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溫和運動是一種低強度、低能量消耗的運動模式,也稱“適度鍛鍊”。所謂“適度”就是每周消耗2000千卡熱量的體能,即相當於打2~3小時的桌球。如晨練中扭秧歌、抖空竹、步行等屬於“溫和運動”。
溫和運動通過一定量的全身運動,全面改善人體的機能,進而提高人體的素質。
選擇了適度的“溫和運動”方法,就要持之以恆養成習慣,“溫和運動”是持續的鍛鍊,它對人的意志和毅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只有鍥而不捨的人,才能享受到它帶來的健康快樂。
運動理論
美國運動生理學家莫爾豪斯認為,“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和圓形平面(指一種平緩的而非陡然的過程)的方式下進行。”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簡單到複雜,講究舒適自然,循序漸進。比如跑步,剛開始練跑時要跑得慢些、距離短些,經過一段時間鍛鍊,再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離。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認為,成年人經常進行適度的而不是激烈的體育鍛鍊可以延長壽命。該雜誌對美國哈佛大學的16936名畢業生進行追蹤調查達16年。他們發現,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的死亡率為根本不參加體力活動人的一半。
溫和運動可使人精神振奮,因為這種鍛鍊能夠促使大腦分泌更多的心理“愉快素”。反之,激烈的、過度的運動卻使兒茶酚胺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使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減少,並抑制B淋巴細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可見超負荷的運動不僅極易使人疲勞,而且對身體不利。由此,美國有關專家提出了溫和運動健身的新觀點。
流行趨勢
時下,在都市裡到處都可見到一些人們進行一些輕微的運動,比如騎腳踏車上下班,乘公車提前一站下車步行,在機關辦公時不乘電梯而爬樓梯以及早晚散步等。
適度標準
對於溫和運動的合適運動量,目前比較公認且簡便易行的評判標準是:以每次鍛鍊之後,感覺不到過度疲勞為適宜。也可以用脈搏及心跳頻率作為運動量的指標,若運動量大,心率及脈率就快。
對於正常成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心率增加至140次為宜;老年人的運動量,以每分鐘增加至120次為宜。
每周鍛鍊三次,每次鍛鍊時間半小時左右或更長。
運動形式
溫和運動的形式有很多,如慢跑、快走、健身操、游泳、騎腳踏車、爬山、跳繩、扭秧歌、打太極拳、跳交誼舞、散步等。
進行溫和運動的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來選擇喜歡的項目和定製運動量。
運動特點
溫和運動的特點是低強度,有節奏,長時間,不間斷,無高難技巧,易堅持。既能夠全力整體運動,也可以局部運動。
適合對象
從強身健體的意義上來說,溫和鍛鍊的對象適合社會各階層,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有益健康
溫和運動屬於有氧運動,長期堅持持續的、適度的運動,可以逐漸增加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提高機體抵抗力,延緩衰老,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並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同時,溫和運動還可以避免年老體弱者在劇烈運動中的肢體扭傷、閃腰或骨折等運動損傷。
專家提醒
做溫和運動時,要讓全身都運動起來,充分活動開。比如散步,就要保持正確的姿勢,挺胸、抬頭、擺臂,這才有利於全身運動和身體協調。如果背著手走路,既不能充分活動身體各部位,也不利於身體放鬆。如果遇上有石子、坑窪的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體,很容易摔倒。
此外,溫和運動需要的是持續的鍛鍊,切忌心情好時才偶爾運動,這對人體並無益,很容易破壞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甚至還會加重器官的磨損,導致壽命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