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縣清真寺

湟源縣清真寺

湟源縣清真寺修建於清朝乾隆至嘉慶年間(1788—1797年),在城內東北隅建清真寺,占地兩畝左右,建有禮拜堂五間,水房一處,平房三間,同治三年間被焚毀。民國初年,湟源回民慢慢增多,又籌資在縣城東關北莊(現回民國小地址)興建清真寺。民國十八年(1929年)再遭拆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湟源縣清真寺湟源縣清真寺
湟源縣,舊稱“丹噶爾廳”(蒙古語),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湟水的上游。謹源縣清真寺,又稱湟源縣東關清真寺,其準確的始建年代無歷史記載,相傳始建於清朝雍正至鹹豐年間。據《丹噶爾廳志》記載,由於清統治者的挑撥和破壞,同治四年(1865年)使原建於該縣倉院巷的清真寺被焚毀。後又受光緒十一年(1895年)“乙未回亂”和民國18年(1929年)“湟源血案”的影響,清真寺又幾經拆毀和移地修建。

民國21年(1932年)移建現址,占地面積3.6畝,修建了建築面積28O平方米仿明金鑾殿式的禮拜大殿一座,流光溢彩,飛檐翹角,其形式為“鳳凰單展翅”,並修建了一座高約30米的5層木製塔式喚醒樓,此樓在“文革”中被拆毀。1982年,在原址上又修起一座3層18米高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圓拱頂,鋼筋混凝土喚醒樓。古老的大殿和伊斯蘭風格的圓頂樓交相映輝,給人一種典雅而又清心的感覺。水泥磚鋪地的院內平整潔淨,花壇內花木扶疏,暗香浮動。

目前,該寺有阿訇2人、滿拉9人,學董5人。本坊教民近6OO戶,25O0人,屬回族、撒拉族。本坊哈吉有伍買魯·馬清、馬爾有布、馬生貴、談福壽、趙福祥、馬文林、則乃拜、賽力買、馬耀清、宰乃拜、海底徹。

著名人物

本坊著名人物有:馬生壽(已故),原黃埔軍校廣西桂林分校學員,曾任國民軍78旅上校副官長。

哈吉馬成功(已故),解放前任本地回族促進學校董事長、清真寺學董、縣人民代表、參議員。

馬興忠,73歲,曾任國民軍82軍上校參謀,新編軍兵役科中校科長。

馬良奎,72歲,解放前畢業於四川重慶大學,曾任西北工礦公司辦公廳主任、青海八大工廠之一的皮革廠廠長。解放後任縣建設科科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