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臟腑熱

治法。具有清瀉臟腑火熱的作用,適用於邪熱偏盛於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火熱證的治療方法。

概念

具有清瀉臟腑火熱的作用,適用於邪熱偏盛於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火熱證的治療方法。

中醫解讀

清臟腑熱,用於邪熱偏盛於某一臟腑所產生的火熱證型,如心經實熱,肝經熱證,肺熱壅盛,及胃熱熾盛等。針對不同的火熱證候,選用不同的清臟腑熱的中藥方劑和療法。清臟腑熱用藥時常配伍養陰藥,及導熱外出的藥物。

中醫套用

一、適應病症

某一臟腑之邪熱偏盛,則出現各該臟腑特有的熱證。如:

心經實熱: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而澀痛等;

肝經實火:脅痛口苦,目赤腫痛,淋濁,陰部生瘡,陰囊紅腫等;

肺熱熾盛:咳喘,咳吐黃痰,膿血等;

胃熱熾盛:口臭,牙齦腫爛出血等。

二、代表性方劑:

大黃黃連瀉心湯:泄熱、和中、消痞;

龍膽瀉肝湯: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瀉白散: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葦莖湯: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清胃散:清胃涼血。

三、代表性中藥:

應根據每一臟腑的特點分別選用不同的清熱藥。如:

清心瀉火:黃連、竹葉、犀角、麥門冬、木通、連翹等;

清肝瀉火:龍膽草、梔子、柴胡、夏枯草、板藍根、大青葉、青黛等;

清肺瀉火:桑白皮、石膏、黃芩、魚腥草、白花蛇舌草、穿心蓮、地骨皮等;

清胃瀉火:生石膏、知母、黃連、升麻、蘆根、梔子等。

四、其他代表性療法(針灸等)

根據熱在何髒何腑,取背景之井穴或滎穴,用毫針點刺出血,以治療五臟六腑之里熱證。

(一)清熱養肺方

取穴:肺俞、尺澤、膏肓、足三里。

操作:尺澤、足三里常規操作,針用瀉法,肺俞、膏肓斜刺0.5-0.8寸,針用補法,可加灸

(二)清瀉三焦蘊熱方

取穴:胰俞、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太溪。

操作:足三里、太溪常規操作,各俞穴斜刺0.5-0.8寸,足三里用瀉法,太溪用補法,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三)清膽退黃方

取穴:至陽、腕骨、膽俞、陽陵泉、太沖、內庭。

操作:至陽斜刺0.5-1寸,膽俞斜刺0.5-0.8寸,余穴均常規操作。諸穴均用提插捻轉瀉法

(四)清瀉胃火方

取穴:中脘、足三里、內庭、胃俞、梁丘。

操作:中脘用1.5寸毫針直刺0.8-1寸,針用瀉法;足三里採用2寸毫針直刺,針用透天涼法;內庭採用0.5寸毫針直刺0.2-0.3寸,針用瀉法;胃俞採用1.5寸毫針向椎體方向斜刺入0.8-1寸,針用瀉法;梁丘採用1.5寸毫針直刺0.8-1寸,針用瀉法。以上諸穴,每日針一次,每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五)清心導赤方

取穴: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神門、內關。

操作:常規針刺,根據虛補、實瀉原則操作。膀胱俞直刺0.5-1.2寸,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中極直刺1-1.5寸,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針刺前需排空小便;陰陵泉直刺1-2寸,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行間直刺0.5-0.8寸,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神門直刺0.5-0.8寸,採用提插捻轉法;內關直刺0.5-0.8寸,採用提插捻轉法。針刺得氣後,留針30分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