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澗鎮:白石鎮

漕澗鎮:白石鎮

"畝,人均耕地1.03畝,林地70

(圖)雲龍縣風光雲龍縣風光

白石鎮與漕澗鎮均屬於雲龍縣。

村情概況

(圖)白石鎮白石鎮

白石鎮:

該行政村隸屬雲龍縣白石鎮鎮,地處白石鎮北邊,距白石鎮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73公里。東鄰雲頂,南鄰松水,西鄰檢槽,北鄰雲頭。轄田野、柳樹坪、小竹坪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66戶,有鄉村人口1589人,其中農業人口1559 人,勞動力7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41人。

全村國土面積53.77平方公里,海拔2,100.00米,年平均氣溫13.50℃,年降水量720.00毫米,適合種植 玉米、泡核桃、芸豆、雲南松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606.39 畝,人均耕地1.03畝,林地70,157.60畝。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圖)漕澗鎮漕澗鎮

漕澗鎮:

位於縣境西南部,鎮政府駐地漕澗距縣城120千米,國土面積為393.65平方千米,東靠三崇山與舊州鎮相交,南與保山市瓦窯鄉接壤,西與保山市墳上、瓦馬相鄰,北與滬水縣老窩鄉以打虎箐、阿課勇種為界。漕澗鎮是大理、保山、怒江三州(市)的結合部,是大理州的西大門。轄漕澗、仁德、仁山、鐵廠、大坪、鹿山、新勝 7個村民委員會,200個村民小組,156個自然村。年末全鎮總戶數為8930戶,總人口為34141人,其中農業人口為3154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1‰;年末勞動力15667人,其中鄉村從業人員15354人。共有15個民族,其中白族25566人,漢族4858人,阿昌族2336人,彝族779人,苗族518人,傈僳族50人。工業總產值19232萬元,比上年增加573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833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35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4726萬元;地區完成財政收入1283.2萬元,本級財政總收入305萬元,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65.7萬元;金融貸款餘額1000萬元,貸款總額1000萬元;有漕澗、鐵廠兩個集市。耕地面積2170.67公頃,其中旱地1446.67公頃,水田734公頃。全年糧食總產1323.9萬千克,農民人均占有糧421千克。森林覆蓋面積13866.2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0%,泡核桃面積有4380公頃。年末有個體戶1090戶,從業人員4519人。其中:工業企業184個,年營業收入28690萬元,年利潤1857萬元,年上繳稅金1035萬元。2005年主要工業品產量:鐵礦石原礦11000萬千克,生鐵2962萬千克,電解鋅897.5萬千克,高冰鎳5.3萬千克,水泥1200萬千克,硫酸1690萬千克,發電量4190萬千瓦小時。鎮通公路60.3千米,7個村都通車、通程控電話,固定電話與小靈通用戶達2300多戶,安裝了152部國家村村通無線座機致富通電話。有1所縣屬高級中學,2所鎮屬初級中學,10所村完小,2所初級國小,22個村小校點,在校小學生3031人,在校國中生185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9%,鞏固率99.9%,畢業率100%,國小輟學率1.08%,國中階段入學率97.4%。高中在校學生508人,高考上線73人。

相關新聞

2003年前,該縣小水電裝機僅有8000千瓦左右,去年以來,隨著縣城電站的建成投產,全縣將新增小水電裝機2萬千瓦,一年超過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另外該縣在引進農、林、畜種植養殖及加工生產方面步伐也較快:引進100萬元的雲龍縣團結鄉龍源核桃油加工廠;引進5000萬元黑山羊、黃牛深加工以及諾鄧火腿、大栗樹茶、核桃等農業品龍頭加工企業等項目。通過招商引資,該縣初步形成電礦、林果種植與加工、牧畜養殖與深加工、建材開發等為內容的工業體系,形成了以漕澗鎮、白石鎮為龍頭的礦冶工業小區、沿江的大小牲畜養殖和深加工區,區域經濟形成了合理布局、多頭並進的良好發展勢頭。

歷史文化

(圖)漕澗鎮:白石鎮白石鎮順盪村火葬墓群

墓葬文化:

位於雲龍白石鎮順盪村的火葬墓群擁有迄今雲南省發現的最大的梵文碑群,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考證,這批墓碑中最早的始於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最晚的為明嘉靖癸丑(1553),墓地時間跨度為145年。是我省乃至全國研究梵文歷史的重要材料。順盪火葬墓群中的墓主,大多為當地白族先民,其中也有極少數外籍人。整個墓群頒布在一塊平緩山坡上,面積大約15000平方米,座西朝東,橫向排列,整體布局呈一個等腰三角形。墓地內有近千塚古墓,保存完好的尚有梵文碑85塊,梵文經幢7座,碑刻,正面用漢文雕刻死者姓名,背面均為梵文雕刻,其梵文內容多為“陀羅尼”神咒和“梵語多心經”等。經幢多為六角形,頂為圓形寶頂或圓形蓮花盤,通體刻有佛像、圖案、經文及死者名稱和立幢年月。順盪火葬墓印證了古代白族先民具有火葬的風俗,這一點同大理地區是一樣的,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雲龍由於鹽業興盛帶來的相當一個時期的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繁榮。這種因鹽而興、鹽竭而衰的歷史演變,值得後人深思。

建築文化:

白石鎮的順盪村、漕澗鎮的老街、舊州鎮的湯鄧村以及長新鄉的大達村等地,都還保存有比較完好的白族民居和廟宇。現存廟宇中規模最大的是石門虎頭山道教建築群。總體上看,這些建築表現出融匯了明代以來中原漢族古建築文化和白族文化的精華,表現出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