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楊絳,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據人民日報李舫、發改委周南等多方訊息,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楊絳先生於25日凌晨逝世,終年105歲。
時光真是一架無情的機器,大師們最終也不能讓生命永恆存在。正因如此,大師的遠去,總是會讓全民扼腕痛惜。在微信主導社交的當下,網友們在朋友圈點蠟燭、獻花、流淚,表達各種哀思,用網友普遍接受的方式自發進行悼念,恐怕不全然是跟風。有些精英總喜歡將這類行為歸結為是裝熟、充內行,並痛加取笑譏諷,未免太過小心眼了。
如果說網友們熱愛大師被視為跟風行為的話,那么某些精英的無情作派,無疑又是一種太無道理的“潑冷水症”。這種“潑冷水症”同樣是有危害的,其澆滅的不只是網友的熱情,其所傷害的也不只是網友的自尊,而且恐怕難說表現了對大師們的尊重。
觀點
楊絳先生辭世,她的許多金句也開始再次流行。比如“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之類,讓人耳熟能詳。而針對朋友圈中眾多網友緬懷悼念爆棚的情形,有人居然仿此造句曰: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但給去世的作家點的蠟燭太多。
所謂“你的問題在於書讀得太少而點蠟燭太多”,或許不無提醒人們多讀經典,多讀大師著作,少盲目跟風的好意,但是其中流露的精英身份意識,尤其是站在學術和道德制高點藐視一切的倨傲態度,還是令人不忍直視。
提醒人們閱讀大師永遠是好事。但術業有專攻,如果你不是錢鍾書式的讀書種子,世界上的大師恐怕是讀不完的。不妨更直接地說,即便貴為精英,曾是學霸,所讀過的大師也是很有限的。如果連一些業內精英也不是能夠窮盡大師名作的人,那么是不是同樣要被剝奪他們緬懷不熟知的大師的權利呢?
在朋友圈表達對一位大師的熱愛,通過轉發相關資訊和文章來親近大師,尤其是緬懷剛剛逝去的大師,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我認為這種權利甚至於與是否閱讀大師並不直接相關。閱讀、精研、做學問之類固然是好事,但這個世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們的興趣越來越顯差異化,顯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深讀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都有讀懂大師的天賦,甚至於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去攻讀大師們堪稱是晦澀艱深的學術著作(知其功名和貢獻可也)。然而,誰也無權剝奪人們緬懷大師、親近大師的權利,正如誰也沒有肆意取笑他人的自由。
所謂聞道有先後,知恥而後勇。知識也有階梯,精英和大師也要擁躉,見賢思齊永不為晚。以楊絳先生為例,就算許多網友是從她的逝去才了解她的,才開始重視她的道德學問的,才追風購買她的《我們仨》《洗澡》等著作的,顯然他們所需要的不是潑冷水,而是同樣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