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款識)銅胎,覆盞式的蓋,蓋頂有唇口圓盤式鈕,蓋與器身合組成球狀器腹,器側鑲浮雕式鍍金鳳首銜環耳,環飾掐絲雲紋,高足;器形是仿春秋戰國時期盛食物之青銅器豆的形制。器內光素,器表除蓋、腹與圈足上共六圈掐絲回紋外,其餘滿飾大小圓圈紋(大圓圈內各含三個小圓圈),填墨綠色釉,小圓圈中央在綠釉上再點白釉,白釉大多燒失。鍍金底陰刻“雍正年制”無框雙行宋體字款。

基本資料

【器物名稱】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1]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圖1)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圖1)

【材質類別】琺瑯器
【製作年代】清代雍正
【文物原屬】宮廷御用,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高10.1公分,口徑7.1公分

器物簡介

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款識)銅胎,覆盞式的蓋,蓋頂有唇口圓盤式鈕,蓋與器身合組成球狀器腹,器側鑲浮雕式鍍金鳳首銜環耳,環飾掐絲雲紋,高足;器形是仿春秋戰國時期盛食物之青銅器豆的形制。器內光素,器表除蓋、腹與圈足上共六圈掐絲回紋外,其餘滿飾大小圓圈紋(大圓圈內各含三個小圓圈),填墨綠色釉,小圓圈中央在綠釉上再點白釉,白釉大多燒失。鍍金底陰刻“雍正年制”無框雙行宋體字款。[1]

紋飾之美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中部放大圖)鳳耳豆的器內光素,器表除蓋、腹與圈足上裝飾六圈掐絲回紋外,其餘滿飾大小圓圈紋,填墨綠色釉,圓圈大小整齊畫一,緊密排列,器型線條優美,掐絲工整,可謂精美絕倫。是故宮院藏落雍正款的唯一掐絲琺瑯器。[2]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款識)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款識)

器物功用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圖2)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金胎,底陰刻“雍正年制”。器形仿自東周青銅器中盛食物的“豆”,覆盤式的蓋,蓋頂有圓盤式的環鈕,蓋與器身合組成球狀器腹,器側鑲浮雕鳳首銜環耳裝飾,作為陳設器或蓋盒;將蓋子打開仰置,與器腹一樣,可當盛物的盤子。全器的裝飾紋樣,除蓋、腹與圈足上有六圈掐絲回紋外,掐絲工整。

琺瑯器注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側面放大圖)中國人習慣於將塗飾在金屬器物表面的玻璃質稱為琺瑯釉。琺瑯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鹽類。需與不同材質的胎體結合,因此在製作技術上要兼顧釉與胎兩者的理化性質;也就是說,這些釉至少應調配到膨脹係數比胎質的小,同時熔點比胎質的低,才能完整的附著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觀。琺瑯器即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
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側面放大圖)清雍正掐絲琺瑯鳳耳豆(側面放大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