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游定夫紀念館](/img/c/2f6/n5GcuM3XzEzN0ETM4QDN5ITNxUTMxMTNwgTMxADMwAzMxAzL0Q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近年來,祠堂經大面積修葺,一九九二年八月闢為游定夫紀念館,一九九六年九月被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點
![游定夫紀念館](/img/c/55d/n5GcuM3XxIDOxQDO0UDN5ITNxUTMxMTNwgTMxADMwAzMxAzL1Q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大堂正中為游定夫塑像,左為游氏鳳池之祖游開塑像,右為第十六代世孫、明朝兩京刑部右侍郎游居敬塑像。正堂的額枋上懸有寶祐三年(一二五五)宋理宗欽賜的金字“御贊匾”,匾曰:“皇天眷命,泰運南旋,祈我邦國,億萬斯年,偉哉聖道,先載南傳,允矣君子,德業精專,春光融融,秋月娟娟,泰山之竣,河海之淵,先生風教,麗日中天,四方其訓,朕有賴焉。寶祐三年,贈游酢。”正堂、中堂與前堂懸掛“思成堂”、“萬年儀式”、“孝思不匱”等牌匾。兩邊有朱熹所撰楹聯:“道南首豸山學共龜峒立雪,理窟從洛水本歸濂水引導源。”祠記憶體有六塊元、明、清、民國等年代修建祠堂的石刻碑記。
祠內展品
![南平御史定夫游公祠](/img/6/0ae/n5GcuM3XzQDOygTNxITN5ITNxUTMxMTNwgTMxADMwAzMxAzLyU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大堂中立游酢塑像,左右配游嚴(鳳池開基始祖)游居敬(游酢16世孫,明兩京刑部左右侍郎)塑像;祠記憶體有元、明、清、民國及現代雕刻六塊,尤以元致和元年(1328年)延平路府推官林興祖所撰《御史定夫游公祠堂記》為珍貴;正堂上方懸有宋理宗皇帝“御贊匾”,中堂上掛“萬年儀式”、“思成堂”、“報本思源”、“慕德報功”“孝思不匱”及游居敬題“祭祀有感”等八塊匾,“和可生瑞氣,書可振家聲”等五幅楹聯及明、清達官顯貴人物肖像6幅,總計25件珍品文物。
影響
紀念館開館以來,不斷有海內外游氏宗親及學者、賓客參觀、瞻仰、考察、謁祖。有關部門在此地召開三次游酢思想學術研討會,閩台兩岸和其他海外學者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出版研討文集三輯,重版《宋游酢文集》,發行海內外。
自對外開放後,慕名而來的美、英、日、印尼、韓國、新、馬、泰和港、澳、台的專家及游裔、機關單位、學生前來瞻仰拜謁,參觀考察的已達10萬餘次,其中台灣游裔4000餘人次。游定夫祠、游定夫學校已經成為“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基地”、“中國教育協會嘗試教育實驗基地”,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等四家選定的游定夫祠、游定夫學校作為“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基地”,南平市委、市政府批准游定夫祠為“南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南平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游酢理學景區”等八大基地,聞名於世。
人物簡介
![游定夫紀念館](/img/6/564/n5GcuM3XyIDMwIjM4YDN5ITNxUTMxMTNwgTMxADMwAzMxAzL2Q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