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市第四中學

湖北襄樊市第四中學

襄樊市第四中學(簡稱襄樊四中),創辦於1954年9月,1978年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和襄樊市對外開放學校,1985年被確定為全國軍訓試點學校,1987年被定為全國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2001年以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被命名為湖北省示範學校。

基本信息

辦校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建有標準40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兩個和建築面積達7600平方米的多功能體育館兩個,7棟寬敞舒適的學生公寓,可容納3000名學生就餐的學生食堂,藏書達13萬餘冊的現代化圖書館及實驗設備達部級一類的高規

校園風景(20張)格理化生實驗室。建有現代化教育技術中心、科技實驗教學中心、多媒體計算機教學中心、電子閱覽和圖書閱覽中心、藝術活動中心,學校校園微機網際網路已全面投入使用。

學校下設高中部、國中部、國小部、體育部,現已擁有127個教學班(其中高中69個班、國中29個班、國小23個班、體育6個班),在校學生達9000人,專任教師423人,其中特級教師9人,高級教師145人,中級教師192人,有80多名教師先後獲國家、省級的表彰和獎勵,有100餘名教師成為襄陽市各學科教研會的主要負責人、襄陽市骨幹教師、教學標兵,先後湧現出華元林、李少華、蔡順華陶仕富楊繼禹李均邦、韓銳、周俊等一大批省內外知名教育專家。

歷史沿襲

襄陽四中創辦於1954年9月,1978年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重點中學和襄陽市對外開放學校,1985年被確定為全國軍訓試點學校,1987年被定為全國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試點學校,2001年以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被命名為湖北省示範學校。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普通中國小督導評估制度,創建省級示範學校,舉素質教育之旗,走改革創新之路,形成了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興校、以創新求進、以質量求勝的辦學理念,堅持管理創新、德育創新、教學創新、環境創新,實現了"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辦學目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和思路。始終以育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興校,以創新求進,以質量取勝,把襄陽四中建設成為"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全省一流、國內外知名的省級和國家級示範高中。在管理創新上,著力建設一流的幹部隊伍和師資隊伍,形成了一個廉潔務實,開拓進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領導集體,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整體最佳化的教師隊伍;在德育創新上,積極為學生配送風味常新的"德育套餐"。經過多年的探索,我校德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堅持滿足學生"精神營養需求",滿足學生的口味特點,為學生配送"德育套餐",而且使之風味常新,讓學生有選擇的自由和選擇的空間,追求一種寬鬆和諧、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德育套餐"的工作經驗已收入省政府督導室主編的《面向新世紀的跨越--點擊荊楚素質教育示範校》一書,並列入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理論上的升華和探討。在教學創新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五個轉變:在學科設定上,由單一學科向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選修課程有機結合方向轉變;在教學目標上,由偏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培養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方向轉變;在教學關係上,由偏重教師支配與控制向注重發揮教師、學生雙主體作用轉變;在學生潛力開發上,由偏重智力開發向同時注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開發的方向轉變;在教學評估上,由重視教學結果評價向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轉變,構建現代主體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取得顯著的教育教學效果,歷年高考處於襄陽市乃至湖北省重點中學全列。目前學校承擔國家級教育教研課題4項、省級課題8項。同時還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澳大利亞肯摩爾中學結為友好學校。在環境創新上,著力打造人文建築。

根據市政府的決定,將原襄陽四中、襄陽體校、22中、東街國小合併為新的襄陽四中。學校於2001年10月重新制訂了《襄陽四中校園總體規劃設計構想》,學校圍繞"創新思路,盤活資源,搞好規劃,加快建設,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名城建設推進名校建設,以名校建設促進名城建設,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完成學校整體規劃調整後的建設任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少年兒童成才教育園、文化生態旅遊園。經過全體師生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學校園林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次被命名為湖北省綠化先進學校、湖北省城市園林式學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報導了我校的辦學經驗和成就,在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了良好的群體形象。

學校成就

建校50年來,以培養學貫中西、精文通理、兼顧專博、知曉古今的人才打好基礎為已任,為國家培養了三萬多名人才,湧現出中國科學院院士熊有倫、著名經濟學專家郭道揚、"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和"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梅潔、中國科技大學美國摩西根大學雙博士後史強、全省理科狀元梁一凡、省文科狀元王林麗、省理科狀元朱師達等一大批傑出的人才。

2001年高考600分以上特優生216人,過重點大學分數線547人,居全省重點中學之首,王林麗以635分獲省文科狀元;2002年高考取得大面積豐收,670分以上的特優生8人,600分以上考生168(含保送生)人,過重點大學分數線542人,過本科分數線924人;過省分數線1257人,居襄陽市第一;2003年高考囊括了全市理科、文科狀元,高考成線600分以上學生30人(不含保送生),居襄陽市第一;上重點線559人(不含體育、藝術生),雄居襄陽全市第一。2009年高考理科660分以上特優生4人,遙居全大市第一;市區理科前10名襄陽四中占據7名,遙居全大市第一;理科655分以上特優生8人,遙居全大市第一;理科650分以上特優生9人,遙居全大市第一;文科王晨陽以631分(含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優惠分)居全大市第一;通過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高校自主招生人數突破100人大關,通過人數和通過率遙居全大市第一;任雲柯同學獲物理奧賽全國總決賽第二名,楊鵬宇同學獲數學奧賽全國總決賽金獎,他們均入選國家集訓隊,被北京大學免試提前錄取,創襄陽歷史記錄;單鳳竹、王奕錚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根以優異成績考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並獲得每年全球僅有一個名額的鋼琴專業全額獎學金;施維、周嘯等7名同學被中國人民大學等重點大學提前錄取,小語種提前錄取人數連續四年遙居全大市第一;4人通過飛行員考試,居全大市第一,其中李偉琨同學以614分居全省第一。文、理、體/藝、外全面豐收。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中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省教育改革表彰單位、全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最佳文明單位、全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省級示範高中、全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等殊榮。

辦學特色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普通中國小督導評估制度,創建省級示範學校,舉素質教育之旗,走改革創新之路,形成了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興校、以創新求進、以質量求勝的辦學理念,堅持管理創新、德育創新、教學創新、環境創新,實現了"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辦學目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和思路。始終以育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德立校,以章治校,以科技興校,以創新求進,以質量取勝,把襄陽四中建設成為"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全省一流、國內外知名的省級和國家級示範高中。在管理創新上,著力建設一流的幹部隊伍和師資隊伍,形成了一個廉潔務實,開拓進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領導集體,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整體最佳化的教師隊伍;在德育創新上,積極為學生配送風味常新的"德育套餐"。

辦校宗旨

經過多年的探索,該校德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學生的未來負責,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堅持滿足學生"精神營養需求",滿足學生的口味特點,為學生配送"德育套餐",而且使之風味常新,讓學生有選擇的自由和選擇的空間,追求一種寬鬆和諧、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和氛圍。"德育套餐"的工作經驗已收入省政府督導室主編的《面向新世紀的跨越--點擊荊楚素質教育示範校》一書,並列入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理論上的升華和探討。

新四中

在教學創新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五個轉變:在學科設定上,由單一學科向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選修課程有機結合方向轉變;在教學目標上,由偏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培養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方向轉變;在教學關係上,由偏重教師支配與控制向注重發揮教師、學生雙主體作用轉變;在學生潛力開發上,由偏重智力開發向同時注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開發的方向轉變;在教學評估上,由重視教學結果評價向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轉變,構建現代主體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取得顯著的教育教學效果,歷年高考處於襄陽市乃至湖北省重點中學前列。

目前學校承擔國家級教育教研課題4項、省級課題8項。同時還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澳大利亞肯摩爾中學結為友好學校。在環境創新上,著力打造人文建築。根據市政府的決定,將原襄陽四中、襄陽體校、22中、東街國小合併為新的襄陽四中。

學校於2001年10月重新制訂了《襄樊四中校園總體規劃設計構想》,學校圍繞"創新思路,盤活資源,搞好規劃,加快建設,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名城建設推進名校建設,以名校建設促進名城建設,力爭用2-3年時間基本完成學校整體規劃調整後的建設任務,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少年兒童成才教育園、文化生態旅遊園。 

經過全體師生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學校園林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多次被命名為湖北省綠化先進學校、湖北省城市園林式學校。《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報導了該校的辦學經驗和成就,在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了良好的群體形象。

分部簡介

體育部簡介

襄陽四中體育部的前身是襄陽市體育運動學校,其源於李宗仁創辦的鄂北運動場。體育部堅持德育為首,體育為主,讀訓並重,全面發展的原則,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先後向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人才,其中獲世界大賽前三名5人次,獲亞洲級金牌19人次,獲國家級金牌73人次,有5人次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學校輸送的向鳳蘭在第11屆世界女子舉重錦標賽中三破世界紀錄獲得金牌。經過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國家高水平人才基地檢查評估的洗禮,經過組建襄陽教育"航空母艦"的打造錘鍊,牢固樹立“強素質,塑形象,嚴管理,練內功”的觀念,投入“二次創業”,逐步形成體教結合、科技興體的辦學特色,將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襄陽人民的面前。體育部目前開設有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武術、摔跤、舉重、船艇、體操等運動項目,將遵循教育規律和體育規律,培養高水平體育運動後備人才。夢圓北京,心繫“航母”,體育部將以實際行動向2008年奧運會獻出一份厚禮。

國中部簡介

襄陽四中國中部近年來把深化素質教育,最佳化育人環境,規範教研行為,提高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幾個重要環節。經過多年努力,湧現出特級教師1名、省級優質課獲得者3名、市級優秀教師2名、拔尖人才2名、骨幹教師2名、學科帶頭人1名、有43篇論文在全國、省、市評獎中獲獎。2000年全市中考狀元的桂冠,被本部學生摘取。

國小部簡介

襄陽四中國小部占地面積5753.6平方米,校舍6129.5平方米,其中教學教輔用房3060平方米,教師生活用房2540.5平方米。現有教學班20個,學前班3個,在校學生1306人。在職教職工64人,專任教師58人,其中語文教師29人,數學22人,體育3人,音樂3人,美術3人,思品4人,自然3人,健康教育2人,科技1人,社會1人。教師學歷基本達標,師資力量雄厚,小教高級教師34人,小教一級教師12人,小教二級教師6人。教師年齡結構合理,50歲以上教師11人,占教師隊伍20%,49-35歲的教師20人占教師隊伍的30%,35歲以下的34人占教師隊伍50%。特級教師1人,襄陽市拔尖人才1人,學科帶頭人2人,骨幹教師12人。學校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國小教學大綱》,開齊了全部課程。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推進素質教育,把“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國小畢業生”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多次獲得區、市級先進學校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