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南忙罷古會

渭河南忙罷古會

古會於農曆六月初一,從位處區域最南端與長安接壤的吳家莊開始,農曆七月底在北槐等村子結束,前後整整兩個月。其間,域內所有村莊皆選定一個特定的日子家家過會待客。具體日期多為單日。偶有雙日,也多是定在初十、二十、三十這幾天。渭河南岸的人們因為過會也蘊涵著慶豐收的意思,所以俗稱“蒸饃會”、“團圓會”。而由於渭河南岸過會最初的內涵和用意,渭河北岸的人,不少人都把渭河南岸的過會也叫作“女婿會”。過會的風俗,解放後同樣沒有躲過人為的劫難,十年文革中,幾乎銷聲匿跡了。文革一過,又“春風吹又生”地慢慢盛行起來。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古會於農曆六月初一,從位處區域最南端與長安接壤的吳家莊開始,農曆七月底在北槐等村子結束,前後整整兩個月。其間,域內所有村莊皆選定一個特定的日子家家過會待客。具體日期多為單日。偶有雙日,也多是定在初十、二十、三十這幾天。這一天,不但所有的親戚都要來,而且彼此相好的朋友這一天也會登門,成為與血緣親戚一樣備受歡迎的座上賓,主人依據家境、財力、當年莊田的豐歉擺桌設席招待客人。有人叫她親戚會,有人叫她女婿會,有的也叫她蒸饃會,還有的叫她老碗會。

..

歷史淵源

1、“姻親說”,傳說從周朝開始。
2、“廟會說”,傳說從秦漢開始。
3、“慶豐收、生產交流說”,以口頭傳說為主,均無資料考證。

基本特徵

1、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2、所轄地域範圍廣。(87個自然村落)
3、過會集中在農曆六月、七兩月,各村過會時日看似無序,實際有序。
4、過會形式內容符合農耕文化民間禮儀特徵。
5、有民間信仰色彩。

主要價值

1、她是一種地域風俗文化。

..

2、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交流的機會。
3、是聯絡人與人之間親情、友情的一種紐帶。
4、從過去到現在,她的存在使這塊土地上始終傳承著一種人際社會關係更人本、和諧的文化,為當今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民眾基礎和歷史基礎。

區域及地理環境

渭河南轄秦都區南部鄉鎮及接攘長安、戶縣等78個農村。
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腹地,秦都區南部,是中國歷史上周、秦、漢、唐等11個王朝的京畿之地。2200多年前,作為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秦,曾在此建都,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界於東經108°37′—108°45′,北緯34°18′—34°26′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長20多公里,東西寬28餘公里,總面積200餘平方公里。

瀕危狀況

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原有的樸素的民間情感在淡化,在不斷演化發展,傳統的禮儀講究受到衝擊。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成立區級領導機構,文化館成立保護工作部,確定專職工作隊伍。
2、建立古會資料文檔,製作資料片。
3、保護經費列入2007年及十一五期間區級財政預算。
4、確定從2006年起,每年接續古會,由政府主辦、舉辦以傳承民間文化為宗旨,以民間文化交流展示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文化藝術節。

內容保護:

保護傳承風俗禮儀習慣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的充實和加強新的文化內涵。
十年保護目標:
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有組織的充實活躍古會的文化內涵,培養新一代傳承人。
五年計畫:
時間:2007年
保護措施:成立區級領導機構,文化館成立保護工作部,確定專職工作隊伍。
建立古會資料文檔,製作資料片。
預期目標:申報市級、省級保護名錄
時間:2008至2011年
保護措施:繼續將探尋古會源頭作為一項研究課題挖掘、論證。讓古會不斷注入新的內
涵。
預期目標:使古會這一民間習俗繼續傳承。

保護措施:

建立古會過會各村村級文化活動室,投入一定經費配置設施設備,充實古會內容形式。
建立機制:建立傳承人聯繫會議制度,
經費預算及其依據說明:
2008年以後隨區級財政的增長幅度逐年遞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