》(收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

《宗教學》2001年4期)

2000年4期,《古代玉器上十字花紋的含義》,《民族藝術》(收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學》

2001年2期)

2000年2期,《“虎食人卣”的文化闡釋—兼論古代藝術中的人獸母題》,《民族藝術》(收入人大

複印報刊資料《造型藝術》2001年2期)

2000年2期,《重返中國人類學的“古典時代”》,《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0年2期,《物質文化研究:基本概念與理論框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2000年1期,《21世紀中國人類學的若干展望》(筆談),《中央民族大學學報》

2000年1期,《九屈神人與良渚古玉紋飾》,《民族藝術》

1999年,《古代“玉鬼神面”的幾個問題:一個擴展的討論》,《民族史研究》(一),民族出版社

1999年4期,《玉鬼神面的文化義蘊》,《民族藝術》

1999年2期,《人類學田野研究的幾點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收入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

會學》1999年4期)

1999年2期,《尋找台頭》,《讀書》

1999年2期,《在鄉村巧遇美國人類學家》(上),《民族藝術》

1998年6期,《炕洋芋·罐罐茶·咂酒》,《民族團結》。

1998年5期,《三峽飲食諸題》,《讀書》。

1998年4期,《在鄉村巧遇美國人類學家》(下),《民族藝術》

1998年2期,《三峽土家族 ‘梅山菩薩’信仰的幾個問題》,《民族藝術》。入選“跨入21世紀的

輝煌篇章”

1998年2期,《考古學與民族學相互關係再思考》,《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1997年4期,《玉器在中華文化中的意義》,《華夏文化》。入選“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

典”,“跨入21世紀的輝煌篇章”

1997年3期,《展現西南地區物質文化的博物館》,《農業考古》。

1996年1月,《長江三峽水利工程與人類學綜合研究課題的提出》,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與當

代中國文化研究所

1995年4期,《面向未來的中國人類學和民族學》(筆談,集體),《廣西民族學院學報》。

1995年4期,《吳燕和教授談香港人類學》,《福建民族》

1995年9月,“ CCUP: An Example for Cross Cultural Exchange”, 中加教育合作國際會議,南京

1994年6期,《那志良舊譯<貝爾氏所藏中國古玉集>》,《收藏家》

1994年4期,《從“神人獸面紋”談古玉的斷代》,《收藏家》

1993年3期,《海外收藏的中國古玉及其研究情況概述》,《文物春秋》

1993年2期,《古玉研究在東瀛》,《東南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