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溫應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字鶴孫,廣東新寧人(今廣東台山),父親為清朝進士、七品知事。1901年進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預科學習,後考入唐山路礦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前身,今西南交通大學),1904年畢業並赴美留學,進入維吉尼亞軍校學習,1905年6月15日奉命轉入西點軍校,為我國首批入學西點軍校的2人之一。當時為了西點是否能接納中國學生,美國國會還特別通過法案批准。溫將軍於1909年以全級103人中的第82名畢業,但他的 [實用軍事工程] 科目成績名列全級第二。溫的同屆同學中有著名的戴維斯上將(Jacob L.Devers,二戰歐洲盟軍副總司令),巴頓將軍(George S. Patton 盟軍第三軍團司令)等等;巴頓原比溫高一屆,因數學不及格而留級,故同屆畢業。
歸國後,跟隨孫中山做英文秘書。1921年,被推薦進入奉系軍閥,跟隨張作霖。1928年皇姑屯事件後逃至北京,被清華學校 董事會聘為校長。 1928年隨奉系軍閥進入北京,時任保定軍警執法處處長。1928年4月,任清華學校校長,6月,國民政府控制北京後,離職。南下,任上海公安局局長,後任國民政府憲兵副司令。後跟隨宋子文籌建的稅警總團,先後兩度任總團長。後因宋子文反蔣失敗,成為替罪羊,1936年後調入南京高級將官訓練班培訓,任用於虛職,未能參與抗日戰爭。
溫回國後先後擔任過廣東講武堂教官、孫中山先生的英文秘書,第三課課長,廣州大元帥府第二科科長,鐵路工程師,中東鐵路警務處長,東三省稅務處長,保定軍警執法處長;1928年曾被奉系派往北京任第五任清華校長,兩月後因奉系撤離而離職。1931年後,歷任國民政府憲兵副司令,上海保全處處長,上海公安局局長,財政部稅警總團總團長,全國傷兵管理委員會主任,全國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行憲立法委員等等職務;抗戰勝利後定居美國,子溫哈熊。
1949年,溫應星不願前往台灣,以中將 軍銜退伍,輾轉至美國定居。1968年5月28日逝世,溫將軍臨終前曾向子女囑咐,若不能返歸故土,希望能葬於西點母校。將軍逝世後西點軍校根據將軍的資歷和業績,由西點軍校校長柯斯特少將特準將軍夫婦入葬西點軍校墓園。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追悼禮拜中,溫將軍當年西點的同學戴維斯將軍等主動擔任榮譽護衛官。
詳細記載
傑出校友傳奇一生
在華人傑出的美國軍事院校校友中,首推溫應星將軍(1887-1968),他是廣東新寧人(今廣東台山市),1903年任粵漢鐵路學生實習工程師,其父為清朝進士,任七品知事。
1904年溫應星將軍公費赴美,就讀維吉尼亞軍校,1905年轉西點軍校,隨即返國,投身軍旅,開展個人一生富有傳奇性的事業。
維吉尼亞軍校在傳統上只接受美國學生就讀,但1904年秋打破此一慣例,溫應星與其它二名中國學生陳廷甲(陳廷麒)和溫濟忠(溫應星堂叔)終於敲開了維州軍校的大門。這是該校劃時代的創舉,該校前位校長古柏在該校校史《維吉尼亞軍校一百年》中撰文“二一十世紀之曙光”中特別提到這項革新,由於中國學生的加入,無異為該校注入新血,同時中國學生的優異表現,對美國學生而言,也是一項極大的鼓舞與激勵。
品學兼優受人歡迎
溫應星在維吉尼亞軍校就讀七個月,品學兼優,深受師生們的歡迎,他的評語是同學之間人緣極佳,之後,他轉往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創校於1802年,該校宗旨以為國家培養第一流的領導人才為目標,在將近二個世紀以來,該校在美國的歷史上創造無數風雲人物,也出現不少世界性家傳戶誦的政治領袖。西點軍校初創時,每年只收二十三個學生,第五年之後,才逐漸增加,迄今亦不過數百人而已。1889年才招收外國學生,1905年3月3日,美國國會才通過“特別法案” ,準許中國學生就讀。
溫應星在西點軍校時,成績因受英文影響,大體算來還算相當不錯,他的實用“軍事工程”為全班第二名,1909年畢業時,名列該期103個學生中之第八十二名,聞名中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巴頓將軍則是第四十五名。
系出同門將星雲集
溫應星1909年班同學中,有不少後來成為將領者。根據西點軍校同學錄記載,該班共出了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八位少將、十三位準將,共二十八位將領,包括後來出著名的戴維斯上將(艾森豪將軍的盟軍副統帥)、巴頓將軍(第三軍團司令)、艾克伯格上將(第八軍團司令,遠東麥克阿瑟將軍麾下唯一的軍團司令)、辛普森上將(第九軍團司令)和李中將(歐洲戰場的後勤司令)。
報效祖國表現卓越
溫將軍回國之後,先任教於廣東軍校,擔任數學教師。1912年任上海督軍。1922年以上校銜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後當第三科科長,後來又成了廣東督軍陳其美的副參謀長。1914年之後,擔任川漢鐵路工程師、大冶鐵礦工程師與浦口商務局工程師,1920年升旅長。
1921年,張作霖因俄、日對東北的威脅日增,為了擴充其軍事力量,於是聘請美國軍事顧問團,溫應星亦在被物色人選之中,最初擔任瀋陽警衛旅參謀,1922年任中東路警務處處長,1924年升瀋陽特區警衛長。
1928年四月溫應星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當時學校因受新思潮影響,學潮風波不斷上演,前兩任校長因此無法久待,被迫離職,直到溫應星繼任後,學校的人事才告安定下來。
1930年,溫應星被調任上海公安局長,當時上海黑社會勢力很大,公安局長被視為肥缺,在許多人心目中是撈油水的大好機會。但溫應星受美國職業軍人嚴格的訓練,恪守西點軍校“責任、榮譽、國家”的校訓,拒絕與惡勢力合作,因此受人排擠,遂掛冠求去。
溫將軍在1936年奉命調職,由黃杰將軍繼任。稅警總團在1937年8月13日上海保衛戰中,浴血奮戰,傷亡慘重,後來撤退到貴州都勻,成立了新三十八師,加上後來的五十師和新三十師,共同成立新一軍,在抗日戰爭中擔任極重要的角色。
大膽預測洞燭機先
1939年11月,溫將軍赴美,11月22日當地報紙曾刊登溫將軍對中日戰爭的看法,溫將軍見解獨特,且洞燭先機。他說中日雙方均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日本誤認中國會很快被打垮,而中國錯以為日本會因戰爭而經濟崩潰。溫將軍又說,中國雖損失慘重,但會繼續奮戰下去。他還預測中日戰爭不會馬上結束,反而會比歐洲戰場持續更久。
1944年,歐戰結束,美國把作戰的重心栘到遠東,美國為了儘速結束對日作戰,擬定登入中國沿海,切斷日本海陸聯軍,完成包抄夾擊的計畫,中國政府乃任命溫應星為“全國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個機構因而解散,溫應星遂出任行憲前立法委員。
斯人憔悴清廉自守
1951年,他以中將官階退伍,之後,在華盛頓威斯康辛大道2328號開了一家機器洗衣店,他一生清廉自守,晚年甘於寂寞。一位西點軍校的高材生、功跡顯赫的將領,流落異鄉,出賣勞力,以求溫飽的故事,曾被華盛頓郵報於1954年9月2日報導過,文情並茂,且附有溫應星在洗衣店中的工作照片,引起美國社會的震驚。
溫夫人於1968年5月19日去世,9天之後,即5月28日,溫應星也隨夫人駕鶴西返。溫應星的兒子鑒於大陸形勢,無法歸葬廣東故鄉,寫信給西點軍校校長柯斯特少將(第四十八任校長,任期1968.6.26-1970.3.22),獲準葬在西點軍校墓園內。
溫將軍夫婦的追思禮拜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榮譽護扈官是由溫將軍在西點軍校 的同班同學戴維斯上將等人擔任。戴氏與溫將軍曾在1958年9月4日共同擔任同班同學李中將葬禮的榮譽護扈官。10年之後,戴氏又擔任溫將軍的榮譽護扈官,一定不勝唏噓。
他也是第一位有此殊榮得安葬於西點的“外國人”,更是西點墓園裡惟一有中英文對照的墓碑而成為校園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