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渭河,古稱渭水,禹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主要流經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鹹陽、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渭河幹流,橫跨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渭河流域818公里,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它不僅滋養著沿岸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靈,積澱著悠久的燦爛文化,而且蘊藏著豐富的奇石資源。
特點
品種多樣
![渭河奇石](/img/c/941/nBnauM3XzIjM2UDO4gj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4Y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題材廣泛
![渭河奇石](/img/e/509/nBnauM3XxgTO5QjN3kj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5Y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從人物題材來看:大體有人文始祖、古代帝王、聖賢典故、偉人風采、名人軼事、天堂神話、美人風姿、民間百態等表現內容。
從動物題材來看:大體有龍騰盛世、鳳兆祥瑞、神龜祝壽、松鶴延年、麒麟送子、金蟾送寶、雄鷹展翅、國寶熊貓、“十二生肖”等表現內容。
從山水題材來看:大體有太白積雪、秦嶺疊翠、雞峰插雲、華山雄姿、劍門雄關、洞中奇觀、黃山奇松、九寨秋韻、廬山瀑布等表現內容。
花鳥和器物題材也有,如國色天香、荷塘月色、梅蘭竹菊、燕舞春風、黃鸝鬧春、喜上眉梢、三寸金蓮、七級浮屠、百年陳釀、傳國玉璽等表現內容。
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這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觀賞石審美的必要條件。渭河奇石題材廣泛,不僅滿足了這一要求,而且也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愛好者的審美需求。在題材選擇上,石友們可以各取所愛、各盡所能進行收藏,做到雅俗共賞。
形象奇妙
![渭河奇石](/img/5/386/nBnauM3XyYjM1kTO4kj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5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從藝術表現形式來看:大多數造型能單獨觀賞,表現一個主題。也有一些造型能排列組合,進行系列展示。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大多數觀賞石的造型是比較寫實的,給人以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的美感。也有一部分觀賞石的造型是誇張的,物象某些部位和特徵被放大或變形,五官位置有點歪斜,身體結構比例有點失調,但卻給人以幽默滑稽、詼諧有趣的美感。還有一些觀賞石的造型屬於“意象”或“抽象”,物象似是而非、結構特殊,給人以奇異怪誕、光怪陸離的美感。還有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叫“移步換景”。真可謂“一石多畫”、“一石多變”,“一石多意”,奇妙無窮。形象美是現代觀賞石的主要特徵,是藝術審美的首要因素。寶雞觀賞石形象奇妙、生動美觀、最能體現這一要求,因而也給觀賞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帶來了快樂。
色彩典雅
![渭河奇石](/img/3/ba2/nBnauM3X3IjMyIDMwA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c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次說色彩搭配:或一石一色,或一石多色;或紅黃相配,或黃紫相配;或黑白相搭,或紅白相搭;或黃綠相間,或紅紫相間;或對比強烈,或和諧典雅;或古色古香,或嫵媚艷麗;或熱烈喜慶,或清爽寧靜;或神秘浪漫,或文雅樸實,等等。
再說色彩功能:渭河奇石的色彩搭配,能起到美化形象、襯托主題、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的作用。另外,有些色彩石放置在室內,可以增添喜氣、瑞氣和文氣。有的色彩石還被當做“風水石”使用。色彩美是現代觀賞石的主要特色,是藝術審美的重要因素。渭河奇石色彩典雅和諧,正好符合這一審美要求,因而也能滿足觀賞者和普通民眾的心理需求。
紋理別致
![渭河奇石](/img/b/0af/nBnauM3X3YTO5ATOwA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c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次說意象紋理石:因紋理似像非像,有些意味,通過藝術聯想也有其名。如《草原牧歌》一石,畫面綠底黑紋,或黑底綠紋。收藏者發現有的黑紋似牛似馬似羊,便認定綠色象徵草地,黑紋象徵牛羊成群、萬馬奔騰,於是便有其名。
再說抽象紋理石:因紋理大多呈幾何形,與自然形象聯繫較遠,難以想像和命名。但觀之卻有一些流動感、韻律感、節奏感,形式美感強,故而也有石友收藏。紋理美,是現代觀賞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審美的重要因素。渭河奇石,不僅紋理別致,而且有一定內涵,給人以特別的審美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反映了渭河奇石收藏者具有較高的藝術眼光,較多的審美情趣。
文字真切
![渭河奇石](/img/f/e22/nBnauM3X0MDOyUTOxA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c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這裡僅舉幾例說明:一是“壽”字。石面呈黃底紅字,書體似篆似隸,兼有行草味道,筆畫繁多蒼勁,字型略高顯長,大有“壽比南山”之寓意,也有高壽、多壽、長壽之內涵。二是“福”字,又似“鴻”字。石面呈白底紅字,書體為行草,筆畫遒勁,字型方正,大有“鴻福齊天”之寓意。三是“香”字。石面呈黃底黑字,書體為行楷,字型方正,似有“香氣襲人”之寓意。另有單字“人”、“兵”、“馬”、“山”、“石”、“蘭”等,字意也好。還有“孫中山”、“中國CCTV”等組合詞語,內涵也好。
觀賞石中有文字,這實屬難能可貴。數量雖不多,但文字真切、書法味強、寓意吉祥、思想健康。尤其是“福”、“壽”二字,內涵喜人,迎合民願,深受大眾喜愛。
質地獨特
![渭河奇石](/img/4/757/nBnauM3XwcDO3QjMzA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wc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一是紅碧玉,也叫寶雞紅,又稱陝紅瑪瑙。系矽質岩,質地細膩、硬度較高,又因色彩表里通紅,有喜慶吉祥之感,很受當地人推崇和喜愛。其中有少量天然成像的象形石,大多數用來加工各種藝術品。
二是墨玉,又稱黑烏金,也叫黑金剛。系黑色大理岩,質地細膩、硬度較高,又因黑色表里一致,有莊重神秘之感,也受當地人關注和喜愛。其中有大量自然成像的象形石,也有一定數量的人工雕刻藝術品。
三是黃蠟石,又稱寶雞瑪瑙,也叫渭河黃玉。系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岩,質地細膩、硬度較高,又因色彩表里透黃,有富貴華麗之感,很受當地人推崇和喜愛。其中也有少量的自然形象,大多數用來雕刻各種藝術品。
另外,還發現有“五彩石”、“透閃石”,質地也較獨特,有待研發利用。質地是現代觀賞石的物質載體和基本要素,是藝術審美的重要因素。渭河奇石的質地獨特,恰好與形象、色彩、紋理達到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這無疑會增強和提升自己的審美價值。
意境優美
![渭河奇石](/img/4/4fb/nBnauM3XwUjN2EDNxE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c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從人物題材內容來看:有偉岸、崇高、賢良、嫵媚、詼諧等美感。如《首陽山二賢》一石,畫中兩個人物,一坐一立、衣著古裝、形影不離、氣質高貴。再看周圍環境,樹木無皮、寸草不生、一片荒涼景象。此人此物、此情此景、這不正是備受孔子所推崇的伯夷、叔齊二位大賢嗎?不正是他兄弟倆隱居在“首陽山”的真實寫照嗎?聯想到二人先是主動謙讓君位,接著外出隱居山林,後又拒絕入朝做官,寧死不食周粟的高風亮節,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此畫面石表現的意境自然是崇高、賢良。另如《笑問客從何處來》、《風雪夜歸人》、《貂蟬拜月》等石,其意境都很優美。
![渭河奇石](/img/9/a7b/nBnauM3X1ITN2cDNyE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從動物題材內容來看:有神勇、威嚴、機靈、溫順、憨厚等美感。如《天馬行空》一石,畫中駿馬奔騰、昂首嘶鳴、四蹄飛揚、長尾帶風、白雲翻滾。這讓人好像看到了“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神韻,也讓人仿佛領略了“汗血寶馬”的神采,其意境之美已不言而喻。另有《麒麟送子》、《猴子撈月》、《金豬送福》等石,其意境也很感人。意境美是造型藝術作品的靈魂,也是現代觀賞石不可或缺的審美要素。
渭河奇石意境之美,令人觀之神往、賞之神思、品之神怡、藏之神清,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和“物我相化”的最高境界!
渭河黃蠟石
渭河黃蠟石,又稱渭河瑪瑙,也叫渭河黃玉。因其色彩美、質地美、形態美,現已成為渭河石中的一個特殊品種,正越來越受到石友們的推崇和喜愛。說起渭河黃蠟石,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取材方便
渭河黃蠟石,主要採集於渭河流域。由於黃蠟石沒有母體,也不是從一個大礦層分離出來,形體大則幾十千克,小則幾克重,無論其大與小,一塊就是一塊。一般形成於地表上,散落在河床和山溪之中,受鐵元素滲透影響而成黃色,比較引人注目。石友們不用遠行外地,可以就近取材、俯拾即是,也不需任何器械,就能輕而易舉撿到稱心如意的黃蠟石。正因如此,已有數百人參與收藏活動,累計藏品多達數千枚,且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色彩華貴
![渭河奇石](/img/0/738/nBnauM3X4ADNyEDOzEzN1YTM0UTM5ETM4ITMxADMwAzMxAzLxc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質地優良
渭河黃蠟石,大多是一次成岩,一般結構穩定、雜質較少、質地細膩、光滑圓潤,給人以優良、純正的美感享受。從黃蠟石的礦物成分來講,有的系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岩,硬度較高、晶瑩透光,具有玉石、瑪瑙的品質;有的含二氧化矽成分較多,玉化程度很高,已經完全可以和玉相媲美了。玉有“溫潤堅密”之美,好的黃蠟石,能體現出美玉“精光內蘊”和“厚重不遷”的內在品格,因而有人稱之為“渭河黃玉”,這一點也不過分。正是因為有了玉質的美,渭河黃蠟石的色彩和形態才顯得更為特別、更為珍貴、更為可愛。渭河黃蠟石,質地優良、品似美玉、溫潤養人,真是讓人喜歡。
體態豐盈
渭河黃蠟石,體型飽滿、形狀多變、姿態各異、造型奇特,給人以豐盈、雅致的美感享受。從自然形體來看,有的呈現為較規則的幾何形體,表面平整圓滑,顯得自然流暢、柔和大方;有的則呈現為不規則、較複雜的形體,表面跌宕起伏、稜角分明、似有“瘦皺漏透”之象。從天然造型來看,有些黃蠟石也呈現出了人物、動物、山川、蔬果、器物等具體形象,有一定的內涵和寓意。在渭河黃蠟石中,有色彩美、質地美、造型美三者融為一體,達到完美結合的,顯得彌足珍貴,堪稱為“精品”或“極品”。渭河黃蠟石,體態豐盈、婀娜多姿、形象感人,真是令人稱奇。
寓意祥和
渭河黃蠟石,不論是外表色彩,還是內在品質;不管是原有自然形象,還是藝術加工形象,其中都蘊含著富貴、祥和的美意。單從色相講,黃色本來就有高貴和吉祥的象徵意義;單從質地講,蠟石本身也有美玉滋潤、柔和的品德;單從體態講,黃蠟石自身也有穩重、大度的風範;單從造型講,黃蠟石中有“壽星”、“觀音”、“笑佛”、“金蟾”、“神龜”、“仙桃”等形象,本身就蘊含著幸福長壽、富貴安寧、吉祥如意的美意。至於人為加工的各種藝術品,不用多講,更能表達人們的美好心愿。所以說,無論擁有一塊什麼樣的黃蠟石,都能讓人心滿意足。渭河黃蠟石,寓意祥和、蘊靈納氣、韻味醉人,真是讓人迷戀。
玩法多樣
渭河黃蠟石,因其色、質、形各有優點,故在玩法上也是因人而異,靈活多樣,形式和風格也不盡相同。先說崇色玩法,也叫傳統玩法。古人玩蠟石注重色相,以玩色為主。清代名士梁九圖有句名言,“蠟石最貴者色,色重純黃,否則無當也”,影響較為深遠。今人也有這種玩法,崇尚的是色彩華麗,始終保持天然美色,陳於室內,藉以增添祥光瑞氣。
次說崇質玩法,也叫賞玉玩法。賞玩者非常注重黃蠟石的內在品質,不計較色彩的鮮明與灰暗程度,也不在乎是否有形。石友崇尚的是質地高貴,追求寶玉般的品質,始終保持“原汁原味”,不做任何加工處理,一般陳於廳室,藉以增加寶光靈氣。
再說崇形玩法,也叫現代玩法。賞玩者非常注重黃蠟石的自然造型,也兼顧色彩和質地。石友崇尚的是形象生動,講究造型逼真、形神兼備、富有內涵,具有藝術觀賞價值。一般玩的是“具象”,也有玩“抽象”的,大多陳於室內,藉以增加樂趣喜氣。
後說崇器玩法,也叫雕件玩法。賞玩者對玉器情有獨鍾,有“玉不雕不成器”的傳統觀念。石友崇尚的是精美玉器,將黃蠟石當作加工素材,進行藝術處理,製成各種雕件賞玩。大多是一些吉祥之物,或佩帶於身,或擺放於室,藉以表現愛美之心。還有一種置景玩法,或叫組合玩法,也頗有新意。賞玩者將黃蠟石與其他石種進行組合,置成人工景觀,用以點綴美化園林、賓館和廳室。也有人將小型黃蠟石與植物、花卉等合理搭配,組成盆景,置於廳室,藉以增加美景秀氣。
渭河黃蠟石以其華貴的色彩、優良的質地、豐盈的體態、祥和的寓意、多樣的玩法,給人以特殊的印象和感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獨特的審美功能,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和有關專家的好評。
歷史文化
渭河流域自古出名石,賞石文化源遠流長,堪稱石文化之故鄉。
古有釣魚台“璜石”,春秋時“石鼓”,古陳倉“若石”,道教“功石”,秦公大墓“磬石”,周公廟“佛石”等奇石,早已名揚天下。
今有數以萬計、精美絕倫的各種觀賞石相繼問世,有的已在地區和全國各地獲大獎。渭河奇石,猶如一朵瑰麗的“仙葩”正在盈盈綻放,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冉冉升起。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賞石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渭河奇石的藝術觀賞價值、文化研究價值、經濟實用價值和社會利用價值等,必將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渭河奇石的風貌特色,渭河奇石文化的風骨神韻,也必將光彩照人,感動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