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鎮[湟源縣]

城關鎮[湟源縣]

湟源縣城關鎮,位於縣境東北部,湟水河北岸,全鎮總面積4.4平方千米,海拔2644.28米.歷史上稱為丹葛爾城。

基本信息

簡介

湟源縣城隍廟湟源縣城隍廟

城關鎮(Chengguang Zhen)

代碼:630123100

縣府駐地,位於縣境東北部,湟水河北岸。清雍正五年(1727年)修築丹噶爾城(今湟源縣城),1913年丹噶爾城更名為縣城街,設東西大街,後改名為中山大街。1938年縣城街更名為湟陽鎮,1949年改設城關區,1953年改為城關鎮。1958年與東峽鄉合併成立東風公社,1961年分設城關鎮。2006年,原城郊鄉部分區域劃入。

概述

湟源縣城隍廟湟源縣城隍廟

湟源縣城關鎮地處日月山脈東麓,湟水河上游,西鄰牧區,東接西寧,地處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的結合部。全鎮總面積4.4平方千米,海拔2644.28米.歷史上稱為丹葛爾城(丹葛爾是藏語,即湟水上源的意思),始建於1727年雍正五年間,1900年光緒26年,城內設東關、西關、南城台三個居民區。湟源城關鎮曾經是中原地區和青海少數民族“茶馬互市”的中心,由於畜產品同牧民所必需的糧、鹽、茶、布及日用品的大量交換,從清代中葉起商販雲集,人口激增。民族貿易大致上以漢、回商人一方,蒙、藏牧民為一方,貿易互市十分興盛。當時聚居的商民有5839人,手工業者1124人,城關內設有英、美、德、俄、及京津商人的商行有10多家,成為青、藏、甘、新最重要的民貿市場,享有“海藏通衢”之稱。解放後,於1953年更名為城關鎮,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鎮得到了很大發展,工廠、商店、醫院、學校及各種文化設施紛紛建立,街市繁華,國道交錯,青藏鐵路和國道315線、109線公路橫亘城西南,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現轄7個社區居委會;轄區內共有居民8689戶、27274人(全部為非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14萬人的28%。全鎮有15個黨支部268名黨員(其中女黨員204名)。鎮機關共有18名工作人員(其中公務員15名、工勤人員2名、事業職員1名)。現有鎮辦企業2家,私營企業57家,個體工商戶2050戶。

自然資源

明清老街明清老街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位於著名的日月山脈東麓,湟水上游,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的結合部,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藏文化和漢文化的結合部,扼唐蕃古道險塞,據南絲綢之路要衝,為通往牧區門戶,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稱。湟源縣位於東經100°54ˊ至101°25ˊ,北緯36°20ˊ至36°53ˊ之間。東西寬41公里,南北長62公里,總面積1509平方公里,海撥在2470--4898米之間,垂直高差2428米,縣城所在地海撥2690米。水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86條,其中常年有水的河25條。湟水河自西向東橫貫境內,藥水河由南向北,在縣城東南匯入湟水河,把整個湟源分成三塊,湟源縣除湟水河、藥水河沿岸有兩條比較狹長的河谷地帶外,全縣均為山區地形。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0℃,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氣溫日差大,春季多風,夏季涼爽,冬季乾燥,無霜期短(無霜期27—71天),冰雹、乾旱頻繁。旅遊景點星羅棋布,以大黑溝、西石峽、藥水峽、華石山、宗家溝等自然生態旅遊資源,日月山丹噶爾古城、扎藏寺、唐蕃古道等為主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融匯了瑰麗的宗教文化和雄渾的高原自然風光。湟源縣盛產小麥、青稞、洋芋、蠶豆、油籽及蔬菜等農副產品。享有盛名的馬牙蠶豆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到日本及東南亞地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岩金、銅、鐵、煤、石英石、石灰石、花崗岩等,儲量可觀,開發潛力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水獺、赤狐、石貂、鹿、石羊、猞猁、雪雞等動物40多種,盛產羌活、黃芪、柴胡、貝母等30多種藥材。縣轄7鄉2鎮,146個行政村,74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7個社區。交通便利,青藏鐵路、109、315國道穿境而過。縣政府所在地城關鎮。

明清老街

明清老街明清老街

作為湟源老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明清老街,連線著城隍廟關帝牌坊、文廟等古建築群,記載著古代西北地區最大貿易市場的發展,展示了湟源歷史發展脈絡,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和歷史文化價值。由於經濟、文化等的發展和商貿中心地位的轉移,明清老街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店鋪大多改為民居,古建築也多改為磚混樓房。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延續城市文脈、改善旅遊投資環境,湟源縣政府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和城市更新與發展相結合的辦法,對明清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
保護開發的老街,使用青磚、灰瓦、白牆、朱紅柱廊等元素,採用明清典型的七彩遍裝法彩繪,民居採用灰、白、朱紅三色飾面。在造型上採用幾何塊體相互組合、高低錯落;在材質上,採用玻璃與磚牆的虛實對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達出傳統民居黑、灰、白基本色調,使建築布局與老城建築格局相吻合。同時,設定“一軸四區四節點”。一軸,即把明清老街和豐盛街作為貫穿城隍廟、文廟、關帝牌坊和火祖閣的歷史發展軸;四區,即文物展示區、旅遊購物區、茶飲休閒區和休閒購物區;四節點,即入口廣場、文廟廣場、明清老街和東城壕什字、火祖閣廣場。結合城隍廟、文廟、關帝牌坊等的保護,重建西城門、三個牌坊、文物展示中心、丹噶兒府衙、洋行等。沿街還設定代表湟源文化特色的石碾、栓馬樁、栓馬環、石磨、馬車、府衙前的石獅等,恢復老街舊貌,增添商業街的文化歷史意蘊。

據了解,明清老街全長800米,修繕所需資金約6800萬元,拆遷面積16000平方米,不動保護10000平方米,修繕14000平方米。目前,已進入拆遷階段,預計2007年10月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中國的城關鎮

城關鎮,是中國歷來對縣政府所在地的通稱,即“縣治”之意;新中國建立後,全國各地有很多縣使用“城關鎮”作為縣治所在地(縣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稱。
城關鎮[東明縣] | 城關鎮[臨泉縣] | 城關鎮[內鄉縣] | 城關鎮[尤溪縣] | 城關鎮[山陽縣] | 城關鎮[康縣] | 城關鎮[德清縣] | 城關鎮[徽縣] | 城關鎮[息縣] | 城關鎮[扶溝縣] | 城關鎮[榆中縣] | 城關鎮[民權縣] | 城關鎮[永登縣] | 城關鎮[濮陽縣] | 城關鎮[靈寶市] | 城關鎮[禮縣] | 城關鎮[薊縣] | 城關鎮[郾城區] | 城關鎮[鎮原縣] | 城關鎮[阜南縣] | 城關鎮[靜寧縣] | 城關鎮[鹿邑縣] | 城關鎮[蒙城縣] | 城關鎮[鳳台縣] | 城關鎮[舒城縣] | 城關鎮[大通回族土族自 | 城關鎮[湟源縣] | 城關鎮[漢陰縣] | 城關鎮[留壩縣] | 城關鎮[洛南縣] | 城關鎮[彬縣] | 城關鎮[千陽縣] | 城關鎮[澄城縣] | 城關鎮[荔縣] | 城關鎮[隴縣] |城關鎮[白河縣] | 城關鎮[茶陵縣] | 城關鎮[開陽縣] | 城關鎮[施秉縣] | 城關鎮[普定縣] | 城關鎮[獨山縣] | 城關鎮[金沙縣] | 城關鎮[鎮寧布依族苗族 | 城關鎮[臨河區] | 城關鎮[南丹縣] | 城關鎮[隆德縣] | 城關鎮[武清區] | 城關鎮[寶坻區] | 城關鎮[淮陽縣] | 城關鎮[南漳縣] | 城關鎮[鎮坪縣] | 城關鎮[德保縣] | 城關鎮[商城縣] | 城關鎮[潢川縣] | 城關鎮[忻城縣] | 城關鎮[巴彥淖爾市臨河 | 城關鎮[黔西縣] | 城關鎮[柘城縣] | 城關鎮[夏邑縣] | 城關鎮[宕昌縣] | 城關鎮[滑縣] | 城關鎮[汝陽縣] | 城關鎮[鄖西縣] | 城關鎮[淮濱縣] | 城關鎮[洛寧縣] | 城關鎮[文縣] | 城關鎮[盧氏縣] | 城關鎮[華容縣] | 城關鎮[宜陽縣] | 城關鎮[白水縣] | 城關鎮[霍邱縣] | 城關鎮[潼關縣] | 城關鎮[清豐縣] | 城關鎮[南樂縣] | 城關鎮[大荔縣] | 城關鎮[涇川縣] | 城關鎮[岳陽縣] | 城關鎮[永城市] | 城關鎮[懷遠縣] | 城關鎮[汨羅市] | 城關鎮[襄城縣] | 城關鎮[濬縣] | 城關鎮[臨澧縣] | 城關鎮[興仁縣] | 城關鎮[桂陽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