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瓶八診療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包含民間經脈按摩、刮痧、拔火罐、放血療法、穆斯林的自我按摩等,並學習吸納了中醫經絡學,形成了較為完整、主次分明的八種療法。
簡介
“湯瓶八診療法”是對頭、面、耳、手、腳、骨、脈、氣八部位診療的全稱,通過非藥物療法,激發調動人體潛能,疏通經絡、平衡陰陽,並根據不同人體機能而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保健康復治療。目前,“湯瓶八診”已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進入北京奧運會祥雲小屋。2009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回族“湯瓶八診”即將入駐國家奧體中心,新成立的“湯瓶八診”康復理療中心將於4月10日試營業,為前來奧體中心的各國官員、運動員提供服務。
湯瓶八診醫學的經絡原理出於《黃帝內經•素問•經絡論篇》:“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之說,《黃帝內經•靈樞•經絡》“卒口僻,為之三拊而已”臨床手法,《漢馬王堆醫書•導引圖》;其與回族醫學暨回族武術的結合原理出於7世紀《古蘭經》“大小宇宙”論、阿拉伯醫學“四元素”“四體液”論、回回先民湯瓶七式拳。後者只有民間口傳,及《回回原來》、唐代出土湯瓶暨西域人七式拳對搏畫面等資料佐證。又《中國武術史》載湯瓶七式拳“盛唐之時,西域人傳入……是西域人金小亭傳至開封一帶……千百年來一直以口傳心授的方法在民間傳播”。回回先民在歷史上萬里來華經商、助唐平“安史之亂”,“擅武術、會治傷、知養生”為三大條件,在長安和“絲綢之路”發現、觀察、學習中醫經絡療法並與自身的“回回法”相結合,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療法,是自然的歷史現象——湯瓶八診作為湯瓶七式拳之保健醫學療法因此產生。
歷史淵源
早在1300年前,波斯人通過絲綢之路長途跋涉到中國來經商,路途中人困駝乏,疲憊不堪,腰酸腿疼。當他們到達長安時發現中國中醫經絡理論中關於經絡貫通人體周身的理論,受其啟發,他們在洗浴和歇息之時,通過揉腳及按捏身體相關部位,果然達到了減輕甚至消除疲勞的效果。此後,阿拉伯人結合自身原有的保健方法,逐漸形成了自然養身療法——末梢經絡根傳法。此為後來具有中國回族特色的湯瓶八診的雛形。
湯瓶的命名源於唐朝,當波斯、中東穆斯林對中國經濟的繁榮,商務交流,有所貢獻的時候,唐王李世民為了給予表彰,按照穆斯林的習俗打造了一隻瓶狀的“洗壺”,命名為“唐壺”。隨著朝代的演變,“洗壺”是穆斯林用於洗“阿布代斯”的器具,其意為穆斯林“洗大淨”和“洗小淨”的水壺,為使之清潔肌膚,淨化心靈,壺內裝有熱水,古時“熱水”稱之為“湯”,故易名為“湯瓶”。
“湯瓶”是穆斯林具有代表性的專用器具。因此,跟穆斯林相關的文化、商標都以“湯瓶”命名,“湯瓶八診”因此得名。湯瓶八診起源於中東、波斯穆斯林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採用民間經脈按摩、刮痧、火罐、放血療法、穆斯林洗“阿布代斯”過程中的自我按摩,學習吸納了中國中醫經絡學。最初通過手與腳的推、捏、壓、刮等形成了“末梢經絡根傳法”。後經學者的相互交流與相互融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有主次的八種療法,被後人稱之為“湯瓶八診”。(為頭診、面診、耳診、手診、腳診、骨診、脈診、氣診八種)東波斯穆斯林保健醫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但現已成為具有中國回族特色的本土保健醫學文化。
楊氏家族是在明末清初,其祖父楊明公掌握後開始承襲運用。楊明公精通醫道,教門頗深,對中國古代的易學和內經學潛心研究,掌握內病外治療法,結合臨床實踐將湯瓶八診進一步的完善,並以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傳給後人。第六代傳人楊耀鈞酷愛中醫學,熱衷於回族醫學,內病外治,非藥物療法——湯瓶八診。晚年,安居寧夏,扶持教導後代。並長年義務為回民百姓治療疾病,享有很高的聲望。
“湯瓶八診”是對頭、面、耳、手、腳、骨、脈、氣此八部位診療的全稱,通過非藥物療法,激發調動人體潛能,疏通經絡、平衡陰陽,並根據不同人體肌能而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保健康復治療,這也正是與目前良莠不一的按摩最大的區別之處。它所蘊含的回民族傳統文化和伊斯蘭宗教文化,以及凝聚著回族人民對生命過程的理解和為了生存與疾病抗爭的智慧,成為穆斯林民族醫學與中國傳統中醫學的有機結合體,貫穿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
發展
千餘年來,歷代回族先民在吸取傳統中醫學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回族“湯瓶八診”的內病外治和非藥物治的這一療法。有史以來,由於回族在中國有著“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回族“湯瓶八診”也並非繁於一方,而在西安、河南等民間廣為流傳,而楊氏繼承人主要在居住地河南周口、孟縣、漯河一帶繼承運用。
楊氏第六代傳人楊耀鈞1960年定居上海,於是在上海閘北區一帶略有傳授。1970年,隨第七代傳人楊華祥支邊安居寧夏,其晚年協同其子楊華祥在寧夏進行了系統整理。
楊華祥在1987年成立的“伊斯蘭醫療康復中心”的時候,“湯瓶八診”也正式推向臨床,這也是楊氏家族將“家珍”一般的民族文化首次推向大眾。次年, “湯瓶八診”又作為醫療保健項目在寧夏部分醫院推向臨床,用於病患者的康復。1992年,中國“湯瓶八診”開始走出國門,先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 澳大利亞及中國香港、台灣運用和推廣。最近,馬來西亞衛生部副部長拉迪夫先生和寧夏衛生廳及自治區人民醫院達成共識,將“湯瓶八診”列為馬來西亞東方醫療 保健中心保健項目之一,同時楊華祥教授也曾多次聯絡寧夏文化、經濟團體到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為宣傳寧夏、弘揚中華醫學做出了很多貢獻,也被自治區近期駐馬來西亞的經貿聯絡處聘為負責人。這也是自治區首次聘任民間人士為駐外聯絡處負責人。
目前,湯瓶功第七代傳人楊華祥正致力於湯瓶功資料的進一步挖掘和整理,註冊了“湯瓶八診”商標,並申報了技術專利。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建立回族 “湯瓶八診”亞健康培訓學校,將回族“湯瓶八診”傳統醫學與現代中醫經絡學有機結合,加大培訓力度,使湯瓶功生生不息、代代相傳,讓民族文化得到弘揚。
文化交流
湯瓶文化海外揚名
1991年,楊華祥將“湯瓶八診”帶到了馬來西亞進行運用與傳播。馬來西亞首富、糖王郭鶴年的長嫂患眼疾,經“湯瓶八診”治療順利痊癒後,郭家一心挽留楊華祥安居馬來西亞,並特意開辦了華祥生命保健有限公司,由楊華祥出任董事經理。或許郭鶴年這個名字還不為寧夏人所熟知,但對他可能的兒媳、一代歌后鄧麗君還是了解的。鄧麗君與郭鶴年的兒子曾經熱戀,後來勞燕分飛。
原亞洲香格里拉集團的總裁保羅·布希,是一位正直善良的老人,不幸患上了膀胱癌,香港和澳洲的專家認定他的生命最多只能延續兩年,而楊華祥通過“湯瓶 八診”和複合多糖登康路抗突變保健膠囊配合治療,使他的生命延續了7年。保羅·布希故去後,在遺書中明確指定要支持楊華祥的“湯瓶八診”發展,並列出專門款項。
隨著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及中國香港和台灣的廣泛運用和推廣,“湯瓶八診”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最近,馬來西亞衛生部副部長拉迪夫先生 和自治區衛生廳、自治區人民醫院達成共識,將“湯瓶八診”列為馬來西亞東方醫療保健中心保健項目之一。
寧夏找到了牽手世界的便捷橋樑
尊重穆罕默德·尤素福·楊華祥在馬來西亞與寧夏經濟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貢獻,馬來西亞電視台、《南洋商報》等眾多媒體將楊華祥稱之為“民間外交大使”。而自治區政府則聘請楊華祥為自治區駐馬來西亞經濟貿易聯絡處主任,自治區代主席王正偉為其授牌:“情系寧夏 愛灑回鄉”。楊華祥的“湯瓶八診”為寧夏搭建起走向世界的便捷橋樑。藉助這座橋樑,楊華祥還做了大量工作,以推動寧夏與馬來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1998年,楊華祥出資成立寧夏民族藝術團,並偕同自治區文化廳組團訪問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數年來,在馬來西亞與寧夏的經濟文化交流中,楊華祥一直充當著義務的聯絡員、服務員、導遊甚至司機的角色。為此,他將在馬來西亞的家命名為“寧夏苑”,“寧夏苑”所有擺放的石頭,也均系從寧夏運過去的黃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