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木姜子

清香木姜子

清香木姜子落葉小喬木,高3—5(10)米,樹皮灰綠或灰褐色,光滑。花期2—3月,果期9月。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南部及東南部;生於土壤較肥沃而又濕潤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350—2450米。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及台灣也有。中南半島各國有分布。果及枝、葉可提芳香油,可作皂用香精,根、葉、果均可入藥,性溫,味辛,功能疏風散寒,鎮痛,治胃寒腹痛、水腫及風濕關節痛。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Litsea Lam.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清香木姜子
其它中文名:大姜子果(金平),山胡椒(龍陵),毛梅桑(雲南沙族語),澄茄子(四川),木椒子(貴州),畢澄茄(湖南).
文獻來源:W.W.Smith(1921);Liou Ho(1932),(1934);Chien et Cheng(1934);Allen(1938);T.T.Yü(1941);圖鑑(1972)*;雲南經濟植物(1972)*。

描述欄位

落葉小喬木,高3—5(10)米;樹皮灰綠或灰褐色,光滑。幼枝圓柱形,被短柔毛。頂芽圓錐形,外被黃褐色柔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5—14厘米,寬2.2—4.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紙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被疏柔毛,沿中脈稍密,羽狀脈,中脈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側脈每邊8—12條,在上面平坦,下面突起;葉柄長1.5厘米,初時有短柔毛,後漸變無毛。傘形花序通常2—4個簇生於葉腋短枝上,短枝長1—2毫米;花序總梗長5—10毫米,被短柔毛;苞片4,寬卵形,有5—6條脈,外面幾無毛,內面被白色短柔毛;每一傘形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約1.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花被片6,橢圓形,兩面被短柔毛;雄花中能育雄蕊9,花絲有灰黃色柔毛,第三輪雄蕊基部腺體盾狀心形,近無柄,退化雌蕊無;雌花中退化雄蕊9,棍棒狀,被灰黃色柔毛,子房壺形,花柱粗短,柱頭頭狀,具淺裂。果球形,直徑5—7毫米,頂端具細尖突,成熟時黑色;果梗長4毫米,頂端不增粗,有稀疏短柔毛。花期2—3月,果期9月。

分布及生境

產西南部、南部及東南部;生於土壤較肥沃而又濕潤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350—2450米。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及台灣也有。中南半島各國有分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果及枝、葉可提芳香油,可作皂用香精。據本所分析:枝、葉含芳香油約0.7%,油比重(12℃)0.8348,折光率(20℃)1.4858,旋光度(12℃)—2.2°,酸值3.3,皂化值18.67,醛酮含量72%(亞硫酸氫鈉法)。據廣西資料:核仁含油38.5%,油脂的碘值77.88,酸值56.66,皂化值219.45,主要脂肪酸成分為月桂酸。此外,根、葉、果均可入藥,性溫,味辛,功能疏風散寒,鎮痛,治胃寒腹痛、水腫及風濕關節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