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名稱:滿洲龍
拉丁文名:Mandschurosaurus
恐龍體長:8米左右
恐龍體重:不詳
恐龍食物:植物
生存年代:6500萬-98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中國
恐龍種類:鳥臀目·鳥腳類·鴨嘴龍科
來歷:在中國板塊上發現的第一隻恐龍化石──滿洲龍
簡介
讓我們回到1902年,當俄國上校manakin從中國東北黑龍江地區漁民手中獲得一些化石,他誤認為這些骨骼是屬於西伯利亞猛瑪象的一部份,同時在阿穆爾河(今稱黑龍江)地區提出匯報。在1914年到1917年之間,蘇聯地質委員會指派b.x.reningarten組織了一個初步考察隊到這個地點進行探測。所有的發掘標本,包括一具不完整的鴨嘴龍類─滿洲龍的骨骼都運送回聖彼得堡(後改稱列寧格勒)。這隻滿洲龍就是被蘇聯古生物學者Riabinin在1930年所命名的第一隻中國恐龍的成員。到了1977-1979年之間,黑龍江博物館人員在同一地點進行挖掘,獲得眾多恐龍的骨架標本。這些骨骼多數為鴨嘴龍類,也有一些是食肉類恐龍的骨骸牙齒。鴨嘴龍類化石被鑑定屬於滿洲龍,其中兩件經修復裝架展示在黑龍江省博物館中。這個產恐龍的岩層,被稱為魚亮子組,是由灰綠色砂岩、紫紅色頁岩和礫岩組成的。地質學者推測這些骨骼是當時生存在大河具三角洲河道中恐龍族群,伴隨著還有一些陸龜背甲的化石。
滿洲龍(Mandschurosaurus)是鳥腳亞目(Ornithopoda)、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的一個屬。植食性,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晚期。化石發現於中國的黑龍江省,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種恐龍化石。
相關詞條
-
黑龍江滿州龍化石
“黑龍江滿洲龍化石”是產自中國的第一具恐龍化石,在我國恐龍發現和研究史中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享有“神州第一龍”的美譽。黑龍江滿州龍屬於鳥臀目·鳥腳類...
簡介 主要特徵 -
黑龍江滿州龍
黑龍江滿州龍是鴨嘴龍科的一屬恐龍,化石是從中國滿洲的上白堊紀地層發現的。模式種是阿穆爾滿洲龍(M. amurensis,又名黑龍江滿洲龍),化石是一副保...
參數 來 歷 簡 介 -
滿州
滿洲是部族名稱而非地名,指的是滿族。據《清太祖高皇帝實錄》記載:“滿洲一詞,來源未久,表示部族之號,若肅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又據《滿洲源流考》記...
引言 地理意義 地理劃分 人口結構 中國領土 -
“滿州”民族共同體形成歷程
本書將人類學在民族界定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民族的主觀認同意識或自我歸屬意識納人滿族史的討論中,考察了天聰九年(1635)“滿洲”命名前後直到清朝統治末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
離龍目
離龍目(Choristodera)是種半水生雙弓類爬行動物,出現時期為晚三疊紀或中侏羅紀,滅亡時期為晚始新世或晚漸新世。離龍目已在北美、歐洲、亞洲等地發...
描述 化石紀錄 外部連結 -
離龍類
離龍類是種半水生雙弓類爬行動物,生存時期從晚三疊紀或中侏儸紀,到晚始新世或晚漸新世。離龍目已在北美、歐洲、亞洲等地發現。
描述 特徵 化石紀錄 演化 科學分類 -
沅陵龍興講寺
龍興講寺在沅陵縣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學院。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距今已1370多年。
沅陵龍興講寺的歷史 簡介 旅遊 -
龍興講寺
龍興講寺(民間簡稱龍興寺):在沅陵縣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書院。龍興講寺群體建築裝飾藝術極為豐富多彩,特別是大雄寶殿中的鏤空石刻講經蓮...
由來 歷史沿革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